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怎么讀(計數(shù)單位穰怎么讀)
穰怎么讀
犍 #jiān 【釋義】犍牛,閹割過的公牛。 ===================關于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犍 <名> jian 閹割過的牛 買得烏犍遇歲穰,此身永免屬官倉。
――陸游《稻飯》 犍 <動> 閹割 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后犍。
――《齊民要術》 又如:犍牛(閹割過的牛) 犍子 犍為 qian 犍jiān ⒈公牛。特指閹割了的公牛。也指閹割了的其它牲畜。
⒉見qián二。 犍qián ⒈犍為縣,在四川省。 犍為郡,漢代設立在今四川宜賓縣西南。說文解字" 僰, 犍為僰蠻也" 。(摘自黃現(xiàn)璠著《廣西僮族簡史》 ) 犍(jiān,音肩)五不男之一。古時男子陰莖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稱為犍。
計數(shù)單位穰怎么讀
灌是數(shù)量單位。罐子的數(shù)量單位是“個”或者是“聽”。答案填寫是:一個罐子,一大罐子,一滿罐子,一排罐子。數(shù)量單位是用來表示數(shù)量的數(shù)詞,在中國古代數(shù)詞計有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萬、億、兆、京、垓 、秭、穰、溝、澗、正、載。中國古代民間還有一些數(shù)量單位,例如打(一打等于十二)等。這些民間數(shù)量單位體現(xiàn)了各個地域的民族特色,還有待收集整理。
苴怎么讀音
jū hóu
“侯”,最初見于甲骨文時代,甲骨文、金文形體像一支箭射向箭靶。小篆在上面加“人”表示人所射。本義是箭靶。古代有“射侯”之禮,凡能射中候的就是了不起的男子。后逐漸見于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最后演化為楷書簡化版的“侯”。
鼉怎么讀
一個蟲一個交讀“蛟”字,發(fā)音為jiāo。
關于蛟的說法有三種說法:
1.龍族中龍的前身,“走蛟”是蛟修煉千年后,沿著江河干流入海的過程。蛟住江河湖池,而龍歸大海,二者不同。
2.鱗甲為龍的一個進化過程。鱗甲者(例如蛇,鱷,魚,龜?shù)鹊龋┪?00年天地精華后,成為蛟龍(此時蛟龍因剛成龍形神通不顯,無法潛回大海或者飛翔天空。只能棲息在江河湖泊之中,故而常被人們目擊,為人所知。蛟頭有角,角是直而短,沒有分岔。有四足,每足有四只爪),再過500年歷經雷劫吞珠化龍。
3.通"鮫",意為居住在海中的人,謂之"鮫人"。
穰怎么讀寫
基本釋義:
1.稻、麥等的稈:~草。~子。
2.莊稼豐熟:~~(豐盛的樣子)。
3.同“瓤”。
相關組詞:
穰穰 兇穰 穰人 浩穰 治穰 黍穰 繁穰 饑穰 擾穰 榛穰種穰 大穰 穰歲 桑穰 更多
百科釋義:
基本信息漢字:穰拼音:ráng、rǎng注音:ㄖㄤˊ部首:禾部外筆畫:17總筆畫:22漢字首尾分解:禾襄漢字部件分解:禾亠口口井一衣筆順編號:3123441251251112213534筆順讀寫:撇橫豎撇捺捺橫豎折橫豎折橫橫橫豎豎橫撇折撇捺五筆86:tyke五筆98:tyke倉頡:hdyrv四角號碼:20932鄭碼:mfer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7A70基本解釋(形聲。從禾,從襄(xiāng),襄亦聲。“禾”指“谷物”,“襄”意為“包裹”、“包容”?!昂獭迸c“襄”聯(lián)合起來表示“帶有‘身孕’的谷物”、“成熟待收的谷物”。本義:成熟的莊稼。轉義:莊稼秸稈
穰侯怎么讀
手不釋卷的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當涂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喽鄤眨植蝗輳妥x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tǒng)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
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
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
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
今與為對,當有單復以鄉(xiāng)待之。"。
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
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
富貴榮顯,更能折節(jié)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并作國士,不亦休乎!"
禳怎么讀
禳 【ráng】 〈動〉 (1) 祭名。祈禱消除災殃、去邪除惡之祭
穰怎么讀姓氏
王昭君的父親名為王穰,母親未見記載。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
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
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
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圣命難違。
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xiāng)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
傳說王昭君進宮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并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后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后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并親自送出長安十余里。
王昭君在隊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并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后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于居次(“居次”意為公主)。
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后人稱之為“青?!?到了晉朝,為避晉太祖司馬昭的諱,改稱明君,史稱“明妃”。
穰怎么讀什么意思
行穰帖,作者王羲之。
【原文】 足下行穰(ráng)九(久),人還,竟應決不?大都當任縣。量宜其令□□,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
注:此帖系殘?zhí)?,現(xiàn)參照《右軍書記》所載此帖進行閱讀理解
【譯文】 您到達穰地很久了。人已回來,究竟如何,您作出決定沒有?(我認為)大體上說,你應該到該縣任職。權量您的能力,適合擔任縣令?!鷳撋先螢槭?。我等待您盡快作出決定。王羲之告白。
溝怎么讀
是的,它們是有區(qū)別的。首先:壑 :讀he4聲,指的是山溝或大水坑:丘壑、千山萬壑、溝壑。而溝:讀gou 1聲,指的是人工挖掘的小水道或工事,也指淺槽,類似溝。如推車壓了一道溝兒。還指山谷:窮山溝。這一點也不及壑呀!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