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一般放多少(茶葉一般放多少合適)
茶葉一般放多少合適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據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并沒有統(tǒng)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人們以肉食為主,當?shù)赜秩鄙偈卟?,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qū)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峰等名優(yōu)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臺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傊?,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后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泡茶水溫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說:“候湯(即指燒開水煮茶——作者注)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泵鞔S次紓在《茶疏》中說得更為具體:“水一入銚,便需急煮,候有松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币陨险f明,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此時,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fā)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培養(yǎng)沸滾的水,古人稱為“水嫩”,也不適宜泡茶,因水溫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飲用不便。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么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堿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極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后在壺外淋開水。少數(shù)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溫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
一般說來,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這里必須說明一點,上面談到,高級綠茶適宜用80℃的水沖泡,這通常是指將水燒開之后(水溫達100℃),再冷卻至所要求的溫度;如果是無茵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溫度即可。
茶葉每次放多少合適
茶葉放在冰箱最適合的溫度是-5-20℃。茶葉是不發(fā)酵的茶葉放冰箱保存適合。還有,貯存以專用冷藏(冷凍)庫最好,如必須與其他食物共冷藏(凍),則茶葉應妥善包裝,完全密封以免吸附異味。最后想告訴大家的是:低溫≠家用冰箱,茶葉≠菜。如果是自己品飲的話,最好量力而行,預估大概能喝多少就買多少,畢竟茶葉不是菜,低溫不等于家用冰箱。此外,想要喝茶有益,茶葉品質也是要好的。
建議你可以到待客九品預定茶葉,茶樹下放養(yǎng)跑山雞,蟲害較少,嚴格控制質量。不過待客九品每年的茶產量較少,都是需要提前預定的!
茶葉放多少合適示意圖
茶的制作流程為采摘、攤晾、殺青、揉捻、干燥五個步驟,首先在春節(jié)或采摘季節(jié)將茶葉采摘下來,之后將茶葉進行平整的攤開,進行攤晾,散發(fā)水分,接著用用加熱鍋進行殺青或整齊殺青,然后對茶葉進行揉捻,掌握好力道與火候,最后進行干燥,干燥又分為曬干、晾干、烘干等方式。
茶葉放多少合適一次性杯子
不一定,根據個人口味。有人愛濃茶,就多放。有人愛清淡,就少放。杯子大就多放,杯子小就少放。一次沒放完,記得要密封保存,否則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空氣中的水份,從而發(fā)霉變質。從而會影響口感,甚至影響身體健康。人多時可以一次性放完,人少就不用了。
泡茶葉一般放多少茶葉
一般情況下,
紅茶,綠茶我們都按茶水比1:50左右來沖泡。
即1克茶葉用50ml水。
500ml的杯子,基本少要8-10克茶葉了。
如果要泡烏龍茶,那茶水比通常在1:25左右。指功夫泡法。
如果按紅綠茶方法喝,放的量也差不多。
具體就要根據個人口感謝來適當增減了。
喝茶也不要久泡,泡久了會濃。你放那么多茶與水,一下子喝不完,水溫又泡很容易泡濃,所以茶葉可以適當少放。
茶葉一般放多少合適呢
一般來說,綠茶和鐵觀音都是要密封后冷藏的,溫度一般在-5度左右最好,這個注意的是一定要密封防止串味;紅茶和普洱茶等發(fā)酵的茶葉就不用冷藏了,一般放在通風背陰的地方就可以;還有就是花茶抵擋的無所謂,高檔一點的冷藏也比常溫下能較好的保持香味。
茶葉一般放多少合適喝
一般情況下, 紅茶,綠茶我們都按茶水比1:50左右來沖泡。 即1克茶葉用50ml水。 500ml的杯子,基本少要8-10克茶葉了。 如果要泡烏龍茶,那茶水比通常在1:25左右。指功夫泡法。 如果按紅綠茶方法喝,放的量也差不多。 具體就要根據個人口感謝來適當增減了。 喝茶也不要久泡,泡久了會濃。你放那么多茶與水,一下子喝不完,水溫又泡很容易泡濃,所以茶葉可以適當少放。
喝茶茶葉放多少合適
一般來說,茶和水的比例隨茶葉的種類及嗜茶者情況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檔茶用量可少一點,粗茶應多放一點,烏龍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應多一點。對嗜茶者,一般紅、綠茶的茶、水比例為1:50至1:80,即茶葉若放3克,沸水應沖150至240毫升;對于一般飲茶的人,茶與水的比例可為1:80至1:100。喝烏龍茶者,茶葉用量應增加,茶與水的比例以1:30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葉3克沖開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沖開水150毫升。
茶葉放多少合適示意圖一次性紙杯
保溫杯首先不建議沖泡茶葉,容易悶壞茶葉而使茶葉失去保健作用。用玻璃茶杯泡茶,一般情況下, 紅茶,綠茶我們都按茶水比1:50左右來沖泡, 即1克茶葉用50ml水, 500ml的杯子,基本上要8-10克茶葉了。具體操作時,就要根據個人口感來適當增減了。茶葉也不要久泡,泡久了會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