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烘炒茶葉加工方法(老茶葉怎么復烘一下)
老茶葉怎么復烘一下
鳳凰單叢茶烘焙方法分為初烘、攤涼、復烘3個階段。其目的是蒸發(fā)葉內多余水分,促使葉內含物起熱化、構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質,以利貯藏。
初烘:將揉捻葉置于烘籠內進行第一次初焙,火溫要掌握在130~140℃,時間5~10分鐘,中間要翻拌兩次,翻拌要及時、均勻,攤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千則可起焙攤涼。
攤涼:1-2小時,攤涼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待初烘茶葉涼透,梗葉水分分布均勻為適度。
復烘:將初烘葉進行第二次復焙,火溫掌握在100℃左右,攤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則可起焙攤涼。
最后,進行第三次烘干,火溫掌握在70-80℃,烘至足干一般需2-6小時。
鳳凰單叢茶不能一次烘干。烘干是茶葉品質優(yōu)劣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之一,在烘焙過程中一定要根據(jù)茶葉變化情況,注意調節(jié)溫度,初烘火溫宜高一些,復烘火溫宜低,烘籠上要加蓋,以免香氣散失。烘焙過程及時翻拌、堅持薄焙,多次烘干,促進茶葉色澤和香氣、滋味綜合顯優(yōu)。
去年的茶葉復烘
春茶 作者:松明子
絲絲縷縷拂面來, 朵朵簇簇迎眼開; 春風化雨明前茶, 都是我輩山上摘。 殺青初烘再攤晾, 整形足干入市賣; 一撮一杯皆甘苦, 到君案頭須等待。
殺青是指綠茶制作的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工序之一。茶葉殺青是通過高溫破壞與鈍化了鮮茶葉的氧化酶活性,抑制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作用,同時蒸發(fā)掉鮮茶葉的水分,使茶葉變軟,更有助于散發(fā)味道,促進制茶。
茶葉為何要反復烘焙
五福茶的意思是踏雪藍菲茶,五福茶的產(chǎn)地是四川雅安。
五福茶是以蒙頂山早春獨芽(蒙頂甘露)為原料,經(jīng)高溫殺青、由春蘭花反復七次窨制而成,采用抖、撒、抓、壓、帶條等手法,做形干燥。
五福茶進行烘焙,茶香益增。成品五福茶滋味鮮醇爽口,濃而不苦,醇而不淡,悠悠的蘭花香更是香能醉人,回味甘甜,歷久不散。
總之,五福茶既有蒙頂甘露的清香甜美,又帶有沁人心脾的蘭花香味。五福茶是品牌名,并非茶葉品類,為山東八福茶業(yè)所有。
茶葉烘干技巧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曬干三種形式。
1、綠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經(jīng)過烘干,然后再進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會在炒干機的鍋內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故此,茶葉先進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
2、紅茶的干燥是將發(fā)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溫烘焙,迅速蒸發(fā)水分,達到保質干度的過程。 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溫迅速鈍化酶的活性,停止發(fā)酵;蒸發(fā)水分,縮小體積,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變;散發(fā)大部分低沸點青草氣味,激化并保留高沸點芳香物質,獲得紅茶特有的甜香。
3、白茶是我國特產(chǎn),主產(chǎn)于福建省。白茶在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曬烘干工藝。
4、黑茶的干燥有烘焙法、曬干法,以固定品質,防止變質。 茶葉烘干機械:茶葉烘干機是依靠流動的熱空氣來干燥茶葉的,載運茶葉的工作部件是鏈板、百頁、網(wǎng)帶、孔板或槽體。
茶葉揉捻后烘干前是什么工序?
