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怎么讀(木頭結構榫卯怎么讀)
木頭結構榫卯怎么讀
rǎng wài bì xiān ān nèi
內(拼音:nèi,nà),是漢語通用規(guī)范一級字。此字始見于戰(zhàn)國文字。此字本義是從外面進入內里,后逐漸分化為“內”“入”“納”三詞。在典籍中可以看到“內”兼表受納和交納兩方面意義,讀作nà,后來寫作“納”?!皟取庇杀玖x引申為榫頭,讀ruì,后來寫作“枘”。
木榫怎么讀音
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
1、梆子,又名梆板,中國打擊樂器。約在中國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jié)而得名。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具體類型
(1)河北梆
又稱“梆板”。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一般用紫檀、紅木制作,有些地方還用棗木心制作、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厘米,寬5~6厘米,厚4厘米。
演奏時,左手執(zhí)長方形、右手執(zhí)圓形木棒,互擊發(fā)音。音色清脆、高亢而堅實,無固定音高,為梆子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常用來有規(guī)律地敲擊強拍。在一些民間器樂合奏中也常使用,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
(2)南梆子
又名卜魚、廣東板?!肚宄m(xù)文獻通考》:“卜魚之用等于點鼓或代拍板,南方之節(jié)樂器也?!遍L方形木制中空體,長24.5厘米,寬8.7厘米,厚6厘米,中間為一長方形音孔。以采用花梨木制作的較好,音孔必須開列整齊、內膛光潔。演奏時,左手執(zhí)梆,右手執(zhí)一竹簽或木棰敲擊。
南梆子流行于我國南方。它原是粵劇的伴奏樂器,后來也用于京劇高拔子唱腔伴奏及廣東音樂。發(fā)音短促、圓潤,除在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中擊奏強拍外,也可用來表現(xiàn)馬蹄聲、機槍射擊聲等特殊音響效果。
(3)墜梆
又稱“腳踏梆子”。木制球狀。形如鴨蛋,圓徑9厘米,中空。分為大中小三種,長度分別為13.5、11.5和10厘米,圓徑分別為9.5、8.5和5厘米。腰部有一木榫,垂直固定在一個立棍上。下方另置一榫槽,中心橫穿一軸,分別連接擊梆木棰與拉繩。用于豫劇及河南墜子書的伴奏。
墜梆的腰部有一木榫,固定在一個立棍上,立棍上另有一榫槽,中間有擊梆木棰,中心橫穿一釘,木棰一端由繩索拴系于奏者的右腳上,通過腳的踩動,控制木棰擊梆發(fā)音。演奏時,常將它綁在桌腿上,由操墜琴的伴奏者兼奏。
(4)秦梆
用于秦腔伴奏。外形為橢圓形,長20厘米。
木工結構榫卯的發(fā)音
nèi gàng
內(拼音:nèi,nà),是漢語通用規(guī)范一級字。此字始見于戰(zhàn)國文字。此字本義是從外面進入內里,后逐漸分化為“內”“入”“納”三詞。在典籍中可以看到“內”兼表受納和交納兩方面意義,讀作nà,后來寫作“納”?!皟取庇杀玖x引申為榫頭,讀ruì,后來寫作“枘”。
“杠”的基本含義為一種較粗的棍子;引申含義為吵嘴,如抬杠。
在日常使用中,“杠”也常做名詞,表示比較小的橋,如杠梁。
榫卯結構 怎么讀
榫和楔分別讀 xiē sǔn
解釋:
是連接弧形材常用的榫卯結構。
它把弧形材截割用上下兩片出榫嵌接,再在中部插入平行四邊形的楔釘,能使連接材上下、左右不錯移和緊密的接合連成。 制作古典家具中用來連接弧形彎材,例如:圈椅的扶手。
基本做法:兩片榫頭交搭,同時榫頭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動。然后在搭口中部剔鑿方孔,將一枚斷面為方形,一邊稍粗,一邊稍細的楔釘插貫穿過去,使其也不能左右移動即可。
卯榫結構怎么念
[sǔn]
部首: 木
筆畫: 14
“左右結構,左邊是木字旁,右邊是住字多一橫,下面一個十字。
榫sǔn(名)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處凸出的部分。
組詞:榫頭;卯榫
榫 sǔn
<名>
榫眼;榫頭 [tenon]。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處凸出的部分。如:榫卯(榫頭和卯眼)
框架結構兩個或兩個以上部分的接合處 。
剡木入竅也。俗謂之“榫頭”。亦作“筍頭”或“筍頭”。枘 木端之入孔處,即榫舌。
【榫眼】 sǔnyǎn
榫枘相接處為容納枘而鑿出的窟窿,即器物咬合的凹下部分。
【榫鑿 】sǔnzáo
用來鑿切榫眼的鑿子接合處。
木楔榫卯怎么讀
制作榫卯結構的時候,制作榫卯結構技巧主要包括透卯、半卯、圓卯、斜卯等。
一、透卯1、選擇木材要干燥,制作家具的最佳時間是春季。
2、為了保證榫卯的堅固度,腿框和拉棖選擇的木材材質軟硬度基本一樣,珍貴家具用一種木材制作。
高檔家具用相近的木料制作,這和選材配料工藝有一定的關系。
3、刨削木料必須方正規(guī)矩,這樣才能使孫艷保持四周方正、不歪不斜。
4、鑿眼做榫非常講究吃線和留線,達到榫卯不松不緊。
5、為了保證榫卯的扎實,榫眼大小,榫頭薄厚比例一定要適度,木料寬鑿子也要寬,木料窄鑿子也要窄。
6、為了保證榫卯的扎實度,每個榫卯必須粘膠結合,還得用三個木楔倍緊。
二、半卯半卯,就是榫眼不鑿透。
一般榫眼的深度是腿框料的2/3,榫頭長略小于榫眼深度3mm,這樣為不頂卯。
其鑿眼的要求有,前皮線切半線鑿削,榫眼寬度線要留線鑿削。
就是榫眼插入口留線,榫眼內略吃線,不能形成口大內小的情況,至少要形成方正垂直的現(xiàn)象。
榫頭薄厚松緊合適齊整,榫頭寬度要依著框料寬度,在凈料時留線凈光。
,這樣才恩呢該保證榫卯結合以后的結構牢實。
技術好的工匠在榫卯結合前,還要在榫頭端頭釘上一個短的破頭楔。
木工榫卯讀音
這三個讀音都是后鼻音,sang,桑葉,嗓子,垂頭喪氣。
sing這個音節(jié)沒法讀,si比較多的字。思念,絲絲入扣,思念成疾。
sung讀這個的好像也沒有。sun這個讀音不少。孫子兵法,損失,損壞,損耗率,損害,損傷,子子孫孫,筍干,榫卯結構。
重點總結:只有sang這個讀音正確,其他兩個是錯誤的。
傳統(tǒng)木工榫卯怎么讀
nèi zhǐ
內(拼音:nèi,nà),是漢語通用規(guī)范一級字。此字始見于戰(zhàn)國文字。此字本義是從外面進入內里,后逐漸分化為“內”“入”“納”三詞。在典籍中可以看到“內”兼表受納和交納兩方面意義,讀作nà,后來寫作“納”。“內”由本義引申為榫頭,讀ruì,后來寫作“枘”。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