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河蟹養(yǎng)殖(河螃蟹養(yǎng)殖技術)
河螃蟹養(yǎng)殖技術
1、池塘必須排水性、透氣性好。
為了使螃蟹茁壯成長,首先池塘的條件必須滿足生長條件。 在選擇通氣性好,排水方便,水質不受污染的粘土,土砂等土壤的同時,還必須注意池的水的深度和池的坡度。 請注意,池塘的深度必須保持在0.6~1.5 m左右,如果池塘傾斜不太快,將不利于螃蟹的夜間放水活動。 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人工制造孔。
2、種好水草。
水生植物與河蟹的生產(chǎn)量有關,因此有必要好好種植水生植物。 浮萍,鳳眼蓮,黑魚藻,馬鈴薯等水生植物種類繁多。
3、小心別讓螃蟹跑掉。
螃蟹在池子里養(yǎng)殖容易逃跑,所以必須采取防止逃跑的對策。 根據(jù)養(yǎng)殖狀況,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等。
4、池塘要消毒清洗。
清塘消毒是為了不讓螃蟹長得更好,更不生病。 放入苗前用生石灰消毒,可以改善池底微生物的結構,殺菌有害生物。
5、選苗放苗。
螃蟹的螃蟹苗關系到螃蟹的品質,所以一定要選擇健康,活潑,整齊的螃蟹苗。 放苗時要注意放養(yǎng)密度和溫度。 不能把新買的樹苗就那樣放進池子里。 浸泡幾次,熟悉之后再放進游泳池。 存活率更高。
6、投食。
在池子里養(yǎng)殖螃蟹時,主要是用人工飼料喂養(yǎng),因此選擇適當?shù)娘暳鲜侵攸c。 一般可以選擇動物性的小雜魚。 植物的水生植物,苦草本植物等; 商品有谷類,馬鈴薯等。
河蟹生態(tài)養(yǎng)殖關鍵技術
河蟹七八月長殼,九十月長膘。夏季高溫季節(jié)河蟹活動頻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長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強管理。創(chuàng)造生態(tài)脫殼環(huán)境:7-8月河蟹要進行最關鍵的一次脫殼,這次脫殼時間長,并常出現(xiàn)因脫殼不順利而死亡的現(xiàn)象。而水草正是河蟹喜愛的植物飼料,還能為河蟹提供隱蔽場所及除著生物的基質。因此,養(yǎng)殖蟹池應盡早移栽伊樂藻、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等水草,覆善率達50%左右,這樣就可以為河蟹提供陰涼的棲息場所,有利于河蟹脫殼時躲避敵害,防止軟殼蟹受其他蟹攻擊。有條件的,將軟殼蟹挑出來,放在通風、陰涼、有水草的池或盆內暫養(yǎng),等蟹殼硬后再放池內飼養(yǎng),以提高脫殼蟹成活率。合理增加投喂量:日常除供足水花生、水浮蓮以及蘇丹草等植物性飼料外,每周搭配投喂2~3次動物性飼料,如屠宰場下腳料,小雜魚、蚯蚓、螺蚌肉等,或者增加富含蛋白南、脂肪的植物性飼料,如玉米、小科、黃豆等。粉質飼料最好混配后蒸制成塊狀投喂。投喂量為在池蟹體重的10%~15%,看第二天食料有無剩余而相應增減。飼料投在池邊淺水處,每天下午3~5時投喂,以適應河蟹晝伏夜出覓食的習性。避免水質污染:在河蟹的旺長期,要確保池塘水深1米左右,以清澈、干凈、溶氧豐富為佳。定期換水,每3~4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0~30厘米。換水最好在傍晚前進行,水源要清潔衛(wèi)生,無毒無污染。發(fā)現(xiàn)池中河蟹多數(shù)登岸,且吐泡,尤其是白天有大批蟹攀爬出水面,且受驚也不下水或一下水馬上上岸,表明水中缺氧或水質敗壞,應盡快換水,換水量也應加大。及時防病治?。焊邷丶竟?jié),河蟹易引發(fā)暴發(fā)病,因此,必須堅持防重于治的方針,輔以藥物防治疾病??啥ㄆ诮惶鏉姙?毫克/升土霉素粉、0.5~1毫克/升呋喃唑酮、1~2毫克/升硫酸鋅、05毫克/升蟹安靈等藥物;經(jīng)常投喂藥餌,每1000克蟹重用0.1~0.2克土霉素或紅霉素攔餌投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殼粉、骨粉、魚粉、禽蛋殼粉,以利河蟹脫殼。