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展會上海(繪本插畫展)
繪本插畫展
幾米漫畫 《星空》
《星空》,是風靡華人世界的暢銷繪本畫家?guī)酌?009年最新力作。描述了一個關于長大的故事:有個不愛說話的少女,認識了一個不愛說話的少年,他們都不是最快樂的孩子。 有一天,他們逃離城市,翻山越嶺,來到少女的爺爺曾經住過的山中小屋。在山里的夜晚,他們看到了最美麗的星空。后來,少女病了,而少年不知去向……他們究竟經歷了什么,才能走出心理的陰影呢?
青少年原創(chuàng)繪本畫國際藝術節(jié)
1、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以尊重并理解兒童、尊重并理解繪本、使幼兒快樂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為基本理念。
2、在歡樂的笑聲中,我們海麗達春申幼兒園的孩子們迎來了我們開園來的第一屆英文藝術節(jié)。
3、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幼兒意外事件類型方面,幼兒園中最為常見的意外事件依序為,流鼻血、跌傷、腹痛、昆蟲咬傷及撞傷等五項。
立體繪本展
用鉛筆先畫出來,就這用彩筆把它描出來,弄出來就可以是一個立體字
自制繪本展
要創(chuàng)作出中國傳統文化類的兒童繪本,我們首先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什么。中國傳統文化包含的內容有:民俗、音樂、文字、語言、武術、節(jié)日、曲藝、書法等,而中國傳統文化類的兒童繪本,創(chuàng)作內容則以古詩、諺語、漢字、神話故事、國畫、古跡等為主。那學生在繪本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們又如何引導學生融入中國傳統。
獲獎插畫繪本
第五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
《盤中餐》
于虹呈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這本書,我們在6月20日的推送 一文中,曾做過介紹。
繪本貫穿二十四節(jié)氣,從播種到收獲,每張插畫都顯示出畫家的精心,不論設計風格和紙張質量都很好,還贈送主題明信片。
佳作獎01
《杯杯英雄》
蔡兆輪(中國臺灣)
道聲出版社(中國臺灣)
好像每個小男孩都有英雄情結,都希望能變成飛檐走壁,拯救世界的樣子。
《杯杯英雄》中,作者帶領小朋友們去杯子國尋找英雄,寓意特別深刻。
書中有數百種杯子形象,像是豐富多彩的人類,神態(tài)各異,性格迥異,圖畫非常有意思。
佳作獎02
《等待》
高佩聰
香港繪本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等待》畫的是一只貓的故事。畫貓的人很多,但大多是是從人的角度來描述貓的可愛、乖巧……
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于,整本書都從貓的視角出發(fā),貓的實現只能看到人類腿的高度,貓在人的背影后凝視……有好奇,有落寞,還有更多的愛。
作者可能不僅僅是在講貓,也許還在給家長傳達孩子的視角。
佳作獎03
《林桃奶奶的桃子樹》
湯姆牛(中國臺灣)
小天下/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告訴我們在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單純世界里面,分享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
林桃奶奶家門口的桃樹,結滿了桃子。小松鼠第一個發(fā)現,拜托林桃奶奶給他一個桃子。
然后小松鼠告訴了山羊,山羊又告訴了老虎……所有動物都知道了,最后樹上只剩下了一顆桃子。
最后,烏龜一家終于趕到了,可是只有一個桃子了,怎么辦呢?
佳作獎04
《烏龜一家去看?!?/p>
張寧
接力出版社
這是一本布衣拼接的書,纖維織物、天然染色的自然、拼貼畫面手工制作的質樸,配上一個見人向上的烏龜找海的故事,不知不覺讓人獲得一種舒緩而恬靜的心情。
《烏龜一家去看?!肥且槐靖挥袑W養(yǎng)的圖畫書,它創(chuàng)造了一種既現代又傳統的插圖新樣式,讓我們的目光直接徜徉于民族風的典雅里,并將文化的歷史記憶刻入了為孩子而作的圖畫中。 ——著名插畫家、國際安徒生插畫獎提名獎獲得者 王曉明
第二屆藝術繪本體驗展
閱讀這套書籍的過程是刷新我意識觀的過程,一開始我因為本書名字中有“繪本”二字,就主觀地將其認為是簡單的圖畫故事書,內容一定淺顯,詞匯量也很少,學生只要讀一遍獲得語感體驗就行了。
但是隨著我走進本套書,我真的發(fā)現自己大錯特錯,就像上文提到的,這本書是可以配合英語教材共同整合閱讀的,這并不是一本本簡單的親自共讀、師生共讀的繪本小故事,而是一套科學的閱讀教材體系。所以,在閱讀本書時我有意識地配合著教材,這讓我一下子就找到了繪本閱讀教學的方向:
英語繪本繪畫作品展
著名的繪本當以歐美地區(qū)為主,因為母語國家畢竟對英文繪本的理解和深入程度較深。經典的兒童英文繪本有:
一、《好餓的毛毛蟲》 (美 ) 艾瑞克·卡爾 著鄭明進 譯 明天出版社
一條毛毛蟲餓了,他開始去找吃的。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可還是好餓。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可還是好餓。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可還是好餓......