千年古樹茶是滇紅茶的一種,屬于發(fā)酵茶,它是采用三百年以上的野生茶樹鮮葉為原料,經(jīng)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紅茶,那么,千年古樹茶到底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千年古樹茶是滇紅茶的一種,屬于發(fā)酵茶,它是采用三百年以上的野生茶樹鮮葉為原料,經(jīng)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紅茶,那么,千年古樹茶到底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千年古樹茶具體制茶工藝如下:
1、鮮葉采摘
采用300年以上的優(yōu)良的云南大葉種野生喬木古茶樹鮮葉,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借兩指的彈力將茶葉摘斷。
茶青萎凋
2、茶青萎凋
采摘下來的古樹鮮葉置于日光下攤曬,或利用熱風使鮮葉水分適度蒸散以減少細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細胞膜之半透性,使葉質柔軟,可塑性大,便于造形。
3、茶葉揉捻
將萎調后的茶葉置入揉捻機內,使其滾動并形成卷曲狀,由于受到揉壓,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擠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沖泡時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湯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樣。
揉捻機
4、茶葉發(fā)酵
決定茶葉色、香、味品質的關鍵。發(fā)酵由揉捻開始,因揉捻的壓力作用,葉細胞受損,多酚類霉促氧化受損,聚合加速進行,而開始發(fā)酵。
5、干燥(毛火干燥、足火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機以熱風烘干揉捻,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貯藏運銷,通常為了能使內外干燥一致;
第一階段:蒸發(fā)水分,制止促霉作用,失水快,含水量60%左右降至47%左右,利于除去異雜氣味,提高溫度,增加通風量。
第二階段:整形(揉捻),含水量降至18%左右。
第三階段:足干,含水量5%左右。
茶葉怎么烘干
茶葉有著很多種干燥方式,不同品類的茶葉,方法不同。其中,炭焙、曬干、電焙是三種茶葉干燥方法是最基本的干燥方式,也最為人所知,首先,炭焙使用的是不同木材生火,木炭的不同,會影響到茶葉的香氣呈現(xiàn),電焙是炭焙在日益進步的機械化時代的升級,而曬干,就是讓茶葉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快速地蒸發(fā)水分。
茶葉重新烘焙
答:烘焙前要對茶的整體結構需要有相當程度的判別與評定能力,透過識茶的步驟,對茶的主體結構的認知將更加縝密,才能有助烘焙前之規(guī)劃能力。
水分 :在鮮葉上,水分占有75%左右的比重,在茶的烘焙上,其從鮮葉
茶葉如何復焙
做茶烘焙干后不可攤放長久。一般冷卻至室溫時即需裝袋進庫。烘干茶葉的溫度為120~150°C,揉捻葉一般要求在30~40分鐘內烘完一道,而后可靜置2~4小時,再烘第二道,一般烘2--3道即可全干。
烘干機第一道烘干溫度約為130-150°C,要求穩(wěn)定。第二道烘干溫度比第一道略低些,為120-140°C,直至烘干為主。
老茶葉如何加工
1、綠茶加工
綠茶,又稱不發(fā)酵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jīng)殺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的茶葉。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
綠茶的特性,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堿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最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2、紅茶加工