寄生蟲病可用5~10毫克/升福爾馬林或其它殺蟲劑全池潑灑,細菌性病用消毒藥物進行水體消毒2~3次,全池潑灑藥物與投喂藥餌相結合,則效果更佳。防止逃蟹損失:蟹在夏霜秋初最易逃跑,要經(jīng)常檢查防逃設施,觀察有無逃走的痕跡,檢查是否有洞與外界河溝、稻田相通,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出水口的攔護設備也要注意檢查,防患于未然。螃蟹投喂技巧螃蟹是一種雜食性的水生動物。它的餌料有以下幾種,但不能用單一的飼料飼喂?! ?1)天然餌料 凡是它喜食的、自然生長在水中和陸地上的各種生物,均稱為天然餌料。主要有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底棲動物和陸生動植物等。 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裸藻、綠藻等,是早期幼蟹和浮游動物的飼料。 浮游動物:輪蟲、枝角類、撓足類等,是它的好飼料?! ∷参铮喊嗖荨⑤喨~黑藻、菹草、馬來眼子菜、蕪萍、浮萍、水浮蓮、水花生、金絲草等,是它的主體天然餌料?! 〉讞珓游铮核蛑械穆?、蜆、河蚌、水蚯蚓等是它的上佳飼料。 陸生動植物:包括黃粉蟲、蚯蚓及黑麥草、狼尾草、聚合草等。 (2)人工飼料 植物性飼料,主要包括黃豆、豆餅、菜餅、棉籽餅、麥類、米糠、豆渣、酒糟、醬渣、花生餅等。動物性飼料,主要有螺螄、蜆子、河蚌、蠶蛹、黃粉蟲、蚯蚓、小雜魚、蠅蛆、畜禽內臟等。投放飼料,必須堅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則。-般每天每次投飼量為蟹體重的5%-8%。但蟹有貪食動物性飼料的習性,如果長期投放動物性飼料,要在短期內改變成植物性飼料比較困難?! ⊥段狗椒ú煌谄渌a(chǎn)動物,但基本上也要做到"四定"(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r:蟹的攝食強度隨季節(jié)、水溫的變化而增加或減少。在夏秋兩季隨著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蟹的攝食能力增強,這時每天投喂一次。當水溫下降到15℃以下時,蟹的攝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數(shù)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時間以傍晚前后為宜,這是因為蟹是晝伏夜出的水生動物?! 《ㄎ唬核菘芍苯油斗?,其他飼料投喂在接近水位線以下的土坡上,或投在淺水處。以便觀察蟹的攝食、活動等情況,隨時增減飼料和調節(jié)水質。 定質:精、青、粗飼料要合理搭配,前期以粗飼料和草類飼料為主,要稍多投些,后期是蟹肥育的重要時期,精飼料要多些。 定量:每天每次投喂量為蟹體重的5%-8%,水溫高時取上限,水溫低時取下限?! 〔贿^,在幼蟹培育期,每天定時、定量、多點投喂鮮活飼料(如水蚯蚓、黃粉蟲等)、魚粉、麥粉、蠶蛹粉、花生餅、麥麩、嫩菜葉、人工配合飼料等。日投喂量不超過幼蟹體重的3%-5%,其中70%在傍晚投喂,30%在上午投喂。 成蟹喂養(yǎng)時,一年中總的飼料分配為動物性飼料占40%,粗料(糠、餅、麩等)占25%,青料(水、旱草)占35%。上半年是蟹長骨骼的時節(jié),在飼料分配上,青飼料占50%,粗飼料占30%,精飼料占20%。下半年是蟹肥育期,在飼料分配上,精飼料占60%,粗飼料占20%,青料占20%?! ★暳贤段箷r間,3月底至4月初,平均水溫未達到10℃時,可少投或不投。如果這時水溫超過10℃時,可投喂少量糊狀飼料。4月中旬后,平均水溫上升到10-15℃時,可投喂糊狀餅類、豆渣、米糠、豬血、配合飼料等,數(shù)量不宜多。5-6月份,可大量投喂水草。7-10月份,增加動物性飼料的投喂。11月份以后,酌情少量投喂?! 【唧w投喂數(shù)量,3-4月份。為蟹體重的1%左右;5-7月份為5%-8%;8-10月份為10%以上?! ⊥段箷r間一般為傍晚或下午4-5時