二、《大衛(wèi), 不可以》 (美 ) 大衛(wèi)·香農 著 ( 美 ) 大衛(wèi)·香農 圖余治瑩 譯 河北教育出版社
《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畫書。大衛(wèi)是一個把家里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世界上哪一個孩子不渴望像大衛(wèi)一樣隨心所欲地在墻壁上亂寫亂畫、把浴室變成一個沼澤地、頭戴鐵鍋敲得叮當亂響……
三、《家有恐龍系列》 (美 ) 簡·約倫 文 ( 美 ) 馬克·蒂格 繪任溶溶 譯 接力出版社
作品以十只可愛的大恐龍寶寶為主角,根據幼兒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愛睡覺、不好好吃飯等生活細節(jié),創(chuàng)作了童趣盎然、有趣好玩的童話。
四、《母雞羅絲去散步》 (美 ) 佩特·哈群斯 著上誼編輯部 譯 明天出版社
這是一本很簡單的繪本經典,短短的幾句,卻有很豐富的場景鋪排,洋溢著歡樂悠閑的氛圍,散步的目的有了更多的想象,小孩子看了自會會意的咯咯笑。
五、《逃家小兔》 (美 ) 瑪格莉特·懷茲·布朗 著 ( 美 ) 克雷門·赫德 圖黃乃毓 譯
小兔子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一場愛的捉迷藏就此展開……
六、《小藍和小黃》 (美 ) 李歐·李奧尼 著 ( 美 ) 李歐·李奧尼 圖彭懿 譯 明天出版社
講述了小藍和小黃是一對好朋友,一起游戲,一起上課。然后小藍和小黃融合在一起變成了“綠”的故事。
七、《我爸爸》 (英 ) 安東尼·布朗 著 ( 英 ) 安東尼·布朗 圖余治瑩 譯 河北教育出版社
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和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
八、《我喜歡書》 (英 ) 安東尼·布朗 著 ( 英 ) 安東尼·布朗 圖余治瑩 譯 河北教育出版
向孩子展示了一個有趣的書的世界,讓他們知道,書里有童話,有恐龍,有怪物,有知識,有強盜...有一切他們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事情……撩動他們對閱讀的好奇和渴望。
經典繪本數不勝數,但最關鍵的還是要讓孩子閱讀適合自己成長階段的繪本書,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啟蒙教育艱且長,家長需要更多耐心和陪伴才能收獲滿滿!
鑒于市面上現有的經典繪本實體書價格高昂,可以在網上先找一些資源進行啟蒙預熱
繪本展海報
插畫師不建議入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很多想要成為插畫師的人,并沒有扎實的基礎和過硬的實力,并不能達到入行的標準,因此,不建議他們入行。如果有足夠的實力水平,且能通過持續(xù)學習不斷精進,那還是可以入行的,且能有不錯的發(fā)展。
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插畫師,掌握軟件應用是基礎,掌握專業(yè)知識是重點。
軟件應用方面,插畫師主要會用到PS、SAI、AI以及Painter等插畫設計軟件,要求精通至少一款軟件,并能夠對其他軟件有所涉獵。一般來說,PS作為既可用于繪制插畫又可用于后期調整的工具,是幾乎每個插畫師都必須掌握的軟件。
專業(yè)知識方面,除了必備的優(yōu)秀的美術功底,插畫師還需要精通至少一種插畫風格,比如寫實風格、超現實風格、時尚風格、卡通風格、扁平風格和立體風格等,以及掌握各類插畫設計形式,比如出版物插畫設計、商業(yè)繪本設計、游戲美宣設計、海報插畫設計、節(jié)日插畫設計等等
繪本作品展
幼兒園母親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
活動來源: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一個傳達愛的日子——母親節(jié),但隨著文明的進步,這種根深的情感,卻被快節(jié)奏的生活慢慢代替,人們不再有時間去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愛,漸漸的人們也就不愿意去表達自己的愛,至少,當母親節(jié)這樣一個溫馨的節(jié)日,人們能夠想起,卻也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辦法來表自己的情感,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一個人生命的源泉,對于幼小的孩童而言,因為這些愛,生活才變得如此的柔軟和溫馨,因為這樣的愛,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因此,我們開展了以“愛。言”為主題的母親節(jié)活動。
托班活動目標
1、學會用簡單的行為表現愛自己的媽媽。
2、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
活動一:學說“媽媽我愛你,媽媽你辛苦”等愛的鼓勵的話。
活動二:幫媽媽做一件小事情,用相機或者DV記錄下來,主任老師編輯到一起,制作成視頻進行分享。
活動三:制作一張簡單的小賀卡,送給自己的媽媽。
小班活動目標:
1、能夠主動說出對媽媽的愛。
2、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養(yǎng)幼動手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一:DV拍攝,幼兒將自己想說的話用DV視頻記錄下來。
活動二:手工康乃馨。
中大班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5月8日是母親節(jié)。知道母愛的偉大。
2、能夠用各種形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3、體會媽媽的艱辛,培養(yǎng)幼兒尊重媽媽的情感。
活動一:《我的媽媽長的什么樣子》語言,每一個小朋友的媽媽都長的不一樣,而你是否有仔細觀察過你的媽媽呢?
