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曬制法(生曬茶葉的制作方法)
生曬茶葉的制作方法
一、萎調(diào)
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苦丁茶需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腐爛、霉變等情況,其中的第一個步驟是萎調(diào),而目前萎調(diào)的方法主要有三個:
1、加溫萎凋:我們可以借助電熱、燒火等方法來人工加溫,萎凋苦丁茶的速度很快,效率也非常高,但是需要嚴格控制好火候與溫度,處理不當就會讓苦丁茶的營養(yǎng)成分被破壞。
2、自然萎凋:將苦丁茶放在一個通風的環(huán)境里面,將其均勻的鋪在竹墊上面,持續(xù)時間要達到二十小時左右,且需要無數(shù)次的均勻翻動,讓其中的水分自然蒸發(fā)一半,待到苦丁茶的葉芽等變得柔軟之后即可。這個方法非常容易掌握,但是耗時時間很長。
3、日照萎凋:在自然環(huán)境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苦丁茶在太陽底下曬一段時間,天氣好的情況下,晾曬三十分鐘即可,其他的情況要實際分析。具體的判斷標準是,苦丁茶的葉子萎縮、葉柄柔軟、青味減少。
二、殺青
殺青是提高苦丁茶的關鍵性步驟,可以將其中的青味完全去掉,同時可以保留下獨特的茶香味。殺青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工殺青,一種是機器殺青,機器殺青是很多企業(yè)都在用的方法,而人工殺青主要是一些茶葉散戶采用的方法。
三、揉捻、干燥
苦丁茶的芽葉很大,葉耿很粗,所以需要通過熱揉的方法來進行處理。最后一個步驟就是要干燥,要知道干燥的程度決定了苦丁茶的保存,沒有干燥好的苦丁茶很容易出現(xiàn)霉變等情況,所以這是個很重要的步驟。
我們都知道,目前所能看到的成品苦丁茶都是經(jīng)過了很多道工藝加工而來的,相信有了上面的內(nèi)容介紹,知道了制作苦丁茶的工藝和過程,所以我們在品嘗苦丁茶的時候,也應該要帶感恩的心來細細品味苦丁茶的美好和感受它的不易。
生曬茶與炒制茶的區(qū)別
1、區(qū)別之一
曬青茶我們首先要具備的條件就是要有太陽,如果沒有太陽青茶是不能夠曬好的,我們必須要借助外界自然力量才能完成。而炒清茶就很簡單了,我們只要人工親自去操作這一過程就可以很好達到這一效果了,區(qū)別是一個用火一個是要靠太陽來曬的。
2、區(qū)別之二
曬青茶只要出大太陽的話我們只需要把青菜平鋪在干凈的地上或者道具上就可以全天的曬,中間不斷的痛道具翻動一下,曬個幾天就好了,而炒清茶雖然要累一些但是這種方法要快一些,所以說一個快一個慢,關鍵是要看你如何去操作了。
3、區(qū)別之三
一般而言曬出來的青茶比炒出來的青茶的外形要好看一些,因為曬出來的青茶葉子是不會有什么影響的,而炒出來的青茶中間炒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有一點點的影響,成型不是那么的好看完整,但是不影響茶的效果與味道的,味道還是一樣好喝。
4、區(qū)別之四
我們要從它們的特備來看,曬青茶的特點是有三綠茶的,其茶的湯色碧綠,葉子的底部碧綠,還有味道香清,而炒青茶的又稱作為珠茶,炒出來的茶就會變成扁形茶,則湯色與葉子底部就會變得黃亮一些,這就是有一點點色澤上的區(qū)別,但是也不是很很明顯
日曬茶做法
流程1、采摘
白茶根據(jù)氣溫采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凈采。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采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流程2、萎凋
采摘鮮葉用竹匾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攤青后,根據(jù)氣候條件和鮮葉等級,靈活選用室內(nèi)自然萎凋、復式萎凋或加溫萎凋。當茶葉達七、八成干時,室內(nèi)自然萎凋和復式萎凋都需進行并篩。流程3、烘干
初烘:烘干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流程4、保存
茶葉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nèi),放入冰庫,溫度1-5℃。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后打開,進行包裝。
生曬茶葉的制作方法竅門
1、準備材料
需要紅棗5-6個,生姜一塊,土紅糖5-6塊,可以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增減用量。紅棗沖洗干凈備用,生姜洗凈后無需去皮,備用。土紅糖放入碗中,備用。然后生姜和紅棗各自切片或者切絲,即可開始制作。
2、熬煮步驟
切好的生姜和紅棗放入養(yǎng)生壺中,沒有養(yǎng)生壺可以放進鍋子里,加入適量的清水。如果用養(yǎng)生壺,設置好模式后煮跳了,倒入土紅糖,融化后即可關火斷電。斷電后不必立即打開,可以燜一會兒再倒出來喝。如果用鍋煮,煮開后繼續(xù)大火煮10分鐘,然后改小火熬20分鐘即可。大鍋煮的姜棗茶若是喝不完,可以用來泡即食的燕麥片,不但有營養(yǎng),還能補氣血、預防低血糖,適合低血糖和貧血的人食用。
生曬茶功效
茶葉能曬太陽,但不需要曬太長時間。
茶葉只要放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半個月就可以飲用了。茶葉最好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不需要經(jīng)常拿來去曬太陽,曬太久會導致茶葉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流失。