河蟹的養(yǎng)殖
池塘必須排水性、透氣性好。為了使螃蟹茁壯成長,首先池塘的條件必須滿足生長條件。 在選擇通氣性好,排水方便,水質不受污染的粘土,土砂等土壤的同時,還必須注意池的水的深度和池的坡度。 請注意,池塘的深度必須保持在0.6~1.5 m左右,如果池塘傾斜不太快,將不利于螃蟹的夜間放水活動。 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人工制造孔。種好水草。水生植物與河蟹的生產(chǎn)量有關,因此有必要好好種植水生植物。 浮萍,鳳眼蓮,黑魚藻,馬鈴薯等水生植物種類繁多。
2、小心別讓螃蟹跑掉。螃蟹在池子里養(yǎng)殖容易逃跑,所以必須采取防止逃跑的對策。 根據(jù)養(yǎng)殖狀況,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等。
3、池塘要消毒清洗。清塘消毒是為了不讓螃蟹長得更好,更不生病。 放入苗前用生石灰消毒,可以改善池底微生物的結構,殺菌有害生物。
4、選苗放苗。螃蟹的螃蟹苗關系到螃蟹的品質,所以一定要選擇健康,活潑,整齊的螃蟹苗。 放苗時要注意放養(yǎng)密度和溫度。 不能把新買的樹苗就那樣放進池子里。 浸泡幾次,熟悉之后再放進游泳池。 存活率更高。
5、投食。在池子里養(yǎng)殖螃蟹時,主要是用人工飼料喂養(yǎng),因此選擇適當?shù)娘暳鲜侵攸c。 一般可以選擇動物性的小雜魚。 植物的水生植物,苦草本植物等; 商品有谷類,馬鈴薯等。
6、螃蟹黑腮病。螃蟹患上黑鰓時,如果輕的話,鰓的部分就會變成深灰色和黑色,如果重的話,整個鰓就會變黑,無法呼吸,反應也會變得遲鈍。 一般來說,由于水環(huán)境的差異,多見于蟹的生長后期。
河蟹的養(yǎng)殖技術
1、池塘的條件和工程要求
河蟹晝伏夜出,喜溶氧高的清潔水體,怕強光,愛安靜,水溫10℃以上開始攝食,15℃左右蛻殼生長。20~28℃為生長旺盛期,因此池塘結構應適合它們的習性。
?、琶娣e水深。一般以2~5畝為宜,水深通常保持1米左右。
?、瞥靥两Y婚。池坡1:2.5 ,池坡處設蟹穴,約占面積的20%~25%;池中要建“暗島”供蟹打洞,進食和蛻殼。
?、撬|。水質不宜過肥,透明度保持30~50厘米。水質過肥容易缺氧,嚴重時還會引起死亡。水源以江河水為好。
⑷暗島。暗島是河蟹打洞,吃食和蛻殼的場所,一般低于水面10厘米。在蛻殼的暗島上不要投食,防止河蟹因覓食而殘殺“軟殼蟹”。
?、煞捞訅?。河蟹兩棲,又能攀高,有很強的活動能力,在飼料不足,水質變壞,缺少隱蔽物時,常作遷移或外逃。因而一定要在池周筑~60厘米高的防逃墻,可以用磚砌抹水泥也可用玻璃、塑料、金屬等材料,但一定要光滑,無附著點。
大規(guī)格河蟹養(yǎng)殖技術
一:苗種選擇很關鍵
一定要選擇當?shù)氐拿绶N,不可以跨區(qū)選擇,蟹苗有可能會出現(xiàn)水土不服的現(xiàn)象,大規(guī)格河蟹必須有優(yōu)質蟹種作基礎。選用自育或本地培育的長扛水系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guī)格整齊,附肢健全,有光澤,活動力強的中華絨螯蟹幼蟹作蟹種,要避免使用來源不明的幼蟹,這是養(yǎng)殖大蟹和提高成活率最重要因素。
二:良好的生態(tài)很重要
(1)在養(yǎng)殖成蟹水域中種植水生植物,一是作為蟹天然優(yōu)質的植物性飼料
(2)為河蟹提供棲息和蛻殼的隱蔽場所,不容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減少相互殘殺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并吸收水體中的有機質,防止水質營養(yǎng)化,可起到凈化水質作用,保持水質清新,改善水體養(yǎng)殖環(huán)境。