活動二《我的媽媽》繪畫,將媽媽的樣子用畫筆畫下來。
活動三:《我給媽媽寄封信》,選擇一個媽媽可以收到信的地址,給媽媽一個驚喜。
活動四:《我和媽媽有一個約定》,和媽媽定下一個屬于只兩個人的約定。
集體活動:
1、許愿樹:將所有的愛全部都寫在樹上。讓樹實現我們的愿望,傳遞我們的愛。
2、愛的錄音:將一些好聽的母愛歌曲記錄成MP3。
3、周末派對:以“母愛”為主題開展。通過歌曲、朗誦、親子合唱等形式開展。
幼兒園母親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
活動來源:
世界上有一種情感,它與生俱來,沒有條件,綿綿不絕,它就是母愛!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五月,陽光燦爛,暖風拂面,那是因為在這親情融融的季節(jié)里,我們又一次迎來了“母親節(jié)”。在這溫馨的日子里,為了讓孩子們學會感激我們的媽媽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及培養(yǎng)孩子用行動去表達對媽媽的愛,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母親的濃濃愛意,增進與家人的感情。學會從小關愛媽媽,學會感恩,我園將開展“母親節(jié)”感恩系列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jié)。
2、了解媽媽的辛勞,培養(yǎng)幼兒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3、用實際行動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準備:
1、晨間談話活動圍繞感恩母親的話題:媽媽的生日、愛好習慣、我怎樣讓媽媽開心等等。
2、教師和家長共同給幼兒講述愛媽媽的一些故事,也可觀看一些教育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女情深》等
3、與幼兒共同協商選用什么樣的方式、什么樣的材料布置節(jié)日環(huán)境,編排節(jié)目等等。
4、制作花、賀卡、項鏈、畫畫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紙、油畫棒等。
5、事先在家與媽媽說說怎樣的飲食習慣會讓自己更健康,并與爸爸一起查閱各種資料,鼓勵孩子和爸爸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一起動手制作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
活動內容:
低幼、幼幼組:
1、學習感恩母親的歌,例如:《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增強愛媽媽的情感。
2、學說對母親感恩的話語,回家開展“我送媽媽一個吻”活動,唱一首感謝媽媽的歌曲,幫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中幼、高幼組:
1、利用晨間談話時間圍繞感恩話題進行“媽媽,我永遠愛您”的主題談話
2、利用各種材料,給媽媽做一份禮物,如項鏈、花等。
3、結合美食節(jié)活動,組織幼兒畫一張“綠色健康飲食食譜”作為送給所有媽媽們的母親節(jié)禮物。
4、結合教學活動《給媽媽的心愿卡》,幼兒繪制簡單的心愿卡送給媽媽(中幼組)
5、以繪畫的形式寫一封信給媽媽,畫面中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高幼組)
活動來源: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薄案卸鳌笔且粋€人的基本素質,一個缺乏愛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長大后不懂得體諒、關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也難以與人交往,融入社會,更談不上愛別人,愛國家,愛社會,愛民族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母愛純潔而無私的沐浴下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母親的付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家庭,由于對孩子過分寵愛、驕縱,造成了很多孩子對母親的愛視而不見,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更談不上關心母親,感恩母親了,這對幼兒健全人格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jié)了,《新綱要》中強調:“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边€要求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因此,借此機會我們設計了以“感恩的心”為主題的活動,邀請小朋友的媽媽來幼兒園和我們一起聯歡,希望通過這次的活動讓幼兒理解媽媽的辛勞,體會媽媽的愛,進而從感恩母親開始,懂得知恩圖報,成為一名善良的、有著“感恩”的心的人。
活動目標:
1、認知:讓幼兒知道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jié)。
2、情感:了解媽媽的辛勞,培養(yǎng)幼兒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3、能力:能用實際行動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國際部全體幼兒參與活動:
時間:5月6日 周五
地點:共享空間
(一)寶貝愛媽咪---母親節(jié)視頻欣賞
(二)邀請媽咪老師分享做媽咪的經歷
(三)寶貝愛媽咪歌曲大聯唱
幼幼、低幼組:
時間:5月4日---5月6日 周三至周五
(一)母親節(jié)禮物DIY(手工制作)---親親我的好媽咪
(二)母親節(jié)繪本齊分享 (語言活動)《給媽咪的禮物》、《猜猜我有多愛你》、《媽咪我來幫幫你》等。
(三)唱支兒歌送媽咪 (藝術活動)《世上只有媽媽好》、《不再麻煩好媽媽》
中幼、高幼組:
時間:5月4日---5月6日 周三至周五
(一)我和媽咪齊運動(健康活動) 周五 各班級邀請媽咪自愿來園參加晨間運動,寶貝和媽咪一起做早操?。ㄈ藬悼刂圃?位左右)
(二)祝福我的好媽咪活動(藝術活動) 鼓勵孩子們用稚嫩而美妙的歌聲為媽媽祝福!歌曲分享:《愛的奉獻》、《感恩的心》等。
(三)母親節(jié)繪本齊分享 (語言活動)《給媽咪的禮物》、《猜猜我有多愛你》、《媽咪我來幫幫你》等。
(四)大聲說出我的愛(手工制作) 根據幼兒年齡特征,說一句或一段感謝媽咪的話語,鼓勵幼兒回家告訴媽媽,并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母親節(jié)禮物。
幼兒園母親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
前言:
There never was a woman like her. She was gentle as a dove and brave as a lioness... The memory of my mother and her teachings were, after all, the only capital I had to start life with, and on that capital I have made my way.
—Andrew Jackson
從來沒有一個女人像她那樣。她非常溫柔,就像一只鴿子;她也很勇敢,像一頭母獅……畢竟,對母親的記憶和她的教誨是我人生起步的惟一資本,并奠定了我的人生之路。
——安德魯方蕓?
活動來源:
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愛的母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母親也是這個世界上為孩子付出最多的人,對于母親的付出,沒有什么比感恩之心更能表達對母親的愛,而“感恩”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學會感恩,學會感恩身邊的人、事讓孩子們的童年更美好。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是母親節(jié),為了讓孩子了解母親,感受親情,學會從小關愛媽媽,學會感恩,嵐谷將一直提倡的“感恩”再次融入到節(jié)慶活動中,開展“我愛我的好媽媽”系列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jié)。
2、了解媽媽的辛勞,培養(yǎng)幼兒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3、用實際行動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內容:
30組:唱唱我的好媽媽
1、學習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不再麻煩好媽媽》
2、請媽媽來園,開展給媽媽說句悄悄話的活動,能用簡單的祝福語祝媽媽節(jié)日快樂!
