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普通茶葉做茶點(用茶可以做什么點心)
用茶可以做什么點心
馬蹄糕 馬蹄糕是江南一帶用來佐茶的極佳茶點,常食還具有清熱斟閩擻呦化痰的功效。 原料:馬蹄粉750克,馬蹄肉250克,谷笆葆回白糖850克,豬油15克,食用紅色素少量。
做法:
1、將馬蹄肉切成薄片;將馬蹄粉加白糖、清水拌勻,分成8碗,其中4碗加少許食用紅色素,凋勻待用;
2、取方盤1個,刷上豬油一層,將一碗沒有色素的馬蹄粉倒入,上面鋪放一層馬蹄片,上蒸籠蒸7分鐘左右,取出,然后再倒入一碗有紅色素的馬蹄粉蒸熟;
3、按此方法一層一層鋪上、蒸熟、取出,即成。
用茶葉做點心
鳳爪怎么做材料雞爪、姜、蒜、白醋、白糖、泡椒做法1、雞腳洗凈,切去指甲,姜切片,蒜拍碎。
2、鍋中燒熱水,放入姜片、酒和雞腳,煮10分鐘。
3、撈出雞腳過冷水,再在冷水中泡約15分鐘。
4、白醋倒入大碗,加入蒜、白糖、鹽和泡椒,攪拌至白糖融化。
5、倒入雞腳腌一晚上就可以了,超級爽脆!
用茶做的點心有哪些
茶果子,起源于唐朝,是茶宴中佐茶而食的糕點,也稱為茶果、果子、唐果子等。據(jù)《中國面點史》記載,于飲茶之風(fēng)普及全國的唐代開始,出現(xiàn)了一邊飲茶一邊吃茶點(面點)的習(xí)俗。而當(dāng)時隨著中日的長期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當(dāng)時的很多宴席款式、面點均有傳入日本,其中面點傳入的較多,日本人統(tǒng)稱之為“唐果子”。茶果子外形精致小巧,顏色亮麗,多以花果為原型雕刻制作,制作工藝也是十分精細(xì)??梢哉f每一個茶果子,都凝聚著制作者的工匠精神。
唐果子更接近現(xiàn)在的各種蒸點、酥點、冰點、團(tuán)、糕,宋果子的品種則更為多樣(上文已述),日本和菓子以糖、糯米、小豆等為主要原料,融入當(dāng)?shù)氐奈幕?xí)俗和審美,制成各式各樣的精美點心。比如,中國傳統(tǒng)的點心食印圖案多為吉祥畫,這與中國傳統(tǒng)語境里“迎福納吉”的目的和點心承擔(dān)祭祀任務(wù)的起源相一致。
如何做點茶
點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飲用亦用此法。這時不再直接將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沖點碗中的茶。為了使茶末與水交融成一體,于是就發(fā)明了一種用細(xì)竹制作的工具,稱為“茶筅”。
用茶可以做什么點心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對健康飲食越來越重視,熱衷于各種養(yǎng)身健康的美食。我國茶文化源遠(yuǎn)流長,我們的祖先便以拿茶來制藥,茶食品更作為日常養(yǎng)生食療。今天我們就以茶葉和山藥作為主原料來制作一款既茶香滿滿,也具有保健功效的點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食材:
皮:糯米粉400克,玉米粉100克,白糖100克,綠茶粉40克,水520毫升,面包糠適量。 餡:鮮山藥500克,白糖100克,鮮奶油80克。
制作步驟:
1.鮮山藥去皮蒸熟,加入白糖、鮮奶油攪拌成餡。
。
2.糯米粉、玉米粉、白糖、綠茶粉和勻,加入水?dāng)嚢璩蓾{。
3.蒸籠鋪上布,倒入粉漿,蒸6分鐘。
4.蒸熟后,鋪在案板上,卷上山藥餡。
5.粘上面包糠。
6.斜切成塊即成。
茶葉可以做什么點心
綠茶巧克力 材料:巧克力、綠茶粉、曲奇碎、果仁碎、牛奶。 步驟: 1、約分4到5次,逐次放入巧克力碎融化,最好開始時先鋪滿底。 2、一邊放入一邊攪拌,順時針攪拌。見到有氣泡開始冒起時為最滑溜。 3、先在模板底撒一層巧克力粉,方便制作完畢時把巧克力取出。 4、把巧克力漿倒入模板,刮平,輕敲,把氣泡敲出。 5、放入冰箱冷凍10到15分鐘。 6、可往還粘有巧克力漿的小碗里倒入牛奶,做牛奶巧克力喝。
用茶可以做什么點心好吃
像福建省的閩南地區(qū)和廣東省的潮汕地區(qū)喜歡飲功夫茶的人很多。泡功夫茶講究濃、香,所以都要佐以小點心。這些小點心頗為講究,不僅味道可口,而且外形精雅,大的不過如小月餅一般大小,主要有綠豆茸餡餅、椰餅、綠豆糕等,還有具有閩南特色的“芋棗”,另外還有各種膨化食品及蜜餞。平時家人、朋友在一起品茶、嘗點,其樂融融。而廣東人稱早茶為“一盅兩件”,即一盅茶,加兩道點心。茶為清飲,佐料另備,既可飽腹又不失品茗之趣。
