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苗栽植需要什么技術?核桃苗怎么種植?
1、栽植方式
主要有長方形栽植、等高栽植、正方形栽植、三角形栽植和帶狀栽植方式。
2、栽植密度
應根據立地情況、品種特性和管理水平,確定不同的密度。山坡地要比平地密植,瘠薄地比肥沃地密植,管理水平高的可以密植,早實品種可以密植,樹冠緊湊的可以密植。密植園可按株行距3米~4米×4米~5米定植;土層肥沃的晚實品種可按株行距6~8米×8~9米定植。如果需要購買核桃苗的話可以去鄭州果樹所干果課題那里品種比較純正。
植物繁殖新技術
可憐的孩子,您認為植物會和人一樣嗎?
植物產生同自己相似的新個體稱為繁殖。這是植物繁衍后代、延續(xù)物種的一種自然現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藥用植物種類繁多,繁殖方法不一,主要有營養(yǎng)繁殖、種子繁殖、孢子繁殖。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已采用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繁殖植物新個體。
在此主要介紹營養(yǎng)繁殖、種子繁殖的基本理論與技術。
營養(yǎng)繁殖
基本信息
1、營養(yǎng)繁殖 高等植物的一部分器官脫離母體后能重新分化發(fā)育成一個完整的植株的特性,叫做植物的再生作用。營養(yǎng)繁殖就是利用植物營養(yǎng)器官的這種再生能力來繁殖新個體的一種繁殖方法。營養(yǎng)繁殖的后代來自同一植物的營養(yǎng)體,它的個體發(fā)育不是重新開始,而是母體發(fā)育的繼續(xù),因此,開花結實早,能保持母體的優(yōu)良性狀和特征。但是,營養(yǎng)繁殖的繁殖系數較低,有的種類如地黃、山藥等長期進行營養(yǎng)繁殖容易引起品種退化。
常用的營養(yǎng)繁殖方法有以下四種:
分離繁殖
將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分離培育成獨立新個體的繁殖方法。此法簡便,成活率高。分離時期因藥用植物種類和氣候而異,一般在秋末或早春植株休眠期內進行。根據采用母株的部位不同,可分為分球(如番紅花)、分塊(如山藥、白芨等)、分根(如丹參、紫菀等)、分株(如砂仁、沿階草等)。
壓條繁殖
將母株的枝條或莖蔓埋壓土中,或在樹枝上用泥土、青苔等包扎,使之生根后,再與母株割離,成為獨立植株。壓條法有普通壓條法、波狀壓條法、堆土壓條法、空中壓條法等。馬兜鈴、玫瑰、何首烏、蔓荊子、連翹等都可以用此法繁殖。
扦插繁殖
割取植物營養(yǎng)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莖、葉等,在適宜條件下插入基質中,利用其分生機能或再生能力,使其生根或發(fā)芽,成為新的植株。通常用木本植物枝條(未木質化的除外)扦插叫硬枝扦插,用未木質化的木本植物枝條和草本植物扦插叫綠體扦插。
?、偾げ鍟r期 露地扦插的時期,因植物種類、特性和氣候而異。草本植物適應性較強,扦插時間要求不嚴,除嚴寒酷暑外,均可進行。木本植物一般以休眠期為宜;常綠植物則適宜在溫度較高、濕度大的夏季扦插。
?、诖龠M插條生根的方法
a. 機械處理 對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預先在生長期間選定枝條,采用環(huán)割、刻傷、縊傷等措施,使營養(yǎng)物質積累于傷口附近,然后剪取枝條扦插,可促進生根。
b. 化學藥劑處理 如丁香、石竹等插條下端用5%~10%的蔗糖溶液浸漬24小時后扦插,效果顯著。
c. 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 生產上通常使用萘乙酸、2,4-D、吲哚乙酸等處理插條,可顯著縮短插條發(fā)根的時間,誘導生根困難的植物插條生根,提高成活率。如以0.1%2,4-D粉劑處理枳殼插條發(fā)根率達100%。
?、矍げ宸椒?生產中應用較多的是枝插法。木本植物選一二年生枝條,草本植物用當年生幼枝作插穗。扦插時選取枝條,剪成10~20厘米的小段,上切面在芽的上方微斜,下切面在節(jié)的稍下方剪成斜面,每段應有2~3個芽。除留插條頂端1~2片葉(大葉只留半個葉片)外,其余葉片除掉。然后插于插床內,上端露出土面約為插條的1/4至1/3,并遮蔭,經常澆水,保持濕潤,成活后移栽。
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指把一種植物的枝條或芽接到其它帶根系的植物體上,使期愈合生長成新的獨立個體的繁殖方法。人們把嫁接用的枝條或芽叫接穗,把下部帶根系的植株叫砧木。嫁接繁殖能保持植物優(yōu)良品種的性狀,加速植物生長發(fā)育,提前收獲藥材,增強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等。藥用植物中采用嫁接繁殖的有訶子、金雞納、木瓜、山楂、枳殼、辛夷等。
嫁接的方法有枝接、芽接、靠接三種:
?、僦臃?又可分為劈接、舌接、靠接等形式,最常用的是劈接、切接。切接多在早春樹木開始萌動而尚未發(fā)芽前進行。砧木直徑2~3厘米為宜,在離地面2~3厘米或平地處,將砧木橫切,選皮厚紋理順的部位垂直劈下,深3厘米左右,取長5~6厘米帶2~3個芽的接穗削成兩個切面,插入砧木劈口,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對準,扎緊后埋土。
?、谘拷臃?芽接是在接穗上削取一個芽片,嫁接于砧木上,成活后由接芽萌發(fā)形成植株。根據接芽形狀不同又可分為芽片接、梢接、管芽接和芽眼接等幾種方法,目前應用最廣的是芽片接。在夏末秋初(7-9月),選徑粗0.5厘米以上的砧木,切一個丁字形口,深度以切穿皮層,不傷或微傷木質部,切面要求平直,在接穗枝條上用芽接刀削取盾形稍帶木質部的芽,插入切口內,使芽片和砧木內皮層緊貼,用麻皮或薄膜綁扎。