(3)是在高溫季節(jié)水生植物能起到遮蔭降溫作用,有利河蟹生長,栽種水生植物品種不宜單一,要多樣化,最好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相互結合,合理分布,以適合河蟹多方面的需求。
三:密度要控制,適度混養(yǎng)
可采取兩年制養(yǎng)殖模式,就是?5月底6月初購進蟹苗,在池中粗放增育,年底可育成扣蟹,第2年春再把這些扣蟹投放到池場,通常蟹種放養(yǎng)規(guī)格為100—200只/kg。每畝水面放養(yǎng)?300—500只。
采取適當釋放,可提高河蟹出池規(guī)格和質量。以河蟹為主的成蟹池,不能混養(yǎng)草食性魚類(草魚、團頭魴等)、雜食性魚類(鯉、鯽、羅非魚等)、肉食性魚類(烏鱧、鯰魚、鱸魚等),而只能混養(yǎng)一些濾食性負類(鰱、鳙魚等)。其目的是清除水中浮游生物,防止水質變差。但由于河蟹池水草多,池水較清瘦,故混養(yǎng)數(shù)量不宜多。
四:投放螺獅,調節(jié)水質
螺螄是河蟹最喜食的鮮活動物性餌料,螺螄底棲,行動緩慢,凈水能力強,在成蟹養(yǎng)殖池中,每畝水面投放活螺螄150~250kg,止其自然繁殖,這樣可為河蟹的整個生長過程,提供源源不斷的適口、活性蛋白餌料。
河蟹對水質要求較高,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pH值7—?8.5,透明度30—40cm左右,一年四季的水位要做到春淺,夏、秋、冬深,保持蟹池水質好、活、嫩、爽的良好水域環(huán)境。
河蟹養(yǎng)殖環(huán)境
螃蟹喜歡水質清凈、透明度較大的水體環(huán)境,二齡河蟹喜歡在淡水(鹽度在0.5‰以下)、微堿性(pH7.5~8.5)、氨氮低(總氨氮為0.2~0.5毫克/升)的水中生活。水質管理的目的就是使養(yǎng)殖池塘的水質清新,肥瘦適中,透明度達到20~40厘米,無油膜,無腥臭,達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河蟹生態(tài)養(yǎng)殖
螃蟹可以在魚缸里養(yǎng),但養(yǎng)殖的時候需要注意許多問題。比較重要的一點是,魚缸上最好放一個蓋子,這樣可以避免螃蟹逃跑。養(yǎng)殖它們的水也需要注意。螃蟹分為海蟹和河蟹兩種,這兩種螃蟹對水質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河蟹養(yǎng)殖比較多一些,可以直接用家中的自來水養(yǎng)。如果養(yǎng)殖的是海蟹,則需要用海水來養(yǎng)。
河蟹養(yǎng)殖方法
首先應該將養(yǎng)殖地選在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質良好的地點。土質的選擇應優(yōu)先考慮粘土、沙土等松軟的地質,通氣效果良好的泥土有利于水蚯蚓、水草等動植物生長。
在養(yǎng)殖螃蟹前應該對池塘進行徹底清淤,最淺處要求10cm,并需要制造數(shù)個略高出水面的土坡,即蟹島。島上可移植水生植物,平時注意消毒清潔等措施。螃蟹的養(yǎng)殖要注意適量的光照。胚胎發(fā)育前期要時刻處于黑暗的環(huán)境,而后期發(fā)育又需要一定的光照。光照不足容易導致幼體發(fā)育不良,影響蛻皮和成活率。
此外水源中氧氣的含量會影響大閘蟹的生長蛻殼,所以定期進行人工充氧也是十分關鍵的。
螃蟹的養(yǎng)殖技術
1
/24
選擇合適作養(yǎng)殖螃蟹的養(yǎng)殖的田塊,以水稻田為優(yōu),湖灘旱地為次,荒草蘆葦灘為下。
2
/24
土壤土骨應以黃骨五花土,為最佳。黑青土為次,黑板沙為最次。
3
/24
pH值土壤為6.5-7.8為優(yōu),6-7.5為次,7.5-8.5為差。
4
/24
臨近自然水源為主,大湖,大河,上流無工廠為佳,沿水源區(qū)15公里無人口生活排污,工廠排污,最忌水源地有化工企業(yè)。
5
/24
開塘,四周壩埂坡比為3:1,壩高1.2米,以養(yǎng)大規(guī)格閘蟹為主,四周開50公分3米寬緩坡回形溝。50畝以上大塊中間加十字分水溝。
6
/24