40組:
1、“我眼里的媽媽”繪畫展: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展覽,周五早晨將作品展在自動門處。
2、我給媽媽做禮物(手工制作項鏈、花環(huán)等)
50組:
1、我為媽媽做件事:根據實際,制定計劃表,然后根據計劃實施(周五在審美部入口處展出計劃表以及相關照片)
2、寫給媽媽的信:用圖文的形式寫一封信給媽媽,表達對媽媽的感恩
活動提示:
1周五早上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感恩的心》等歌曲,讓孩子們從一進入幼兒園就能融入到母親節(jié)即將到來的氛圍中
2、周五離園時邀請大班幼兒站在門口處有禮貌的對來往的媽媽們表示感謝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guī)椭鷭寢屪隽λ芗暗膭趧?,體驗媽媽勞動的辛苦,感恩媽媽,回到幼兒園講給老師和小伙伴聽。
繪本藝術展
我想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書店的模樣。
在巷陌之間走進一家書店,時間便成為虛無的計量單位,在一個又一個智慧的結晶中,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書中每一個字都被賦予了生命,等待懂它的人去感知它的靈魂。
你知道成都現在有多少家書店嗎?答案是3463家!僅次于北京位居全國第二。
2017年成都榮獲了“中國書店之都”的桂冠,成為名副其實的“書香之城”。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內核,承載著精神之所在;在國內連續(xù)10年衰退的實體書店,盡悄然在成都完成了“逆襲”。
上海來的“最美書店”鐘書閣、“地下藏經閣”之稱的方所、迅速擴張全國的“生活方式”言幾又、“生活美學”侘集本屋、以及老牌新生的文軒軒客會、西西弗、三聯韜奮....還有獨立的網紅書店無早、大隱于世的毛邊書局、最接地氣的知行漫畫行、24小時不打烊的琦竻等等...以及更多分散在街頭巷尾的大小實體書店,把閱讀之美、思想之美深深的扎根進成都人的生活中。
仿佛一夜之間,書店在成都這片巴蜀文化沃土上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關于書的話題蔚然成風。
信息化時代,閱讀載體的多元化,讓傳統載體面臨巨大挑戰(zhàn);但調查卻顯示成都人每年閱讀紙質書是7.109本,較全國人均4.65本的閱讀量多了將近一倍。
而對于從小每一個寒暑假出沒在文軒書城的我來說,讀書的意義早已超越獲取知識的層面,它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深深的埋進血液,成為心中的溝壑,眼中的遠方。
來,上車,讓一蕊和小強帶各位駛入紛攘的城市之中,尋找辦公室和家之間,第三種心靈的棲息可能。
附上我們的書店打卡地圖:
“成都最美書店”——鐘書閣
地址: 天府大道北段1199號銀泰中心in99L4層421-422號
營業(yè)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成都書店有三千多,你最喜歡哪一家?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癡迷于有“地下藏金閣”之稱的方所,直到某天這位上海來的朋友入駐成都,初見的驚為天人,竟然讓我移情別戀了。
我想每一個愛書之人走進它時,都會有走進夢中書屋的感覺吧!既有“咋見之歡”又感覺“久處不厭”,讓我們鐘情于書,這事鐘書閣做到了。
銀泰In99的選址,無可厚非,成都目前整體趨勢向南發(fā)展,書店的對面就是成都的商業(yè)政治中心、金融城、市政府,地理位置相當優(yōu)越。
銀泰四樓,第一眼你就會被標志性的文字幕墻吸引,上面有很多成都元素以及親切感十足的方言。
進店后竹子形狀的書架,跳出來傳統的橫平豎直設計,流動線條把原本枯燥的書店變得有趣起來。
鐘書閣內分為上下兩層,仿若遠山,讀者徜徉其中,通過高低錯落的路徑完成各自相同或不同的抵達。
紅色磚墻一砌到頂,圍合成書區(qū),一條棧道穿插其中,頗有些時光隧道的感覺。
一層全落地窗旁整齊劃一的擺放著桌椅,在清晨陽光下,點一杯咖啡,搭配一些甜點,讀一本心儀的書,大概就是最愜意的時光了。
窗外是美麗的城市公園,讓坐在這里的讀者擁有近看詩兩行,遠望樹成蔭的“奢侈”享受。
跟成都各種跨界書店相比,鐘書閣更加純粹,在書的基礎上只增加了咖啡區(qū)、休息區(qū)、活動區(qū),始終圍繞著閱讀服務,十余萬冊的藏書才是主角。
演講廳的設計是我最鐘情的地方,這個大廳像梯田般錯落有致,在鏡面天花板的反射下,弧形線條變成了一副畫;能把書店做成一個景點,鐘書閣在規(guī)劃設計方面一直都很有自己的見解。
演講廳每周都有活動,最初我們也是被邀請去做活動的,店長陳鵬說,鐘書閣的大門會一直為大家敞開,歡迎有故事的人分享任何美的事物,所以鐘書閣也像是大家的“精神自留地”,變成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場所。
兒童區(qū)設計也是它的亮點之一,而且跟成人閱讀區(qū)以最遠的距離分開,良好的保證大小的閱讀者都能擁有最好的體驗。
兒童館完全滿足孩子們的喜好,“大蘑菇”“小房子”、“風車和熊貓”,一個有書的游樂場,是不是很棒!
雞蛋里挑骨頭,非要說個美中的不足,大概就是沒有很好的書店導視系統了。不過鐘書閣自有自己的解決方案,找書?可以去問店員,這樣就會有交流,店員還會有專業(yè)性的意見。而對于找書這事本身,鐘書閣的創(chuàng)始人金號的觀點是:書店就應該讓人慢慢去體會。
這個美到不像書店的書店,實至名歸,大家感興趣的話一定要去看看哦!