?、劭拷臃?將兩株準備相靠接的枝條,相對一面各削去形狀大小一致,長2~5厘米的樹皮一片,然后相互貼緊,用塑料布條綁扎結實即成。成活后,將接穗從母株上截下。
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又叫種子繁殖。一般種子繁殖出來的實生苗,對環(huán)境適應性較強,同時繁殖系數大。種子是一個處在休眠期的有生命的活體。只有優(yōu)良的種子,才能產生優(yōu)良的后代。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其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壽命和發(fā)芽特性都不一樣。
種子特性
①種子休眠 種子休眠是由于內在因素或外界條件的限制,暫時不能發(fā)芽或發(fā)芽困難的現象。種子休眠期的長短,隨植物種類和品種而異。種子休眠的原因很多,有內因、有外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種皮的障礙,由于種皮太厚太硬,或有蠟質,透水透氣性能差,影響種子的萌發(fā),如蓮子、穿心蓮等;二是后熟作用,由于胚的分化發(fā)育未完全(如人參、銀杏等),或胚的分化發(fā)育雖已完全,但生理上尚未成熟,還不能萌發(fā)(如桃、杏);三是在果實、種皮或胚乳中存在抑制性物質,如氫氰酸、有機酸等,阻礙胚的萌芽。
②種子發(fā)芽年限 指種子保持發(fā)芽能力的年限。各種藥用植物種子的壽命差異很大。壽命短的只有幾天或不超過1年,如肉桂種子,一經干燥即喪失發(fā)芽力,當歸、白芷種子的壽命不超過1年,多數藥用植物種子發(fā)芽年限為2~3年,如牛蒡、薏苡、水飛薊、桔梗、板藍根、紅花等。貯藏條件適宜可以延長種子的壽命。但是生產上還是以新鮮種子為好,因為隔年種子往往發(fā)芽率很低。
種子處理
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是一項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它可以提高種子品質,防治種子病蟲害,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fā)和幼苗健壯生長。種子處理的方法很多,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倩瘜W物質處理
a. 一般藥劑處理 用化學藥劑處理,必須根據種子的特性,選擇適宜的藥劑和濃度,嚴格掌握處理時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甘草種子用硫酸處理也可打破種皮障礙提高發(fā)芽率。明黨參的種子用0.1%小蘇打、0.1%溴化鉀溶液浸30分鐘后播種,可提早發(fā)芽10~12天,發(fā)芽率提高10%左右。
b. 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 如用赤霉素處理牛膝、白芷、防風、桔梗等的種子,均可提高發(fā)芽率。
c. 微量元素處理 常用的微量元素有硼、錳、鋅、銅、鉬等。如桔梗種子用0.3%~0.5%高錳酸鉀溶液浸24小時,種子和根的產量均獲提高。
?、谖锢硪蛩靥幚?br> a. 浸種 采用冷、溫水或變溫交替浸種,不僅能使種皮軟化,增強透性,促進種子萌發(fā),而且還能殺死種子內外所帶病菌,防止病害傳播。如穿心蓮種子在37℃溫水浸24小時,可顯著促進發(fā)芽,薏苡種子采用冷熱水交替浸種,對防治黑粉病的發(fā)生有良好的效果。
b. 曬種 曬種能促進某些種子的后熟,提高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還能防止病蟲害。
c. 機械損傷處理 采用機械方法損傷種皮,打破種皮障礙,促進種子萌發(fā),如黃芪、甘草、穿心蓮等種子可用粗砂擦破種皮,再用溫水浸種,發(fā)芽率顯著提高。
d. 層積處理 層積法是打破種子休眠常用的方法,銀杏、人參、黃連等常用此法促進后熟。其方法是將種子和濕潤的砂土混勻,放于較低溫度下貯藏。
?、凵镆蛩靥幚?生產上主要用細菌肥料拌種。
播種
?、偻恋販蕚?包括耕翻、整地、作畦等,翻地時要施基肥,尤其對根類藥用植物更為重要,翻地后細碎土塊,以防種子不能正常發(fā)芽,根據植物特性和當地氣候特點,進行作畦,如南方種植根類藥材多采用高畦。畦的寬度以便于操作管理為準。
②播種期 藥用植物特性各異,播種期很不一致。但通常以春、秋兩季播種為多。一般耐寒性差、生長期較短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及沒有休眠特性的木本植物宜春播,如薏苡、紫蘇、荊芥、川黃柏等。耐寒性強、生長期長或種子需休眠的植物宜秋播,如北沙參、白芷、厚樸等。由于我國各地氣候差異較大,同一種藥用植物,在不同地區(qū)播種期也不一樣,如紅花在南方宜秋播,而在北方則多春播。每一種藥用植物在某一地區(qū)都有適宜播種期,如當歸、白芷在秋季播種過早,第二年易發(fā)生抽薹現象,造成根部不能藥用;而播種過遲,則影響產量甚至發(fā)生凍害。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確定適宜播種期。
?、鄄シN方法
a. 直播 有穴播、條播、撒播三種方法,在播種過程中要注意播種密度、覆土深度等。如大粒種子宜深播,小粒種子宜淺播,黏土宜淺,砂土宜深。
b. 育苗移栽 杜仲、黃柏、厚樸、菊花、白術、黨參、黃連、射干等,采用先在苗床育苗,然后移栽于大田。育苗移栽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管理方便,便于培育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