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茶葉總產值(2016-2018年全國茶葉產量之和)
2016-2018年全國茶葉產量之和
2018年中國茶葉紅茶產量為4873噸2020年茶葉銷量,市場占有率為1.9%;2019年中國茶葉紅茶產量為3788.2噸,市場占有率為1.2%。
2020年,全國18個主要產茶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茶園總面積4747.69萬畝,同比增加149.82萬畝,增長率3.26%。其中,可采摘面積4152.18萬畝,同比增加461.41萬畝,增長率12.50%。
2020年1-12月,中國茶葉出口總量34.88萬噸,比2019年減少1.77萬噸,比減4.84%;出口總額20.38億美元,比2019年增加0.18億美元,同比微增0.91%;出口均價為5.84美元/千克,同比上漲0.33美元/千克,漲幅6.04%。
2018年全國茶葉產量比9年前翻了一番
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2018年茶的產量最高,批次熟茶紅茶之甘醇,經典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fā)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茶。近年來,巖茶的銷量一直很穩(wěn)健茶葉年產量,2018年茶葉方面,他們的主要出口伙伴是俄羅斯、巴基斯坦和英國。
2016-2018年,全國茶葉產量之和比
這個問題挺難的。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福建人人均消費茶葉量最多。因為福建人愛喝茶,福建又是中國茶葉產量最大的省份,福建人口又只有3900萬左右。產量最多,人口不多,那么人均消費量最大,好像沒毛病。但其實不然,只能說福建人均產茶量全國第一,但人均茶葉消費量最多的,應該是新疆,然后是西藏、內蒙、青海等地。
有一份數據顯示,新疆人均消費茶葉接近4公斤,遙遙領先于其他省份。福建作為喝茶盛行的產茶大省,人均消費量還不到1公斤。
對于西部邊疆少數民族同胞來說,他們平時吃的多是肥膩的肉類、高蛋白質膽固醇的奶食品,吃的蔬菜較少,缺少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這就很容易造成體內消化不良、脂肪堆積及膽固醇升高等問題。茶恰好可以解除少數民族同胞的憂慮,通過喝茶,不僅能夠消食去膩,也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效預防少數民族同胞身體出現疾病。在邊疆少數民族同胞看來,“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茶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他們喝茶喝的是一種叫“磚茶”的茶。磚茶又稱蒸壓茶,外形像磚一樣,是緊壓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磚茶用各種毛茶,曬青,經過篩、扇、切、磨等過程,成為半成品;再經過高溫汽蒸壓成磚。這種茶比較密實,都是用來煮著喝的。
同樣,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產茶國家,但中國人均茶消費量,其實也不是最多的,在全球范圍內,大概會排在十多位。
有一份數據顯示,全球人均茶消費量最大的是土耳其,在土耳其,人均茶消費量也是有7、8斤,差不多也是接近我們國家新疆這樣一個人均水平。因為土耳其烤肉也是很出名,肉吃多了當然需要喝茶來促進消化,同理可證。
福建、廣東等地,也都盛行喝茶。不過福建人喝茶,大多數是那種小包裝茶,一小袋茶可以泡好幾泡,然后慢慢品。一斤茶有個六七十袋這樣子,還是比較耐喝的,不過價格比較貴。
茶葉這玩意還是挺好的,多喝茶對身體有好處。國人均喝茶消費量在不斷上漲,2011年,中國人年均消費茶葉還不到1公斤,2018年,中國人均年消費茶葉達到了1.4公斤這樣。以后還會繼續(xù)上漲。
不過目前中國茶葉產能總體有過剩的趨勢,也是需要人們多喝茶。
2016年中國茶葉產量
從茶葉產量來看的話是福建取勝。
茶葉按照發(fā)酵程度一般分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和黑茶六大類。綠茶,為不發(fā)酵茶,有干茶綠,茶湯綠,葉底綠的“三綠”特點。
我們從品質看,就拿中國十大名茶來說,安徽省有三個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和祁門紅茶,福建省有兩個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巖茶,其他省最多一個。
