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油豬肚雞做法竅門(福建豬肚雞的做法)
福建豬肚雞的做法
豬肚買回來用流動水搓洗干凈,放入碗中,用鹽或白醋分兩次搓洗豬肚,并用水沖洗干凈
步驟 2
最后加入淀粉搓洗,再用水沖洗干凈,這樣豬肚就沒有異味了
步驟 3
將搓洗干凈的豬肚放入滾水中汆燙3分鐘
步驟 4
撈出
步驟 5
用刀切成條狀
步驟 6
雞肉洗干凈后剁成小塊
步驟 7
放入滾水中汆燙3分鐘,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步驟 8
將切好的豬肚放入壓力鍋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姜片和胡椒粒(胡椒??梢耘乃榱朔湃胛兜罆銤猓蠡馃_上氣后,轉(zhuǎn)中火繼續(xù)煮5或10分鐘
步驟 9
將壓力鍋煮好的豬肚倒入一個砂鍋中,放入雞肉(如果此時湯水不夠多,可以在此時加些水進去),調(diào)大火燒滾后轉(zhuǎn)小火煮10分鐘左右
步驟 10
倒入一盒牛奶再開大火煮開
步驟 11
最后加鹽、雞粉調(diào)味即可關(guān)火
廣東的豬肚雞怎么做
豬肚包雞,又名豬肚包雞火鍋、鳳凰投胎。是廣東省傳統(tǒng)的漢族名菜,屬于粵菜系。流行于廣東的惠州、河源、梅州等粵東一帶。廣東客家地區(qū)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湯里濃中帶清,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
豬肚雞典故:
傳在清朝,宜妃剛生完太子,因為宜妃有胃病,產(chǎn)后身體虛弱,乾隆吩咐御膳
房燉補品給宜妃吃,可是她吃什么都沒有胃口,鳳體日漸消瘦。宮里的太醫(yī)想盡辦法做種種名貴補品給宜妃吃,還是無濟于事。乾隆召集太醫(yī)和御膳房,把旨意傳下去,無論用何辦法,都要醫(yī)治宜妃的病。御膳房想到“藥補不如食補”的方法,于是把民間傳統(tǒng)坐月子吃雞湯的做法加以改良,把雞放進豬肚里加上名貴藥材燉湯,宜妃吃后果然胃口大開,經(jīng)過一段時間飲食調(diào)理,宜妃的胃病已痊愈而且膚色也紅潤有光澤,美艷動人。這道菜不僅去病強體,也有養(yǎng)生保健之功效,從此乾隆把這道菜叫做“鳳凰投胎”,就是現(xiàn)在的豬肚雞火鍋,便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
廣東豬肚雞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
豬肚雞煲的用料:豬肚1個、生姜1塊、胡椒粉15g自來水2500ml、線雞半只、鹽1勺、生姜1塊、生粉2勺、雞粉1勺、花生油2勺、蘸料、生姜1塊、沙姜1塊、生抽2勺、老抽幾滴、雞粉1勺、花生油浸過材料、麻油2勺。
豬肚雞煲的做法
步驟1、湯底:豬肚洗干凈,飛水,切姜片,磨胡椒粉。
步驟2、加2500ml水,加入豬肚、胡椒粉、生姜。
步驟3、電高壓鍋煮28分鐘關(guān)電
步驟4、主材料:線雞斬件,將主材料全部加入,撈勻。
步驟5、蘸料:生姜和沙姜洗干凈去皮后剁成蓉,蘸料的所有材料倒入大碗內(nèi),微波爐叮2分鐘,分碟即成。
步驟6、湯底倒入火鍋里,煮開后將雞倒入,煮開后5-10分鐘關(guān)火,就完成了。
步驟7、吃完雞后,可以繼續(xù)煮些黑木耳。
步驟8、或來點蔬菜,總之愛加什么都可以,又熱又好吃的雞湯也可喝一碗,是廣東人冬季必不可少的打邊爐。
豬肚雞 做法
生豬肚先用高壓鍋煮熟,然后拿出來,切塊。雞垛成塊,和煮熟的豬肚一起下鍋。放入自己喜歡吃的青菜,放入調(diào)料包湯。
豬肚雞的做法圖片
食材
主料:
600g(1個)豬肚
1000g(1只)鮮雞
配料:
冬菇(4個)
姜片(5片)
適量胡椒
方法/步驟
準備好的材料。豬肚用鹽和生粉把外面搓洗干凈后,反出來用生粉清洗豬肚內(nèi)部,再加入鹽搓洗干凈,再用刀刮掉滑滑的粘液,沖洗后,再重復(fù)做一遍。
用一個茶袋或者湯袋裝一小袋胡椒備用,鮮雞洗干凈瀝干水分,往雞肚里塞入2片姜片、泡好的冬菇和一茶袋胡椒,再把整只雞塞入豬肚里。
整只雞已經(jīng)塞入豬肚里,用繩子把豬肚兩個口扎實,(繩子我是用舊湯渣袋剪出來的)。
豬肚整個放入砂鍋里,加入3片姜片和適量的胡椒,再加入清水,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2個小時,2個小時后即可關(guān)火。
