鐵觀音茶葉文化
鐵觀音,福建安溪人發(fā)明于1725-1735年間。屬于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屬于半發(fā)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七泡余香溪月露 滿心喜樂嶺云濤 ”。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癥、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
飲茶有許多益處,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飲茶為什么會有許多好處呢?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到了19世紀初,茶葉的成分才逐漸明確起來。經過現(xiàn)代科學的分離和鑒定,茶葉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yǎng)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于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碘、硒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于其他茶類。
基本成分
兒茶素類: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分,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
咖啡因: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
礦物質: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等11種礦物質。
基本成分之功能
兒茶素類:
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分,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在茶湯中可與咖啡因結合而緩和咖啡因對人體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
咖啡因:
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分。紅茶茶湯中,與多無酚類結合成為復合物;茶湯冷后形成乳化現(xiàn)象。茶中特有的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xù),故喝茶可使長途開車的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
礦物質:
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于堿性食品。可幫助體液維持堿性,保持健康。
1.鉀:促進血鈉排除。血鈉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多飲茶可防止高血壓。
2.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3.錳: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強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鈣的利用。因不溶于熱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維生素:
1.類胡蘿卜素:在人體可轉換為維生素,但要和茶末一起飲咽才可補充。
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征是: 茶條卷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后湯色金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余香”。
“鐵觀音” 茶樹,天性嬌弱,產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說法,“鐵觀音”茶從而也更加名貴。純種鐵觀音植株為灌木型,樹勢披展,枝條斜生,葉片水平狀著生。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廠下垂,嫩芽紫紅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這是純種特征之一。
2.B群維生素及維生素C:為水溶性,可由飲茶中獲取。
其他機能成份:
1.黃酮醇類具增強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2.皂素抗癌、抗炎癥功效。
3.胺基酪酸于制茶過程中強迫茶葉進行無氧呼吸而產生,使喝茶可以防高血壓。
?安溪鐵觀音的主要分類
清香型
清香系列產品:本產品為中國名茶安溪鐵觀音的高檔產品,原料均來自鐵觀音發(fā)源地安溪高海拔、巖石基質土壤種植的茶樹,具有“鮮、香、韻、銳”之綜合特征。香氣高強,濃馥持久,花香鮮爽,醇正回甘,觀音韻足,茶湯金黃綠色,清沏明亮??凇⑸?、齒、齦均有刺激清銳的感受,產品倍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沖泡方法:每次5-10克放進茶杯(蓋甌),用沸水沖泡,首湯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長,但不可久浸,可連續(xù)沖泡6-7次
溫馨提示:宜用山泉水,礦泉水或純凈水沖泡,泡飲效果最佳。
濃香型
濃香系列產品:本產品以傳統(tǒng)工藝“茶為君,火為臣”制作的鐵觀音茶葉,使用百年獨特的烘焙方法,溫火慢烘,濕風快速冷卻,產品“醇、厚、甘、潤”,條
型肥壯緊結、色澤烏潤、香氣純正、帶甜花香或蜜香、粟香,湯色深金黃色或橙黃色,滋味特別醇厚甘滑,音韻顯現(xiàn),葉底帶有余香,可經多次沖泡。茶性溫和止渴生津,溫胃健脾。
沖泡方法:每次5-10克放進茶杯(蓋甌),用沸水沖泡,首湯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長,但不可久浸,可連續(xù)沖泡6-7次。
韻香型
韻香系列產品特色:本產品制作方法是在傳統(tǒng)正味做法的基礎上再經過120℃左右烘焙10小時左右,提高滋味醇度,發(fā)展香氣。原料均來自鐵觀音發(fā)源地安溪高海拔、巖石基質土壤種植的茶樹,經過精挑細選、傳統(tǒng)工藝精制拼配而成。茶葉發(fā)酵充足,傳統(tǒng)正味,具有“濃、韻、潤、特”之口味,香味高,回甘好,韻味足,長期以來倍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沖泡方法:每次5-10克放進茶杯(蓋甌),用沸水沖泡,首湯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長,但不可久浸,可連續(xù)沖泡6-7次。
此款韻香型鐵觀音是經過高級制茶師親自炒制的,香氣與輕發(fā)酵的不一樣.米香味道,口感偏重,湯水金黃色。適合人群:1.超過30歲的中年人或年長者。2.口感較重者較合適。3.胃不好不宜喝青茶者。
溫馨提示:傳統(tǒng)韻香的具有醇厚,具有醫(yī)學上講到的暖胃、降血壓、血脂、減肥的功效,很適合現(xiàn)在應酬多,飲食結構不合理的,腸胃有小毛病、血脂血壓高,感覺自己身體胖的朋友欽用。
優(yōu)點:不必放入冰箱可長期保存,耐泡。胃寒者更合適,也更去火。
缺點:沒有了清香型原來鐵觀音的香氣,口感飽實,偏重。
陳茶
陳年鐵觀音不僅具有青茶的作用,還有治感冒、治消化不良、降壓降脂、防治糖尿病等效用,已有專家對此進行研究證實。在安溪民間,也流傳著一個關于陳年鐵觀音的傳說:清朝時,有個叫林福隆的員外腸胃不好,有一天肚子脹得很厲害,吃不下飯,到處找大夫看也沒有用。家里人急忙到祖宅祈求神靈保佑,當天晚上,林員外做夢時得到仙人點化。第二天早上,按照夢里仙人的指點,家里人翻遍祖屋,在屋角找到色澤烏黑快要發(fā)霉的老茶,然后將其煮給林員外喝,結果,林員外肚子脹的毛病竟然好了。除了傳說外,安溪民間的不少茶農每年都有存茶于陶罐的習俗,遇風寒冷熱以陳茶當藥。
名稱由來 一、“魏說”--觀音托夢
相傳, 1720年前后,安溪堯陽松巖村(又名松林頭村)有個老茶農魏蔭(1703-1775),勤于種茶,又篤信佛教,敬奉觀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觀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朧中夢見自己扛著鋤頭走出家門,他來到一條溪澗旁邊,在石縫中忽然發(fā)現(xiàn)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跟自己所見過的茶樹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順著昨夜夢中的道路尋找,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找到夢中的茶樹。仔細觀看,只見茶葉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魏蔭十分高興,將這株茶樹挖回種在家小一口鐵鼎里,悉心培育。因這茶是觀音托夢得到的,取名鐵觀音。
二、“王說”--乾隆賜名
相傳,安溪西坪南巖仕人王土讓清朝雍正十年副貢、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廣黃州府靳州通判,曾經在南山之麓修筑書房,取名“南軒”。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與諸友會文于“南軒”。每當夕陽西墜時,就徘徊在南軒之旁。有一天,他偶然發(fā)現(xiàn)層石荒園間有株茶樹與眾不同,就移植在南軒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樹枝葉茂盛,圓葉紅心,采制成品,烏潤肥壯,泡飲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讓奉召人京,謁見禮部侍郎方苞,并把這種茶葉送給方苞,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轉送內廷,皇上飲后大加贊譽,垂問堯陽茶史,因此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賜名“鐵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