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占全球茶葉產量的比重
中國,中國2018年茶葉總產量達到 1000130噸,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重點是該國以生產優(yōu)質的綠、黃、白茶聞名。在中國,許多土地被用來種植茶葉,因此,隨著中國茶葉產量的逐年增長,出口也隨之增長。事實上,世界上大約80%的綠茶出口都來自中國。茶的故事就是從中國開始的,中國云南地區(qū)是已知最早種植茶葉的地區(qū)之一,安徽和福建是另外兩個非常重要的茶葉種植區(qū)。
2018年茶葉產量最高
我國綠茶品種與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綠茶,不發(fā)酵茶,六大茶類之一,綠茶也是六大茶類中受眾人群較廣,產量較高的茶品,在我國茶葉總產量中,綠茶占比超過六成,其次是紅茶、黑茶、烏龍茶、白茶,同時綠茶的產量亦位居世界首位。
綠茶亦稱“不發(fā)酵茶”。制作時不經發(fā)酵,干葉、湯色、茶底均為綠色的茶,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茶類,如周代的“巴蜀貢茶”經殺青、揉捻或不揉捻、干燥而成。
2016-2018年我國茶葉月均出口量
2020年全球主要茶葉生產國調查數據
2020全球茶葉總產量為597.2萬噸,其中中國、肯尼亞、斯里蘭卡產量實現6.9%、24.0%、3.7%的增長,而印度、土耳其茶葉總產量同比減少9.7%、6.7%。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疫情將短中期重新分配全球茶葉產量布局,利于國內疫情防控態(tài)勢較好的國家占領更多的茶葉市場份額。
2019年全球主要茶葉進口國調查數據
巴基斯坦、俄羅斯、美國、埃及、英國等地是茶葉進口量較大的國家。2019年全球茶葉總進口量達180.4萬噸,同比增長3.8%,其中巴基斯坦、埃及的茶葉進口量分別同比上漲7.3%、16.0%。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受到地理環(huán)境限制,巴基斯坦與埃及的茶葉無法自給自足,并且在喝紅茶的生活習慣影響下,巴基斯坦和埃及將持續(xù)增加對紅茶的進口,這是紅茶出口國可以持續(xù)開拓的對象。
2020年全球主要茶葉出口國調查數據
2020年全球前五大茶葉出口國共出口茶葉147萬噸,其中肯尼亞茶葉出口量為52萬噸,同比增長4.6%,位列第一。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肯尼亞,其余四個國家茶葉出口量同比均有下降。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多個主要茶葉出口國家在疫情的影響下,茶葉的生產與出口計劃均受到一定的影響,而未來隨疫情的散去,茶葉的生產與出口將會慢慢復蘇。
本文部分數據及圖片內容來自艾媒研究院發(fā)布的《2021全球茶葉產業(yè)運行大數據與中國茶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
全國茶葉總產量
宋代在荊南府 (江陵)、漢陽軍、蘄口、無為軍、真州、海州設6個榷貨務收晌茶葉,仁宗中葉每年收購額即達573萬斤,又在淮南鞍、黃、廬、舒、光、壽六州設13個茶場,年產茶葉480萬斤。僅此二項即達1053萬斤,實際產量遠遠超過此數。
北宋中葉張隱直任懷寧縣令,境內“羅原〔源〕茶場戶歲輸百萬〔斤〕”,而沈括所記該場賣茶額僅18.5萬斤,只有產量的1/5。按此比例估算,北宋茶葉產量當在四五千萬斤之間。1086年(元枯元年),呂陶說“蜀茶多約三千萬斤”,再據《宋史·食貨志》統計,東南地區(qū)政府每年收茶2306萬斤,這二項合計,北宋年產茶葉確在5000萬斤左右。
2017年全國茶葉產量前三名
1、福建省
2017年,福建省茶園面積382萬畝,居全國第五位,卻創(chuàng)造了毛茶產量、毛值、茶產業(yè)年綜合產值三項全國第一。其中,毛茶產量45.2萬噸、產值235億元人民幣,茶產業(yè)綜合產值937億元。全省茶葉出口2萬噸、出口額2.4億美元。2018年,福建省茶產業(yè)在全國率先實現產值超千億元的目標。
福建省主產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等名茶。
2、云南省
截止2017年,云南茶園面積已達676.8萬畝,產量突破40萬噸,茶葉農業(yè)產值96.3億元,綜合產值逼近700億,綜合產自躍居全國第二,2018年綜合產自首次突破700億大關。
云南省主產:普洱茶、滇紅、綠茶、紫壓茶、花茶、沱茶、竹筒茶等。