紅茶有兩種:一種是條型茶又叫工夫紅茶,包括政和工夫和坦洋工夫;一種是紅碎茶。分為4個工序:萎凋、揉捻、發(fā)酵和干燥。紅茶屬全發(fā)酵茶,揉捻后發(fā)酵使葉子變紅是工藝關鍵。中國紅茶分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類。
3、烏龍茶加工
烏龍茶是半發(fā)酵茶,它主要產(chǎn)于福建省的武夷山地區(qū),其次是福建的閩南,再就是廣東省的潮汕地區(qū)。烏龍茶的采制方法與紅茶、綠茶大不相同,有以下幾方面要求:
(1)茶葉不能采摘過早過嫩;
(2)烏龍茶必須在陽光下進行曬青;
(3)采取“搖青”與“涼青”相結合的“做青”技術,使茶葉達到半發(fā)酵的程度;
(4)烏龍茶的烘焙技術特別講究。烏龍茶是介于綠茶(不發(fā)酵茶)和紅茶( 全發(fā)酵茶 )之間的一類半發(fā)酵茶。烏龍茶有條形茶與半球形茶兩類,半球形茶需經(jīng)包揉。
4、白茶加工
基本工藝流程: 萎凋→烘干
5、黃茶加工
黃茶加工分為殺青、揉捻、悶黃、干燥四道工序,悶黃工序是形成黃茶特點的關鍵工序,如果沒有悶黃這道工序,就稱不上黃茶。黃茶是殺青后包悶和烘炒后再包悶,使芽葉變黃而形成的,因此燜黃是工藝關鍵。
以蒙頂黃芽為例。基本工藝流程:殺青→初包→復炒→復包→三炒→堆積攤放
6、黑茶加工
黑茶的鮮葉原料多數(shù)比較粗老,揉捻后經(jīng)過渥堆發(fā)酵,或制成綠茶后再經(jīng)后發(fā)酵而使葉色變黑,湯色深濃。普洱茶是已經(jīng)經(jīng)過初步加工的綠茶,主要產(chǎn)于云南省,普洱散茶的加工關鍵是發(fā)酵。普洱茶加工完成后,味道不苦不澀,咖啡堿可以由4%升高到5.5%左右。
7、緊壓茶加工
緊壓茶是以綠茶或紅茶或黑茶作原料,經(jīng)過蒸軟壓模制成不同形狀的茶葉,有磚形、餅形、碗形、柱形、方塊形等。中國生產(chǎn)的緊壓茶主要有沱茶、普洱方茶、竹筒茶、米磚茶、湘尖、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青磚茶、康磚茶、金尖茶、方包茶、六堡茶、緊茶、圓茶、餅茶、固形茶等。
8、花茶加工
花茶,又稱香花茶、熏花茶、香片等。它以精制加工而成的茶葉(又稱茶坯),配以香花窨制而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茶葉品類。
茶葉烘干的作用
不要以為進行了初烘的茶葉就可以用了哦,其實還需要把初烘過的茶葉攤到軟匾處,大家這個時候會發(fā)現(xiàn)茶葉又再變軟了,這是就是因為讓水份重新回來茶葉內部。
復烘。通過攤涼再次有了水份的茶葉要進行第二次的烘干,要采用微型的烘干機或者是名茶烘焙機進行烘干,如此名揚江南的安吉白茶就制作成功了。
在整個制作過程中要注意輕采輕放,以免茶中變碎。
茶葉老干烘
老干烘茶屬于黃大茶一類,老干烘茶的功效為滋潤腸道,促進消化,提神解乏,止渴生津,其次也能緩解皮膚干燥、無精打采等狀態(tài),具有振奮精神,利尿通便的效果,長期飲用有促進代謝,補水解燥,抗疲勞的作用。
老干烘茶創(chuàng)制于明代隆慶年間,后經(jīng)由安徽傳入洪洞,輻射三晉,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萊洪洞茶商人沒能將自己從安徽購來的茶葉順利賣出去,連續(xù)陰雨天氣茶葉受潮,于是便用木炭火烘干,反而有一種老火的香味,于是取名老干烘,其后這個的名字便越來越響。
老干烘葉大梗長,湯色濃厚,具有強烈的老火香,深受洪洞人的喜愛。老干烘葉大梗長,湯色濃重,具有強烈的老火香,自古便是萊蕪人喜好的飲品,亦是人們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 。
老干烘茶色香味獨特,性和不寒,湯色橙黃明亮,價格廉價,苦中帶色,夏季用來敗火解渴提神最好不過。
作為微發(fā)酵茶,老干烘湯濃色重性溫,適于胃不好的人群。此外,老干烘也具有藥用價值,可改善微感冒,幫助消化,提神,解乏,止渴等功能。
另外,洪洞人喜歡干烘茶的另外一層原因也與咱們當?shù)氐娘嬍沉晳T和風土人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在當?shù)厝说纳盍晳T中,北方人重油重鹽,而干烘茶“解咸養(yǎng)胃”,能化解人體中多吸收的鹽分,加快胃排空,達到降血脂和降血壓的目的。而且北方天氣干燥,夏季消暑也成了首要解決問題,老干烘自然就融入了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