什么東西可以做茶點
稻香村始創(chuàng)于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的蘇州,稻香村的糕點以蘇式糕點見長,蘇式糕點與其它地域糕點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蘇式糕點擅長酥皮的制作,其中稻香村更是其中的翹楚,酥皮的點心最有名的應(yīng)該是蘇式月餅,稻香村蘇式月餅的制作工藝甚至被評選為江蘇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當(dāng)然,蘇式月餅只有在中秋節(jié)前后才會供應(yīng),平時你可以嘗嘗稻香村的鮮花玫瑰餅,這款糕點是在稻香村的名點清水玫瑰餅改良而來的。
什么茶可以做點茶
點茶需要挑選合適的綠茶或白茶即可。事先挑凈、火烤、包紙錘碎、碾茶成粉,調(diào)制茶膏,選一建盞,徐徐注入沸水,講究擊拂茶湯,打出“雪沫乳花”,而茶味也帶上淡淡乳香,更顯醇和溫潤。
正確的點茶方式應(yīng)該是根據(jù)茶粉量注湯,先將茶粉調(diào)成融膠的狀態(tài)。然后沿盞壁緩緩注湯,而不是將水直接澆進(jìn)茶膏中。
用茶可以做什么點心呢
國內(nèi)的茶點也是品種繁多,根據(jù)地域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福建省的閩南地區(qū)和廣東省的潮汕地區(qū)喜飲功夫茶的人很多,泡功夫茶講究濃、香,所以都要佐以小點心。這些小點心頗為講究,味道可口,外形精雅,大的不過如小月餅一般大小,有帶甜味的綠豆茸餡餅;有椰茸作的椰餅;有金黃如月的綠豆糕;有臺灣產(chǎn)的肉脯、肉干;還有具有閩南特色的芋棗,它是把芋頭先制成泥,而后添加一些調(diào)料,用油炸成,外脆內(nèi)松,香甜可口。另外還有各種膨化食品及蜜餞。平時家人在一起品飲茶點和茶水,其樂融融??腿藖頃r,端上茶水和茶點,氣氛十分寬松,主客交談,也增進(jìn)了友誼。
老北京也有許多茶館。與南方茶館有所不同,老北京的清茶館較少,而書茶館卻很流行,品茶只是輔助性的,聽評書才是主要的,所以品茶時的茶點多為瓜子等零嘴,很是隨意。在北京有一種茶館叫“紅爐館”,其茶點就比較系統(tǒng),主要是受清朝宮廷文化所影響,茶館設(shè)有烤餑餑的紅爐,作的全是滿漢點心,小巧玲瓏,有大八件,小八件,有北京的艾窩窩、蜂糕、排叉、盆糕、燒餅,顧客可邊品茶,邊品嘗糕點。老北京還有一種叫“二葷輔”的,是一種既賣清茶,又賣酒飯的鋪子,其菜可由店鋪出,也可由顧客自帶,所以取作“二葷”,如果那菜也能叫茶點的化,也算別有一番風(fēng)味。
現(xiàn)在廣東的早茶風(fēng)靡全國各地,廣東早茶其實是以品嘗美味為主,以品茶為輔的一種品飲習(xí)俗的延伸。早茶中茶點之多,讓人數(shù)不勝數(shù),口味有甜有咸,人各取所好,非常隨意,而每一份茶點都小巧精致,如蝦餃、蛋撻、七彩蛋卷以及各式小菜都以色、香、味俱全而受到各層人士的歡迎。
下午茶這個概念大約形成在公元18 世紀(jì)中葉的英國,剛開始的時候只是一種晚餐之前的止饑方法。英國貴族的晚餐吃得晚,通常都要到晚上八點之后。所以在中餐與晚餐之間,受不了饑餓的人,就開始找些東西來果腹,香濃的溫?zé)峒t茶加上糖,或者牛奶(這就成了奶茶),再配上可口的茶點,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慣例。而這樣的午茶慣例,到底都會吃那些美食呢?根據(jù)亞都麗致飯店英式午茶點心師傅的說法,傳統(tǒng)英式午茶總是在三層銀盤上擺滿了令人食指大動的佐茶點心,一般而言,有著三道精美的茶點:最下層,是佐以熏鮭魚、火腿、小黃瓜的美乃滋的條型三明治;第二層則放英式圓型松餅搭配果醬或奶油;最上層則是放置令人食指大動的時節(jié)性的水果塔。
午茶時間最適合的茶點,有一般眾所皆知的松餅、三明治、水果塔之外,像是歐式小點中以細(xì)致爽口著名的瑪?shù)律彽案?、醇厚香郁的吉士蛋糕、蘇格蘭蛋糕、法式貓舌餅或可麗餅、各式手制餅干、千層派、巴黎圈等都是很適合在午茶時間品嘗。此外熱騰騰的各式酥盒、香烤煎餅,還有沁涼香郁的冰淇淋都是TeaTime最佳的良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