3、湖南省
至2017年底,湖南全省茶園面積發(fā)展到243萬畝、產茶25.1萬噸、出口茶葉4.7萬噸、創(chuàng)匯1.6億美金,茶產業(yè)綜合產值達到713億元,連續(xù)十一年呈現茶農增收、企業(yè)增效、財政增稅的局面。
湖南主要名茶有古丈毛尖、湖南黑茶、白馬毛尖、安化千兩茶、茯磚茶、安化紅茶、沅陵碣灘茶等幾十種。
4、四川省
2017年,四川茶園面積超過500萬畝,綜合產值達到630億元,全省茶葉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國前三位。2017年,國家茶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對全國17個省264個茶葉主產縣進行區(qū)域發(fā)展綜合實力評估,四川全國排名第二,進入百強縣14個,與福建并列第一。
四川省主產:竹葉青、碧潭飄雪、蒙頂甘露、仙芝竹尖、馬邊一枝春、峨眉毛峰、敘府龍牙、青山綠水、龍都香茗、蕎壩貢茶、清溪茉莉花茶等名茶。
5、貴州省
2017年貴州省茶園面積已達700余萬畝,連續(xù)5年居中國第一位,全年茶葉產量達32.7萬噸,茶葉加工企業(yè)共4149家,總產值達361.9億元,累計帶動49.85萬貧困人員脫貧致富。茶產業(yè)已成為貴州“五張名片”之一,成為助推脫貧攻堅和促進第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的有力抓手。
貴州省主產:都勻毛尖、“綠寶石”綠茶、湄潭翠芽、明前毛峰、遵義紅等。
6、安徽省
2017年安徽茶產業(yè)綜合產值334.48億元,出口量和出口額,均位居全國第二。到2020年,全省茶產業(yè)綜合產值將達到500億元。
安徽自古就名茶好茶迭出。其中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出自安徽茶葉就占了三成。祁門紅茶、太平猴魁、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安徽花茶等名茶。
7、湖北省
據農業(yè)部門統計,2017年湖北省茶葉總體向好 ,湖北省茶葉生產繼續(xù)呈現較快發(fā)展態(tài)勢,全省茶園面積34.7萬畝。干毛茶總產量達33萬噸,農業(yè)產值156億元,2018年168億元。
湖北省主產:采花毛尖、龍峰茶、松針茶、松峰茶、峽州碧峰、恩施富硒茶、鄧村綠茶、天堂云霧茶、水鏡茗芽、歸真茶,等名茶。
8、河南省
2017年,河南全省茶園面積285.2萬畝,可采摘面積182萬畝,茶葉總產量7萬t,茶葉產值114.9億元。
河南產地的茶葉主要有信陽毛尖、仰天雪綠、金銀花茶;比較出名的就是信陽毛尖了。
9、浙江省
浙江省工商局最新數據顯示,浙江用占全國10%的茶地,做出了全國20%的茶產量、30%的茶產值。2017年,浙江全省茶葉產量達16.6萬噸,產值突破70億元大關,達到77.5億元,同比增17.7%。
浙江用占全國10%的茶地,做出了全國20%的茶產量、30%的茶產值,茶葉出口占全國的60%。據浙江省農業(yè)廳公布,2009年浙江茶園面積達273萬畝,恢復歷史最高水平。
浙江主產:西湖龍井、安吉白茶、大佛龍井、開化龍頂茶、松陽銀猴、金獎惠明茶、綠劍茶等名優(yōu)綠茶。
10、江西省
2018年,江西省茶葉生產總量穩(wěn)步增長,全省茶園面積達162萬畝,預計全年干毛茶產量7.09萬噸,較去年6.38萬噸同比增長0.71萬噸;一產產值63.25億元,產銷形式較好。
江西主產:婺源的婺源茗眉、井岡山的井岡翠綠、撫州的云林茶通天巖茶、上饒的上饒白眉、廬山的廬山云霧、修水的雙井綠寧紅功夫茶等,其中最出名是就屬廬山云霧。視界網
2016-2018年,全國茶葉產量之和比2013
全球茶葉產量的總和是568.6萬噸!亞洲是世界茶葉產的主產區(qū)!而中國是世界茶葉產量最多的國家!茶葉產量是255萬噸!占世界茶葉產量的44.8%!排名世界前十的依次印度127.8萬噸!
肯利44萬噸!
斯里蘭卡30.7萬噸!
越南17.2萬噸!
印尼12.5萬噸!
土耳其10.2萬噸!
阿根廷8.2萬噸!
孟加拉7.9萬噸!
日本7.7萬噸!
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占全球茶葉產量的比重與2017年相比
1993年到2005年中國產茶量不是占世界第一。這時候印度的茶產量是世界第一。
中國茶產量在1993年以前,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從1993年開始,被印度趕上,一直到2005年,都是印度第一。
中國茶產量是從2005年以后開始加大茶葉的種植面積,到2006年重新回到第一的位置一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