茶葉源于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后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fā)展為藥用,西漢后期才發(fā)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后的事。發(fā)現(xiàn)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跡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飲茶始于中國。葉革質(zhì),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jù)品種和制作方式以及產(chǎn)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jù)季節(jié)采制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制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藥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飲料等
生曬紅茶的工藝
紅茶是經(jīng)深度發(fā)酵而成,一定的濕度可加快陳化的速度,但是如果長時間處于濕度過大的環(huán)境中,會導致發(fā)霉生白毛,此時應及時取出并進行通風干燥,或置于陽光下晾曬,幾天后長出的白毛就會消失。
如果發(fā)白毛的情況很嚴重,可用毛刷、毛巾等柔軟的紡織品除去表層的白毛,再用加熱器具,如電吹風加熱十幾分鐘即可。如果白毛發(fā)展成為黑霉、緑霉、灰霉,此時就是壞茶了。
由于紅茶的發(fā)酵特性,當防濕防潮不當時,茶的表面就會出現(xiàn)白霉,早期不會影響品質(zhì)和口感。紅茶在發(fā)酵的過程中所能產(chǎn)生對人體有益的菌有促進發(fā)酵的作用,去除紅茶表面的白毛以后,在通風處存放幾日就可以繼續(xù)飲用,但是,霉變后若不及時處理,發(fā)霉過心,出現(xiàn)黑、綠、灰霉時就不能飲用了。
生曬茶葉的制作方法圖片
首先謝謝收到此問題的提問。
“普洱”原為哈尼語,普為寨,洱為山灣,普洱即為水灣寨的意思。通過歷史文獻可以知道,普洱茶原產(chǎn)自銀生諸山,即今天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普洱市所管轄地區(qū)。
2008年12月1日,新的普洱茶國家標準開始這個國家標準的定義是:普洱茶必須是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nèi)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nèi)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的。
普洱茶具有非常明顯的地域特征和不可復制性,分為生茶和熟茶。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太陽光直射非常強,溫度又高,所以普洱毛茶的干燥為日曬。
一.普洱茶的制作分為初制和精制
1973年的普洱茶都是生茶,簡單的講生茶的制作又可以稱為初制過程和精制過程。
1.初制過程就是普洱毛青茶的制作:
鮮葉攤放一殺青(鍋炒殺青)一揉捻(團揉)一干燥(太陽光日曬)一曬青毛茶
這個過程也叫傳統(tǒng)制作工藝
二.普洱茶精制過程
篩分一揀剔一拼堆一復火滅菌一普洱散茶一
蒸壓一冷卻成型一貯存一普洱緊壓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葉種茶樹為原料的曬青毛茶經(jīng)壓制而成的。
曬青毛茶以日曬為干燥方式成為普洱茶生茶極獨特的品質(zhì)特征,與云南的自然環(huán)境,氣候和日照密切相關。所以也普洱茶成為云南省地理標志性的產(chǎn)品。
曬茶葉過程
不可以。
在強烈的陽光下,茶葉里面的酚類物質(zhì)、葉綠素等很容易氧化分解,從而導致茶葉變味、變色、變質(zhì)。茶葉丁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茶葉罐。如果是長時間保存最好密封后放入專用冰箱冷藏保存,打開后的茶葉開始接處空氣,需要在一個月之內(nèi)喝完。
生茶可以曬嗎
1、茶具的選用
云南大葉種曬青茶,沖泡用具沒有普洱茶生茶要求高,一般可選用大口壺、蓋碗,容量在200毫升至230毫升左右,否則由于條索太長不好投茶,也可使用飄逸杯。如果想象綠茶一樣喝,可用玻璃杯,不過除了對于極少數(shù)用芽或者一芽一葉鮮葉制作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外,對欣賞茶在水中的變化姿態(tài)價值不大。
品茗杯則要求沒那么高,可根據(jù)各人愛好選擇。
其它如公道杯、濾網(wǎng)等,可選用玻璃的,好處是觀察湯色方便、嗅香效果較好。
2、投茶量
普洱茶生茶投茶量一般6至9克較為合適。如果直接用玻璃杯象綠茶一樣沖泡,投茶量以5克左右較好。
投茶量可以根據(jù)品飲者的愛好和習慣,各種生茶的特點,比如茶自身的風格特點、年份、原料的老嫩程度等適當增減,以沖泡出香氣較好、滋味較好、濃淡適中,無明顯苦澀味的茶湯為宜。
3、水溫
由于云南大葉種曬青茶是散茶,屬于不發(fā)酵茶,原料為較為成熟的芽葉,投茶量相對較多,因此水溫為90至93度左右為宜。
如果原料等級較高,嫩度較好,如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可選擇水溫86度至90度左右。
4、醒茶
云南大葉種曬青茶新茶,一般青雜氣相對突出,如果在沖泡前醒一下滋味更佳,如用壺沖泡,先將燒沸的開水倒入空壺中片刻,將水倒掉,將稱量好的茶葉投入空壺中,蓋上蓋子片刻后打開,將熱氣散發(fā),一部分青雜氣也會隨熱氣散發(fā),再蓋上蓋子用開水澆壺,拿起壺緩慢、反復上下左右顛茶,再打開蓋子讓熱氣散發(fā),作用是提香、消雜。
5、浸泡時間
云南大葉種曬青茶,一般是先洗(醒)茶,用熱水浸泡5秒左右倒掉,如用壺沖泡,浸泡時可蓋上蓋子,也可不蓋。第一泡時間可較長,如20秒左右,中間的略短,如5至10秒左右即可,一般10泡以后時間再加長到15秒至30秒左右,浸泡時同樣最好蓋上蓋子,防止香氣過多揮發(fā)。
生茶葉曬干了可以泡嗎
干花能泡茶。我們平時喝的花茶葉水不就是用干花泡的嗎?如果干花不能泡茶,那就需要濕的花去泡茶,而濕花的保質(zhì)期有多久?
肯定是不如干花保存的期限長吧,如果不把濕花干燥,就會在短期內(nèi)發(fā)霉變質(zhì),造成浪費。而且干花泡茶也不會失去營養(yǎng),又便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