進出水口進行固定化設計。防逃墻欄設計,以pvc板為主,55Cm-75Cm左右,一半埋土壩中,1米5間隔立支撐竹竿,高1米8左右,30cm埋土下,上面加5目鐵絲網(wǎng),或尼龍織網(wǎng)防盜。
7
/24
看護房建設,應保障飼料倉庫一間,飼料工作涼堋一間,其他工具漁具房一間,有條件的應加蓋生活用房,水電線路,檢測設備。
8
/24
開塘后的第一次改底,開好塘口,先放80cm水泡塘,檢查滲透點,進行補修,一周后測水質3大項。根據(jù)水質報告,進行計算石灰,和其它改低料量,放水改底,完成第一次改底后,再次回水,一周后測水質,達到養(yǎng)質水標準后,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滅殺消毒。
9
/24
三天后放干水,進行有機肥追底,每畝200-300斤自制有機腐肥埋施。然后在溝內栽伊樂草,栽好后,回水,35-50Cm(板田上)。
10
/24
栽草,在載好環(huán)溝內伊樂草后(畝3百斤鮮草后)開始放回水。并在三天后,進行第一次肥水,肥水使用長效有機肥+各種菌源同時培養(yǎng)。必要時加施無機肥輔助,在取得比較滿意的水相和藻相后,將水體保持在板田50Cm左右,開始準備第一次冬螺下塘工作。
11
/24
螺絲的質量把控,和塘口水質要求,我己經(jīng)單獨寫過這個,不在贅述。這次說說螺絲的數(shù)量吧,每畝要求60-80子中螺,500-800斤,一次性下塘,使用人工和船只,將螺絲放入溝里,注意忌打堆放入,忌氣溫時放入,或冰雪天氣施放。
12
/24
螺絲放入后3天-一周,應及時觀察塘內的水質和藻相交化。發(fā)現(xiàn)水質過清,過瘦現(xiàn)象,應用豆?jié){+紅塘水經(jīng)菌類發(fā)酵后,每畝5公斤,撒瑭2次,間隔2-3天。
13
/24
在期間,應測一次pH值和溶解氧是否異常,在進螺后的半個月(元旦后十天左右,在選擇天晴時日),進行第一次青蝦苗放入,以5斤左右為宜。
14
/24
并開始以菜子粕+豆粕發(fā)酵方式,每3-4天一次跟喂,每畝,1公斤左右,天氣到冰點時停料。
15
/24
輔助魚類:塘口內有必要施放一定量的各種魚類進行水質平衡。因自然水質中含有各種雜魚卵子會隨水源進塘口,使用桂魚控制雜魚,防止之后施的飼餌料被消耗是一種有效手段,建議每畝5條-18條左右為宜,根據(jù)水體中雜魚量決定。另外每畝放入3條花白鰱(1白十2黃)每斤2條的幼魚。并放入一斤20條左右的本地鯽魚,2斤左右,帶子鯽魚半斤/條,每畝一條??稍?0畝塘中,放2-3條草魚。
16
/24
進苗蟹,一般新塘口采用冬苗+春苗二元法進苗,老塘口,插苗+春苗進苗。冬苗一般80頭以內,個體均勻的苗為佳,春苗,一般在60頭以下,均勻體為佳,如果以養(yǎng)大規(guī)格蟹為目標:應在春苗規(guī)格上把控:40頭以內苗為主)。冬苗400-500只左右,春苗800-1000只左右。
17
/24
老塘口的插苗在7月份中旬左右,入塘圈養(yǎng),豆苗(每斤(250頭一300頭),每畝1.5斤左右,并在10月一12月期間進行餓苗,保持豆苗的老頭苗化現(xiàn)象在10%范圍內,個體重不能超過50頭/斤。合理控制營養(yǎng)攝入是關鍵。
18
/24
春苗,為60頭大苗800頭每畝,清明前15天左右下塘。
19
/24
種草,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很大程度上決定河蟹的規(guī)格和產(chǎn)量,水草在池塘養(yǎng)蟹中作用重大,是河蟹養(yǎng)殖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水草種植面積占池塘面積的50%以上,要幾種草混種,防止水草蟲害過多要割掉,過少要移植高溫季節(jié)及時撈除腐爛的水草。
20
/24
按照不同生長期控制水草的覆蓋率。春季占20-30%,夏季占55%,秋季占30-40%,水草過少時,應適當進行補種或移栽,水草過多時,應及時采取割茬清除、緩慢加深池水、增加池底溶氧等技術措施。水草應控制在水面向下20-30厘米為最佳。水草應注意防枯萎、爛莖、變黃、爛根、粘泥、瘋長等,具體情況應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及時加以處理。
