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氟處理掉的茶葉(把氟處理掉的茶葉叫什么)
把氟處理掉的茶葉叫什么
第一,茶水初沸后1-2分鐘內的茶汁不要飲用,取出后做他用(牧區(qū)中可給牲畜飲用),飲用再加水后產(chǎn)生的茶湯。
第二,在熬煮茶汁時,盡量避免熬煮的時間過長,以防止茶葉中氟的過度溶出。
第三,適當加大茶水比,以降低氟的浸出率。
第四,盡量使用純凈水煮茶或泡茶。
茶葉為什么含氟
茶葉含鋁元素,是因為茶葉植物對金屬具有較高的親合力,尤其是鋁元素,加上施用含鋁的肥料,這樣,茶葉就不可避免地含有鋁。
如果使用鋁質容器燒水沏茶,會使所泡出的茶水內含鋁量大大增加,因為飲用水中常含氟,而氟在加熱中會促使加熱的鋁質容器上的鋁向水中離析,這就使水中的鋁含量驟增。
把氟處理掉的茶葉叫什么茶
白茶含氟量比紅茶多,老白茶含氟量又比嫩茶多。茶葉在沖泡時,大約有2/3的氟溶入茶中。氟是一種化學元素,具有預防齲齒的功效。飲茶 或用茶水漱口,也是保護牙齒的一個重要方法,不但能去除口臭,還可以防治齲齒。茶中的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難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能提高牙齒的防酸抗齲能力。
茶葉中氟的作用
普洱茶的含氟量是很低的,可以說基本沒有。因為氟本身就是一種微量元素。茶葉本身的含量就很少,又不可能去添加,所以我認為是很少的
茶葉中的氟是怎么來的
洗茶可以去掉部分茶中的氟。
洗茶沖泡時間跟茶葉中氟的溶出有很大關系,沖泡5分鐘的茶葉中,大部分氟就溶出了,沖泡20分鐘所浸出氟的含量占浸泡24小時氟含量的55.3-97.7%。不同的茶類浸出速率有差異。茶葉與浸泡水之比越小,茶葉氟浸出率越低;反之,茶葉氟浸出率越高。
茶葉中的氟化物
茶葉中氟含量超標的原因,主要是茶樹在生長過程中對環(huán)境中氟元素的富集。長期飲用含氟量超標的磚茶,將會導致慢性蓄積性中毒,損害骨骼組織,影響體內多種組織器官功能,給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粗老茶葉中的氟含量比較高,大量飲用這類茶,尤其是長時間熬煮,有可能導致過度攝入氟元素。
茶水中的氟
茶湯中氟含量隨時間變化的具體情況為經(jīng)沖泡2分鐘,茶湯中茶葉氟浸出量為30.6ug/g干茶葉,
如何去掉茶葉中的氟
茶葉中氟的含量比一般植物多,其含氟量與土壤關系很大,一般植物很少超過40ppm,氟主要積累在茶樹的葉中,占茶樹全株含量的98.1%,其他部位含量很低。
從茶葉老嫩度看,老葉中的含量是嫩葉中含量的12~36倍。
就不同茶類而言,以綠茶氟含量最低,平均為67.53±69.49 mg/kg,黑茶最高,平均為296.14±246.07 mg/kg,紅茶、烏龍茶及花茶居中,分別為177.01±121.49 mg/kg、167.68±112.28 mg/kg和140.97±150.51 mg/kg。在泡茶過程中,泡茶水溫越高,氟的浸出率越高,浸泡時間越長,氟的浸出率也越高。
茶葉中的氟會溶于水嗎?
茶葉含氟高,低的原因和特點。
第一,茶葉原料越嫩,這就“氟”的含量越少,相反的這芽葉越是粗老就含“氟”的量就越多。
根據(jù)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茶的氟含量是隨葉齡的增長而提高。春季新葉萌發(fā),開始累積
環(huán)境中的氟。所以在春季采摘茶葉的時間越早、茶尖越嫩,其氟含量越低。相反,磚、邊茶
是用茶的粗老葉片、葉梗加工而成的,其氟含量是一般商品茶的100~200倍,而且越是存放
時間久遠的劣質茶葉,其含氟量越高。
在有關“飲茶型氟中毒”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國內地漢族居住區(qū)氟中毒病例很少,但部分少數(shù)
民族地區(qū)則發(fā)現(xiàn)了流行氟牙癥和氟骨癥,這就是與他們長期飲用高氟含量的磚茶、邊茶等有
關。因為他們的飲茶方式是將高氟含量的磚、邊茶用水或奶進行煎煮,每餐必用其伴食。這
使得茶氟的溶出量和攝入量均顯著增加。若長期飲用,再加上飲水中的氟,攝入體內的氟
就會超過標準,導致慢性氟中毒。
第二,“氟”的水溶性較好,一般我們喝磚茶、餅茶、沱茶(用料較老)的時候都會洗茶,
第一泡洗茶之后,這茶湯中含氟的量就會大大減少。
把氟處理掉的茶葉叫什么名字
低氟磚茶(brick-tea with low fluoride)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地方病學名詞。
中文名:低氟磚茶
外文名:brick-tea with low fluoride
所屬學科:地方病學
公布時間:2016年
茶葉中氟含量的多少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主要因素有:茶園土壤、茶樹品種、茶葉采摘時間、茶葉加工工藝、泡(煮)茶的方法、飲用方法,等等。所以,讓長期飲用磚茶的農(nóng)牧區(qū)群眾喝上健康有益的低氟茶必然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政府部門、茶葉生產(chǎn)企業(yè)以及茶葉消費者等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茶樹與氟具有某種親和性,一般地說,在相同的生長環(huán)境下,茶樹的氟含量比其他植物要高出 10倍以上,最多的可以達到100 倍。所以,茶樹天生是一種氟聚集植物。
那么,這些氟是從哪里來的呢?研究發(fā)現(xiàn),當茶樹中(尤其是茶葉)氟含量過低時,根系便從土壤中不斷吸收氟,這些氟主要集中于茶樹葉中,隨著葉片中含氟量的增加,其中的氟就會進一步向茶樹的其他部位轉移。茶樹整株的各器官含氟量的順序從多到少依次為:葉、花蕾、籽、皮、細枝、骨干枝、細根、主軸莖、主干莖、主根、側根。
茶葉中氟含量的多少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主要因素有:茶園土壤、茶樹品種、茶葉采摘時間、茶葉加工工藝、泡(煮)茶的方法、飲用方法,等等。所以,讓長期飲用磚茶的農(nóng)牧區(qū)群眾喝上健康有益的低氟茶必然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政府部門、茶葉生產(chǎn)企業(yè)以及茶葉消費者等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茶葉中含氟量的一般規(guī)律
研究表明,茶葉中積累的氟可以占到茶樹全株氟積累量的98.1%,其他部位積累的氟只占全株氟積累量的1.9%。所以,一些人所說的茶樹枝(梗)中含氟量大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生長周期是葉片中含氟量多少的一個關鍵影響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老葉的氟含量顯著高于嫩葉或嫩芽,一般前者是后者的2.5~8.1倍。所以,可以這樣說,在茶葉生產(chǎn)過程中,所使用的原料是嫩芽或嫩葉的,成品茶葉中的氟含量就較低,而原料越粗老,氟含量就越高。茶葉種類不同,使用的茶青原料的老嫩程度也是有所差別的,所以這些茶葉中的含氟量也不相同。西藏自治區(qū)各族群眾喜歡的磚茶在生產(chǎn)中使用的原料一般較為粗老,所以含氟量相對較高,但不同的磚茶品種亦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