拍攝指南: 在不打擾讀書人的情況下,開門后一小時,人非常少;或者傍晚飯點左右一小時,窗外的冷光和室內暖光的對比下非常適合拍攝;最美的拍攝點在演講廳內,以及落地窗旁,可以通過頂部的鏡面反射和側面窗光進行拍攝。
“成都最火網紅書店”——方所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qū)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里B1
營業(yè)時間:10:00-22:00
當城市滋養(yǎng)著書店,書店也會反哺城市,于是方所誕生了。
為什么稱其為“地下藏經閣”? 方所在地下一層,你們知道樓上是什么嗎?是大慈寺。 當年去西天取經的大唐高僧玄奘就曾在這所寺廟里修佛。
于是這個概念出現在設計師朱志康的腦海,高大的空間里運用了木、銅、鐵、石等天然材質,倒三角水泥柱在八米層高下一點都不壓抑,反而有種圣殿的效果,原始的材質質樸無華,而層層疊疊的書架包容萬象,當文化融入建筑設計之中,在鬧事繁華之下,這里成為沉寂心靈的精神殿堂。
方所的推薦系統做的很棒,各種排行推薦架;分類細致明確;海量的書籍存量,以及各種進口書;每次進去都欲罷不能,總會買上幾本才離開。
方所還優(yōu)選各種合作伙伴入駐其中,文創(chuàng)用品、生活小物、甚至服裝電器,滿足了各種人的需求,與其說它是書店,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的大賣場。
2015年方所被美國時尚家居《Architectural Digest》列入世界最美15座書店榜單, 與之齊名的有葡萄牙·波爾圖的Livraria Lello書店,JK羅琳寫《哈利波特》時這家書店就是靈感來源。
如今在方所你能看到很多讀書人,也能看到同樣多拿著相機手機專程拜訪的外地游客。 在成都逛高顏值書店已成為一種標配,把書店做成文化坐標,方所做到了。
拍攝指南: 方所因為地處成都最熱商圈,人流量幾乎沒有少過,除非開門時間馬上入店,否則很難找到方所人少的時間段。在不影響他人閱讀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廣角拍攝環(huán)境,或者較長焦距鏡頭,與被攝對象保持距離,同時使用慢門拍下人群流動和靜止主體的對比,會很有趣,而且因為人太多,這樣的方式也很實用哦!
“成都最有趣的書店” —— 侘集本屋
地址: 成都大悅路518號大悅城1層外商
營業(yè)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在大悅城中心,一顆大大的鉆石,四面八方折射著陽光,而我一眼就被閃耀到了。 這個充滿現代感,由玻璃材質組成的建筑,就是侘集本屋啦!
“侘集·本屋”中的“侘集”源自日本美學觀念“侘寂”,意思是拋棄外表的浮華、追求內心的豐滿;“本屋”在日語中是書店的意思。
進入侘集本屋,你就會發(fā)現,書架錯落有致排列,仿佛城市中的高樓大廈,存放書籍的小格子,就像建筑物上的窗戶,每個書架之間的道路仿佛是城市中的道路和廣場,這里將書籍與城市風景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像是一個城市的微縮剪影。
侘集本屋 編輯
侘集本屋的設計者青山周平先生說:書的本質價值是通過信息連接人和人,他希望通過書店,做成微縮城市的感覺,讓大家走進書店的同時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文化。
這里的書籍大都以建筑、藝術、旅行類為主,擁有大量的外文進口書和很多有意思的書籍。 國外攝影類畫冊,成為了小強瘋搶的對象,一不小心就掏空了腰包。
書店的咖啡區(qū),提供各種可口的甜品和奇怪的飲品,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氣泡水實驗大爆炸”,大家可以自行在原材料中混搭味道,這樣體驗感十足的項目備受年輕人喜歡。
文創(chuàng)用區(qū),也吸納了很多顏高又有趣的小物件,整個書店給人感覺分區(qū)清晰,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侘集本屋長期舉辦各種展覽和沙龍,帶來不斷地新奇體驗,可以說,除非經常來打卡,否則你無法兩次踏進同一家店。
比如說書店二樓的屋頂花園,最近正在做紙藝裝置藝術展,各種紙藝組成了鐮倉高校前站、健身俱樂部、北歐風格的廚房等等,都非常適合拍照。
你看!成都的書店正以不一樣的姿態(tài)復活,轉變成一種當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
“純正成都血統的跨界書店”——言幾又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qū)紅星路三段1號IFS國際金融中心B2
營業(yè)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夜晚的春熙路上行人熙熙攘攘,開車到此,在成都最核心商圈,各大奢侈品牌云集的IFS里,有一家書店用設計和藝術鑄就完美的精神奢侈品世界,絲毫不輸國際品牌店。
十年前的今日閱讀,成就了十年后的言幾又,一生萬物,它完成了書店文化與個體意識的復蘇;十全十美,它成就了嶄新生活與跨界潮流的興起。
首先關于名字,就是一個有趣的來歷,仔細看這幾個字拆分至“設”字;言,代表溝通方式;幾,代表差異話;又,代表多元遞進。
書店里以“未來”設計主題出現,各種幾何流線型裝置元素,現代與未來感交織,在有限空間內無限的造物美學。
白色的鐵藝網格隔斷,去掉了生硬的墻面,增加了通透性,太空艙的創(chuàng)意咖啡吧,漫天銀河的奇幻長廊,玻璃綠植的中庭,超大的賣場里三步一小景五步一大景。
最喜歡的空間是超有逼格的演講廳,那些用磚塊整齊劃一排列組合的墻面,光與影的碰撞分割下,平衡了審美與體驗的雙重需
好看皮囊下還有有趣的靈魂,滿屋的書籍是最大的財富,各人比較喜歡“TOP 100”的分類,完全是按照銷售排行榜選出的書籍,和方所一樣言幾又的選書推薦系統做的相當完善。
言寶樂園兒童區(qū),從設計到擺設都有點萌,可愛的植物、玩偶,海量的兒童書,很討小朋友們喜歡。對于家里有熊孩子的朋友,想要清靜的假期就把孩子帶來看看書吧!