撈起豬肚,去掉湯里的油沫,下少量調(diào)味。
撈出的豬肚稍放溫再切開,豬肚和雞切塊,用煮熱的油倒在生抽里做出調(diào)味醬油,整道菜步驟完成。
END
注意事項
最好塞在雞肚里面,外面的湯就不用再放冬菇了,以免影響湯的原味,雞肚里也塞一小袋胡椒,讓包在豬肚里的雞也帶有胡椒的香味。
煲好的湯,先取出,再撈去油沫,以免湯太油。
撈出來的不要馬上就切塊,以免燙手,放溫了也比較好切。
切好塊的豬肚和雞肉隨個人喜歡,可以再放入鍋里煮5分鐘再撈起來,不煮也可以 。
廣東豬肚雞的做法
豬肚雞的配料有:白胡椒粒、淮山、桂圓肉、紅棗、枸杞子、蔥、姜、料酒、鹽、胡椒粉等。
豬肚雞是一道廣東省傳統(tǒng)的地方名菜,屬于客家菜系,又名豬肚煲雞、鳳凰投胎,流行于廣東的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粵東一帶,是廣東客家地區(qū)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湯里濃中帶清,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
具體做法:
首先飲原汁原味的豬肚包雞湯;
接著將豬肚包雞斬件后放入湯中繼續(xù)煲5至10分鐘,吃豬肚和雞肉,豬肚爽口異常,雞肉鮮嫩可口,湯的味道更增添了雞的鮮味;
然后放入菜干、香菇等干類雜菜,吸收肉味,湯味變得清甜;最后加入肉丸、鮮雞什、竹腸等肉類,湯水越加濃郁美味。
傳統(tǒng)豬肚雞做法
主料:雞半個,豬肚1個,紅棗適量。
輔料:生姜適量,枸杞適量,白胡椒適量,黨參適量,鹽1小勺,火麻油1小勺。
將買回的豬肚處理清洗干凈。材料清干凈,把雞跺成小塊,飛水備用。往砂鍋里放入清水,水開后把生姜,白胡椒,豬肚放入砂鍋中,中火煮開后改成小火慢煲。一個小時后湯慢慢變成白色。把剛飛過水土雞放下鍋中火,再次煮開,然后改小火煲40至60分鐘即可。
豬肚雞如何做法
用料
豬肚 1個
土雞 1只
胡椒 適量
紅棗 15粒
黨參 4支
玉竹 適量
枸杞子 適量
步驟 1
清洗豬肚:先用自來水沖洗外面,然后把豬肚翻過來洗里面
步驟 2
放鹽在盆里加生粉1湯勺(不要放水)用2只手猛抓豬肚,抓呀抓,然后用水沖洗干凈,反復(fù)這樣的程序3次
步驟 3
用開水燙一下豬肚,把豬肚里面的白膜和那條長帶的白膜用刀劃掉,然后繼續(xù)清洗
步驟 4
再來一次是去騷味的,盆里放些花生油和豬肚一起猛抓后沖洗干凈即可
步驟 5
看!冼干凈后是這樣白白的,沒有黏液的
步驟 6
原只雞處理干凈
步驟 7
整只雞放入豬肚里
步驟 8
雞已經(jīng)進入豬肚,把豬肚2頭用線綁緊即可
步驟 9
放入沙煲煮開
步驟 10
紅棗、黨參、杏仁、玉竹、胡椒粉一起放進去煲,慢火大約煲1.5小時即可
步驟 11
撈出斬件
步驟 12
繼續(xù)煲5一10分鐘,放鹽調(diào)味一步到位
步驟 13
這樣煲出來豬肚爽口異常,雞肉鮮嫩可囗,湯的味道更增添了雞的鮮味!鮮?
閩南豬肚雞做法
閩南民俗的祭禮上通常有“三牲”和“五牲”兩種,三牲一般是雞、魚、豬肉等三種;五牲一般是全雞、全鴨、全魚、全豬、全羊,亦有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燙熟即可。
據(jù)了解,在以前惠安農(nóng)村各家各戶都有養(yǎng)豬養(yǎng)雞的習(xí)慣,雞象征有家、團圓之意,在閩南話中“雞”和“基”、“家”諧音,“建基”就是“建家”;魚象征年年有余;豬和雞一樣象征家,喻指六畜興旺,人丁興旺、家庭美滿。
豬肚雞傳統(tǒng)做法
配料:豬肚1個、土雞1個、姜1大塊、胡椒5克、蔥1大根、鹽、紅棗6個、枸杞15粒、黨參4跟、黃芪2克、醋、面粉
烹飪步驟:1.豬肚清洗,用醋,白酒,鹽,面粉放一起抓,抓干凈,需要重復(fù)3次,才能真正洗干凈豬肚
2.先將雞洗干凈備用
3.再用豬肚包住雞,焯水里要放蔥段和姜一起的去血和腥
4.焯水后將,蔥段,黃芪,黨參,枸杞,紅棗,姜,胡椒,塞在雞的肚子里,用線將豬肚縫起來,這樣里面的東西就不會爆出來了
5.縫線
6.直接用清水,放蔥段,將下豬肚雞,大火煮30分鐘,小火煮1個半小時,水要泡過豬肚雞
7.2個小時后將豬肚拆線,切開,雞撕爛,放入湯里,放鹽,大火1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