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怎么讀(歙怎么讀)
歙怎么讀
如安徽黟縣的黟,讀音為yī;安徽濉溪的濉,讀音為suī;安徽蚌埠的讀音為bèngbù;安徽碭山的碭,讀dàng;江蘇盱眙讀音為xū yí;江蘇邗江的邗,讀音為hán;江蘇邳州的邳,讀音為pī;江蘇甪直、浙江甪堰,甪,讀音為lù;江蘇氾水的氾字的音、義皆同“泛”,讀fàn,而河南有條汜水,汜讀音為sì;江蘇睢寧的睢,讀音為suī;北京延慶媯河的媯讀音為 guī ;浙江麗水的麗,讀lí;浙江臺州的臺讀tāi;浙江嵊州的嵊,讀音為shèng;浙江鄞縣的鄞,讀音為yín;安徽歙縣的歙讀音為shè;安徽六安的六,讀lù;安徽亳州的亳,讀音為bó;安徽樅陽的樅,讀音為zōng。
黟怎么讀
安徽共有17地級市,44市轄區(qū),5縣級市,56縣,省會合肥市。1.合肥市,下轄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和瑤海區(qū)、廬陽區(qū)、蜀山區(qū)、包河區(qū)2.亳州市,下轄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和譙城區(qū)3.淮北市,下轄相山區(qū)、杜集區(qū)、烈山區(qū)和濉溪縣4.宿州市,下轄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和墉橋區(qū)5.阜陽市,下轄界首市、太和縣、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及潁州區(qū)、潁東區(qū)、潁泉區(qū)三區(qū)6.蚌埠市,下轄?wèi)堰h(yuǎn)縣、固鎮(zhèn)縣、五河縣和龍子湖區(qū)、蚌山區(qū)、禹會區(qū)、淮上區(qū)四區(qū)7.淮南市,下轄田家庵區(qū)、大通區(qū)、謝家集區(qū)、八公山區(qū)、潘集區(qū)五區(qū)和鳳臺縣以及毛集綜合實驗區(qū)8.滁州市,下轄瑯琊區(qū)、南譙區(qū)、天長市、明光市、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定遠(yuǎn)縣9.六安市,下轄舒城縣、霍山縣、金寨縣、霍邱縣、壽縣及六安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葉集試驗區(qū)和金安區(qū)、裕安區(qū)兩區(qū)10.巢湖市,下轄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和居巢區(qū)11.蕪湖市,下轄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和弋江區(qū)、三山區(qū)、鏡湖區(qū)、鳩江區(qū)四區(qū)12.馬鞍山市,下轄當(dāng)涂縣、花山區(qū)、雨山區(qū)、金家莊區(qū)13.安慶市,下轄桐城市、懷寧縣、樅陽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岳西縣和迎江區(qū)、大觀區(qū)、宜秀區(qū)三個區(qū)14.池州市,下轄貴池區(qū)、東至縣、石臺縣、青陽縣和九華山風(fēng)景區(qū)15.銅陵市,下轄銅陵縣、銅官山區(qū)、獅子山區(qū)、郊區(qū)16.宣城市,下轄寧國市、郎溪縣、廣德縣、涇縣、績溪縣、旌德縣和宣州區(qū)17.黃山市,下轄屯溪區(qū)、黃山區(qū)、徽州區(qū)、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和黃山風(fēng)景區(qū)。有三個城市的名字很容易被讀錯。、蚌埠市
“蚌”是多音字,一般讀作(bàng),是一種軟體動物,殼內(nèi)有珍珠層,有的可以產(chǎn)出珍珠,不過用在地名“蚌埠”時卻讀作(bèng)。蚌埠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也是皖北中心城市,有淮畔明珠之稱,也是安徽省第一個設(shè)市的地級市(1947年元旦)。
蚌埠史前時期是淮夷族聚居區(qū),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魯、宋、吳、越、楚等國邑地,秦朝歸泗水,宋至清期間屬今鳳陽縣,1912年廢鳳陽府,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shè)市。
2、六安市
六安市最容易被讀錯名字,“六”字有兩個讀音,一般情況下都讀(liù),但在表示地名時則讀(lù),如六安、六合。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處于長江與淮河之間,大別山北麓,長江三角洲經(jīng)濟區(qū)西翼。
西周至春秋時期,六安境內(nèi)先后屬英、六、舒蓼、舒鳩、舒庸等侯國。秦朝建立后屬衡山郡。六安這個名字最早出現(xiàn)在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明清時期屬鳳陽府,2000年,省轄六安市成立。
3、亳州市