咖啡館、活動區(qū)、照相館、花藝、甚至理發(fā)店等等,在言幾又的大賣場里有很多的合作商家,書店+咖啡+文創(chuàng)生活+文化沙龍=言幾又,100個人在言幾又就會產生有100種玩法,這樣的跨界真的非常大膽!佩服!
把N種生活方式連同書籍一起售賣給世界,這個擁有純正成都血統的書店,跳出了傳統書店的框架,將跨界浪潮玩的風生水起,成為了城市里“公共文化社交空間”的代言人。
“咖啡在左,書店在右”——西西弗
地址: 雙慶路8號華潤萬象城商場C區(qū)4層12號
營業(yè)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21:30
如今的西西弗已經在成都開設了8家門店,占據了成都的東西南北中,幾乎每個知名的商圈都會看到它的身影。
我對西西弗最初的印象來自于萬象城的那家店,曾因工作原因,經常會在那里喝咖啡、看書、見朋友。
每家西西弗的櫥窗都設計的很棒,英倫風的色彩搭配和各種有趣的元素,讓人路過就忍不住會放緩腳步。
去拍攝的那天恰逢周末,書店里顧客很多,靠窗的地方坐滿了在書海徜徉的人,西西弗的選址一直都是倚靠商圈、居民區(qū)和高校,所以客流量很可觀。
對于西西弗的特點,總結起來就是擅長用內容培養(yǎng)會員,10塊錢的會員卡,各種優(yōu)選的書籍、不斷更替的推薦書區(qū)、以及設計精良的書店導航系統,想讀者之未想,行讀者之未行。
書店里不僅有書香還有淳淳的咖啡豆香氣,矢量咖啡和西西弗一直是相互依存的親密關系。在縈繞著咖啡香的環(huán)境里閱讀,咖啡與書結下的不解之緣,也是歐洲人最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
西西弗有一個品牌的座右銘:“背包太沉,存吧;站著太累,坐吧;買了太貴,抄吧;您有意見,提吧?!睉{這句話,我就將這家書店歸入了心中的地圖,有它的地方,必定是需要進去坐一坐的。
“獨立之美”——無早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qū)青蓮上街5號-附9號西60米
營業(yè)時間: 11:30-21:00
你喜歡睡懶覺嗎?Rosa和Sharon就很喜歡睡到自然醒。
于是一個在倫敦大學攻讀出版學的成都姑娘和另一個喜歡做甜點的好閨蜜一起,在成都市中心市井味兒十足的小街轉角開了一間符合成都舒緩節(jié)奏的書店,取名叫“無早”。
總有那么一間書店,偏安在城市一隅,宛若溫柔又親切的鄰居,他們被彌漫在空氣里的文化影響,又將之反饋給每一個推開店門的人。
去無早的下午,陽光正好,將車駛入其間,盡然有種偶像劇中的浪漫氣息。 夏末的暖陽透過樹蔭把一屋子的書曬出淡淡的油墨味。
店里的裝修風格是我喜歡的類型,原木桌椅,幾株植物,沒有華麗浮夸的裝飾卻處處體現了店主的用心。
書架上擺放著經過精挑細選來自近10個國家的獨立雜志,它們有關于生活、旅行、設計、攝影等等方面,比如來自英國的插畫師雜志《WRAP》、日本的獨立美食雜志《SAJI》 、紐約的獨立咖啡社區(qū)文化雜志《Drift》,臺灣人文溫情雜志《小日子》等等,它們的共性是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和“態(tài)度”,小眾而又堅持。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無早是中國唯一一家專營全球獨立出版物的書店,同時它還擁有自己的獨立雜志,它通過線上和實體店兩者結合經營推廣及售賣。
拍攝指南: 無早書店允許拍攝,無早小食內不允許拍攝。 書店門口,玻璃窗后都是拍攝的好位置,因為朝向適合下午到傍晚前往,陽光投過樹蔭落在書店內形成很好的補光。
無早書店隔壁是無早小食,流浪貓summer每天睡在門口,擁慵懶溫順的姿態(tài)歡迎熟客和陌生人。
15年書店和小食分隔開來經營,把每一件事都變的更專注。小食店里溫潤的原木和精美的食器,清脆悅耳的餐鈴,以及精致的日式甜品,典型的日本吃茶店風格。那簡單平凡安心的飽腹感,是最幸福的味道。
同時,二樓還有一個小型的無早活動空間,是店主和朋友們分享美學生活的場所,這里定期都會舉辦一些有趣的獨立展覽。
一本優(yōu)質的雜志、一份美好的小食,在靜謐的午后,消磨一個理想的下午,探索獨立書籍的自由的意志與表達,就像無早的Slogan:Take time to read and to touch.
“寄給未來的你”——貓的天空之城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qū)中紗帽街1號遠洋太古里M020鋪
營業(yè)時間:10:00-22:00
看名字,就知道主人是宮崎駿的粉絲啦!而貓字據說是來自創(chuàng)始人徐先生的太太,她姓毛,于是趣了諧音“貓”,徐先生給太太的書店,這一大口的狗糧啊!