21
/24
做好水質調控,水質調控是關鍵,高溫季節(jié)每2-3天加水1次,持續(xù)高溫邊加水邊換水,同時采取增氧措施,在整個養(yǎng)殖過程中,使用底改和微生物制劑來改善底質和水質,達到生態(tài)養(yǎng)殖的目的。做好5月一8月低的,每三日檢水質的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防治水害,比藥治水害有效的多。
22
/24
當春苗下塘后,我是第一時間及時調節(jié)水位的。要把握“春淺、夏滿、秋適當”的原則,分三個階段進行水位調節(jié)。3-5月份水深掌握在0.5-0.6米,深溝保證1米,6-8月份控制在1.2-1.5米(高溫季節(jié)可適當加深水位),9-11月 穩(wěn)定在1.0-1.2米,溝中水1.米5。特別要注意蟹蛻殼期間應保持水位的穩(wěn)定,不要輕易進水,出水,防應激反應。
23
/24
換水時先排除池底老水(底水一般會在深溝內流換,所以回形溝很有必要深寬,后灌入外河新鮮水源,分三一四次換。每次換水量控制在池水的1/5,加水應選擇在凌晨或上午進行,不宜在傍晚加水。
24
/24
病害防控,以防為主。防重于治,主要是做好增強河蟹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維持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病害的發(fā)生,提高河蟹成活率,生態(tài)防病是確保河蟹養(yǎng)殖的??偟膩碚f,治蟹病,分消殺和藥抗兩種辦法,一種消滅水中毒素和寄生蟲,附生菌。一種病毒體內的,抗生素治療法。
河蟹養(yǎng)殖技術要點
河蟹所吃食物:在自然條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質為主,嗜食動物尸體,也喜食螺、蚌子,蠕蟲、昆蟲,偶爾也捕食小魚、蝦食物匱乏時也會同類相殘,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
養(yǎng)殖河蟹一般投喂豆?jié){、魚、蝦糜等,或者浮萍水草等植物性餌料。 河蟹養(yǎng)殖方法:
1、池塘條件 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水質良好污染,選擇粘土、沙土或亞沙土,通氣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棲昆蟲、螺蚌、水蚯蚓等生長繁殖,老池塘要徹底清淤,淤泥不超過 20cm為好,池塘面積不宜太小。
2、移植水草 種水草除供蟹攝食補充維生素旬,還可以養(yǎng)活相互格斗、隱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間河蟹成活率的一項有力措施,另外還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態(tài)氮、二氧化碳、有機物質、釋放氧氣、穩(wěn)定水質的作用。
3、防逃設施 防逃設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視各自的情況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畝75公斤。
納水后要及時施肥,培育藻類和基礎餌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為宜,如果發(fā)現(xiàn)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時清除,以免爭食,為害幼蟹。
5、放苗 苗種選購,以長江水系生產(chǎn)的蟹苗為佳,要求規(guī)格整齊,步足齊全,體質健壯,爬行活躍,無傷無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