亳(bó)州容易被讀錯,因字形和“毫( háo)”相似。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西周初期此處便是姜姓焦國,春秋初期,焦國被陳國所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亳州地區(qū)屬碭郡,三國時期,魏國封譙郡為 “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并稱 “五都”。三國時期的曹操、華佗都是今安徽亳州人。亳州市是安徽省最年輕的地級市,2000年5月批準(zhǔn)設(shè)立。
鹟怎么讀
1、更:gēng
2、知更鳥(英文名稱:Robin)又稱歌鴝,曾被界定為鶇亞科,現(xiàn)歸類為鹟科鳥類。是一種小型鳴禽,約有360多種,分布于世界各地。其專指物種“紅胸鴝”是英國的國鳥,馴良而不懼人。它常會飛到園丁身邊找蟲子吃。至于它在歐洲大陸的近親,比起它來便要野性得多了。英國人無論到那兒定居,心里總懷念著知更鳥,因而把一些外表大致相仿,其實種屬迥異的鳥類,也稱為知更鳥。于是就出現(xiàn)了印度“知更”、北美“知更”和澳洲“知更”。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是一些文學(xué)作品的描寫對象,在中國著名作家冰心女士的《山中雜記》中就提到過。
3、棲息環(huán)境:
知更鳥喜歡活動于林地、灌叢、森林、公園和花園,不論在城市還是比在較偏遠(yuǎn)的地區(qū)。知更鳥棲息在樹林中,也常常到地面上覓食,其它的鳥兒只會步行或者跳躍,而知更鳥卻兩樣都會。
4、分布范圍:
分布于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qū)、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qū)。非洲中南部地區(qū),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中國有分布。
歙怎么讀拼音怎么寫
涉縣不是安徽黃山的,而是河北邯鄲的;說的貌似安徽黃山的歙(拼音:She)縣,那是和浙江省交界的,東北與浙江省臨安市交界,東南與浙江省淳安縣、開化縣毗連。
歙怎么讀 拼音
缺:山口。全句意思為駕戰(zhàn)車將金兵趕出北宋邊界。
歙怎么讀什么意思
一個翁加一個欠的字是shè。
基本字義:
同“歙”,有兩種讀音:“xī”和“shè"。部首:欠,shè歙縣:中國安徽省南部的縣?;漳?、歙硯為其特產(chǎn)。xī 歙:吸氣或通過呼吸吸入。
歙字異體字
一拼音xi。①收斂,吸進:“將欲~之,必固張之”。②古同【翕】,和洽。二拼音she4。“~縣”地名,在中國安徽省。簡稱【歙】,如“~硯”。
洮怎么讀
洮
Táo
【名】
(形聲。從水,兆聲。本義:洮水)
同本義〖TaoRiver〗
洮,洮水出隴西臨洮,東北入河——《說文》
在甘肅省西南部,黃河上游支流,源出甘肅、青海邊境的西傾山東麓,東流到岷縣折向北,經(jīng)臨洮縣到毛簾峽附近入黃河。長500余公里。通稱洮河
古地名〖Taotown〗
春秋時曹地
盟于洮?!洞呵铩べ夜四辍?。注:“曹地,在今山東曹州府?!?/p>
故址在今山東省鄄城西
春秋時魯?shù)?/p>
公會杞伯姬于洮?!蹲髠鳌でf公二十七年》。注:“魯?shù)??!?/p>
故址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境
洮
táo
【動】
沖洗〖wash〗
王乃洮頮水。——《書·顧命》
所以洮汰滌蕩至意,使之無凝竭底滯捲握而不散也。——《淮南子·要略》
解釋先圣之積結(jié),洮汰學(xué)者之累惑?!逗鬂h書·陳元傳》
又如:洮頮(盥洗);洮盥(盥洗);洮洮(形容人品高潔)
打撈〖fish〗
他們第二天清早便在遼河一帶洮河,想洮得你的尸首?!簟缎强铡?/p>
洮汰
táotài
〖washaway〗?jīng)_洗、洗滌
洮硯
táoyàn
〖Taoinkslab〗由洮河出產(chǎn)的優(yōu)質(zhì)綠石制成的名貴硯臺
洮州
Táozhōu
〖Taozhou〗古地名,羌族故地,在今甘肅臨潭縣西南
歙怎么讀道德經(jīng)
意思是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原文: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zhàn)勝剛強。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嚇唬人。
歙硯怎么讀
歙州讀音shè zhōu
歙 [xī]
〈動〉
吸氣或通過呼吸吸入
通“翕”。收縮,斂息
〈形〉
和諧,融洽
另見 shè
歙 [xì]
動詞 吸、吸入。南朝宋.鮑照〈石帆銘〉:「吐湘引漢,歙蠡吞沱?!?/p>
歙 [shè]
參見「歙縣」、「歙硯」等條。
州基本釋義
1.舊時行政區(qū)劃單位?,F(xiàn)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樣的名稱,如杭州、蘇州。
2.指少數(shù)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區(qū)之下,縣之上。
歈怎么讀
太多啦,首先把又換了,帶有欠字得
歌、欠、欲、次、欺、歉、歇、款、歐、歆、歜、歡、欵、歒、欫、歁、歛、歀、歟、欮、歏、歝、歋、欻、欱、歃、欩、歍、歚、歓、歠、歘、歐、欭、欪、欳、欰、歑、欯、歔、歈、欦、歙、欿、欸、歕、歅、歞、欨、欼、歎、欥、歟、欬、歖、欽、歄、欷、歂、欶,芡、歡、欽、軟、飲、欲、欣、炊
再把欠換了,帶有又字得字:
圣 、發(fā)、反、雙 、叔 、友 、變 、取 、 受、敘等等。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