從太古里購物經過,外往里看,那原木色的門窗、書架和桌椅,搭配大面積的白,溫暖明亮,屋中人與物,仿佛嵌于一幅幅畫框中,讓人忍不住想走進去看看。
貓空最早誕生在蘇州,在這片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土地上,它被包容接納滋養(yǎng)壯大。起初的貓空是一家主營明信片的書店,還有很多手繪地圖,以及少量關于旅行、藝術、繪本、生活美學等書籍和雜志,還有很多可愛的小物件。
后來貓空也開始自己出版明信片了,再后來貓空最大的特色就是做了一個明信片墻,取名“寄給未來”。
在這里你可以寫一張明信片,然后放到選定日期的盒子里,到時間后貓空會幫你寄出這份內容。這樣的方式讓人很喜歡,畢竟此刻的我們如果在未來的某天收到一封來自過去的信,心境一定會完全不同吧!
感謝貓空,在時光流逝的歲月里,幫我安放一段最真實的文字和回憶。
“大隱于市的神秘書局”——毛邊書局
地址:青羊區(qū)清溪西路80號院內
營業(yè)時間:9:00-17:00
不論任何的行業(yè)都會有很多神秘的存在,外人看不出一點熱鬧甚至根本不知道到它的存在,但當你了解它,新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了。
在成都有很多上年紀的老小區(qū),因為修建年代太久遠根本無法停車,甚至通行都很困難。而這些小區(qū)里卻藏龍臥虎,比如距離我們工作室只有200米的“毛邊書局”,因為它太隱蔽、太低調,竟然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成都西二環(huán)清溪東路80號一個不知名的小區(qū)里,長滿青苔的水管,斑駁的墻壁和銹蝕的鐵窗,在三單元一樓窗臺掛著一個手寫的板子,上書“毛邊書局”,這神秘書局已經在這開了21年。
一進門,一個套三的老房子里,堆放滿了各種各樣的老舊的書籍,瞬間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流沙河手題的“毛邊書局”四字的匾額掛在頂端,接著你就會就被一股歲月的味道所包圍,像時間長河中發(fā)酵沉淀的濃郁。
百余平方米的房子藏著幾萬冊舊書,書架上地上到處都堆滿了書,可供人走動的空間很小。
大部分的紙張都泛黃了,有些書的封面已經褪色,打開一本叫做《希臘的神話傳說》的書,出版時間1982年。
舊書與新書不同,舊書擁有獨特的歷史感,有很多書,光看名字就十分有趣了,讓人忍不住就想要去翻開看看,在這里的每一分鐘,都像是一個淘金者,不停的想去發(fā)現更多
關于名字的來歷:“毛邊“實際上是對于書的描述,一種需要自己用刀子邊裁邊讀的,讀一頁裁一頁,這樣紙就會留下被裁開的毛邊。對了!魯迅就喜歡毛邊書,曾自詡“毛邊黨”。不過這種繁瑣的方式,早已經被時代淘汰,名字留下來成為了一種情懷。
這里的主人叫傅天斌,也是這個書局的創(chuàng)建者,他曾經在新華書店工作,自己熱愛收藏舊書,經常去舊書市場,慧眼識金每次都有好的收獲。 而那些尋書而不得,來到毛邊的讀書人,都和他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就包括流沙河老先生。
也許,如果沒有毛邊書局,這些書不知道會流落到哪里;也許是舊書成就了毛邊書局,又或是毛邊書局成就了舊書,那些被遺棄的書才找到了新的歸宿。
現在書局的書在孔夫子舊書網上可以買到,在我們參觀期間,姑娘一直在打包賣出的舊書。據說毛邊書局的舊書銷售總量超過1000萬元,但利潤很低,可因為這些書聚集起來的書友早已經遍布了全世界。 如今的舊書收藏市場慢慢回歸,在政府扶持下書局的新址也落戶成華區(qū)桃溪路,9月已經開業(yè)了,多年心血也算有了好的回報。
毛邊書局代表著成都書店中的一種大愛情懷,是傅天斌“讓愛書之人得所愛之書,使每一本書不致蒙塵的初心,更是一座城市最值得贊頌的堅守。
“守候你的童年記憶的小人書”——行知書屋
地址: 人民中路一段5號附32(嘉里酒店)
營業(yè)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20:00
80后90初的朋友們,童年記憶里一定少不了褲兜里的“小人書”,這種體積小小的連環(huán)畫也叫口袋書,沉淀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數碼產品盛行的今天,大家的口袋只剩手機了,小人書成了古老的“文物”,然而在成都卻有一家小店,用了21年的時間,專門售賣連環(huán)畫,始終如初。
老板劉高對進店的每一個讀者都非常熱情,一邊像看稀奇一樣眼睛在小人書海里尋找趣味點,一般跟劉老板聊天,十分鐘我們就對這家書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僅因為這是全國唯一一家連環(huán)畫專題書店,更是因為這里老板親自上陣,21年如一日的經營著這家書店。
可能很多人跟我想的一樣,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當初為什么想開這家店? “因為我是看小人書長大的,70-80年代那時候黑白電視都很少,條件好的,才有臺收音機,但小人書,全國都在發(fā)行。一個是喜歡,二是小時候沒錢看這個書。后來有錢了,也不一定買的到了。后來想,開個書店,就啥子都能看了?!?/p>
進店時,劉高的亦客亦友專門帶著徒弟從貴陽趕來,為買一套珍藏版的連環(huán)畫。那位先生告訴劉高,上?,F在連環(huán)畫炒的高,像什么書局都有政府的扶持,想過轉型沒… 劉老板回應了簡單幾個字:“我喜歡專一一些?!?/p>
劉老板的大半生已經分奉獻給了連環(huán)畫,他認為并不枯燥,雖然每天重復著同樣的事,但是每天也在接觸新的人群,在連環(huán)畫作為紐帶的書圈里,他路過了別人的經歷,也讓別人路過了他的世界?!拔覀儧]有經歷過的,別人經歷過;聽聽別人的經歷,勝過看很多書?!?/p>
看小人書的感覺太輕松了,一張圖簡單的一句話,沒有復雜的文字,就是簡簡單的把世間的大道理、小生活都融入這方寸之間??雌饋磔p松詼諧幽默,似乎多翻幾本你就會回到童年的時光中,找到那些快要消失的痕跡。
劉老板是個重情重義的人,認為開書店這么久,積累的最大財富,莫過于這一幫重情義的書友。 對于別人來說,最簡單的想法就是想讓他把書店一直開下去。 對他來說,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書店一直開下去,能讓有情懷的書友們,有一個能看書的地方。
“
“知識分子的深夜書房”——三聯韜奮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窄巷子30號
營業(yè)時間:周五,周六(24小時)周一至周四, 周日 09:00-22:30
說起“三聯”,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三聯生活周刊,它曾是我家固定的訂閱雜志,后來慢慢了解三聯還有出版社、書店。
今年初,三聯這家歷史底蘊深厚的書企將書店開到了成都,地址也選的很契合它的調性,在寬窄巷子30號,一座名為“瓦爾登”的院子里。
穿越寬窄擁擠的人群,踏入青磚木門,這是非常典型的川西四合院結構,中庭陳列著三聯引以為傲的陳寅恪、錢鐘書、楊絳、傅雷等人文大家的介紹。
500平左右的空間里分布著“三聯閱讀”“三聯生活”和“三聯活動”三個不同的空間。
正廳位置是三聯閱讀,咖啡吧的兩側安放很多桌椅,一茶一坐方便大家閱讀,那些顏色活潑明快的桌椅和灰藍的磚瓦墻形成了奇妙的組合。
大廳兩側頂天的書柜上歸納了三聯出版社自己出版的上千本讀物,以及精挑細選的其他出版社的書籍,少有暢銷書大部分都是叢書,突然有種走進了曾經語文老師的家的錯覺,那是濃濃的知識分子氣息,其中不乏很多愛書人一定看過的書,比如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就是三聯出品的。
“三聯活動”空間平日不對外開放,定期會舉辦一些講座和課堂等。 “三聯生活”的文創(chuàng)產品到是蠻有趣,三聯自主設計了很多根據成都元素設計的小玩意很受外地游客的喜愛。
三聯韜奮也算成都24小時營業(yè)的書店之一,目前時間只暫定在周末的兩晚。 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雨,從喧囂的寬窄巷子進入這里,泡上一杯咖啡安靜的偏坐一隅,聽著一段舒緩的旋律、仔細品一本書,當城市進入午夜,書店就是煙火。
“永不打烊的深夜書房”——琦竻24小時書店
地址: 下東大街段義學巷81號
營業(yè)時間:周一至周日 全天
不打烊書店,將琦竻的第一印象深深的定格在招牌上,24小時營業(yè)。
書店上下滿眼都是80和90后熟悉的元素,踏入書店的瞬間就穿越回到小時候的老屋,黑白電視機、綠色的舊臺燈、吱吱呀呀的桌椅,親切感倍增....看得出來店主很用心淘了很多舊物回來。
通過溝通了解到24小時營業(yè)的初衷,老板覺得越來越快的生活節(jié)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在白天花時間閱讀,于是將下班后的時間毫無保留的留給那些需要閱讀的人們,其實只要是進入閱讀最佳的狀態(tài),幾點鐘都是無所謂的。
所以打造一個溫馨的,舒適的,可以隨時專注閱讀的空間,是琦竻所追求的狀態(tài),而它也做到了這一點。之前很多人說電商將取代實體,但這人性化、溫馨漂亮的空間,顯然是電商根本對抗不了的力量。
比軒客會·格調書更溫暖自然,比三聯韜奮更隨意舒適,琦竻更符合深夜書店在我心中的模樣。
當城市進入夢鄉(xiāng)時,這里始終會給那些夜讀的人留一盞燈,讓思想與書共眠。
“老牌書店的新生力量”——軒客會·格調
地址:錦江區(qū)镋鈀街75號(镋鈀街店)
營業(yè)時間:全天
2016年成都開設了第一家24小時營業(yè)的書店,是老牌書店文軒旗下的軒客會。
曾經一直在做購物中心書城的文軒,也順應時代的變化,開始文藝起來。
而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深夜的去處不只是歌舞升平的酒吧、推杯換盞的夜宵店,成都人悠閑的方式有很多種,一本書一盞長明燈,我們自豪的是,成都一直都內涵豐富。夜已深,那些還在閱讀的成都人知道,這座城市繁榮不僅僅在于經濟發(fā)展,宜居環(huán)境,更多的還于城市的人文環(huán)境、文化氛圍、包容的態(tài)度。
前段時間在成都開幕的“書店共生,城市美學”第二屆亞洲書店論壇活動上提到:“一座城市的未來,在于年輕人的聚集,因為“喜歡看書的年輕人,才是一個城市社會的希望?!憋@然成都已經邁入了充滿希望的新時代。
詩人翟永明說:如果成都是一個人,他一定是一個從容漫步的人。他用一個人的慢,對抗著全世界的快。
所以那些摸著書頁紋理,聞著紙張墨香,泡一杯茶緩慢的閱讀時光,就是最成都的慢!
如今到成都來旅行,除了看熊貓、逛錦里寬窄、吃火鍋... 似乎找不到更深度了解這座城市內涵的渠道,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晨讀姑娘,在不斷游走世界各地之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人了解:我大成都煙火三千年,內涵如此豐富,還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等待有心的你去慢慢追尋!
感謝大家的觀看,如果有你們想了解的成都請記得告訴我,我會幫你繼續(xù)探索下去!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如果有什么疑問請留言,如果有更好的意見,請一定提出來! 我愛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