櫚怎么讀什么意思(櫚怎么讀拼音是什么)
櫚怎么讀什么意思
棕櫚怎么讀?是什么植物?這種植物作用為:
棕櫚讀音為:zōng lǘ。屬棕櫚科常綠喬木,適于四季觀賞,木材可以制器具,葉可制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藥。
本種在南方各地廣泛栽培,主要?jiǎng)內(nèi)∑渥仄だw維(葉鞘纖維),作繩索,編蓑衣、棕繃、地氈,制刷子和作沙發(fā)的填充料等。
嫩葉經(jīng)漂白可制扇和草帽。
未開放的花苞又稱“棕魚”,可供食用;棕皮及葉柄(棕板)煅炭入藥有止血作用,果實(shí)、葉、花、根等亦入藥。
棕櫚原產(chǎn)中國、日本、印度、緬甸也有。棕櫚在我國的分布很廣,北起山東,南到廣西、廣東和云南,西達(dá)西藏邊界,東至上海。
從長江出???,沿著長江上游兩岸500km廣闊地帶分布最廣。
分布于黃河以南各省區(qū)。通常僅見栽培于四旁,罕見野生于疏林中,海拔上限2000米左右,在長江以北雖可栽培,但冬季莖須裹草防寒。
櫚怎么讀拼音是什么
櫚 拼音: lǘ, 筆劃: 13
這個(gè)字櫚讀什么
櫚和棕有關(guān)。櫚中文常用漢字之一。常用作名詞,樹木名稱“棕櫚”,喬木。干高而直,葉集生于頂。通稱棕樹。有花紋,性堅(jiān)硬,可做器具或扇骨。相關(guān)詞語:棕櫚屋、棕櫚、栟櫚、花櫚木。家具用材木名。紫紅色,似紫檀,有花紋,性堅(jiān)硬,可做器具。或者也叫花櫚木或梨花木。
栟櫚怎么讀什么意思
杝 拼音:chǐ lí yí 部首:木,部外筆畫:3,總筆畫:7 五筆86&98:SBN 倉頡:DPD 筆順編號(hào):1234525 四角號(hào)碼:44912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75D 基本字義 -------------------------------------------------------------------------------- ● 杝 yíㄧˊ ◎ 椴樹,落葉喬木:“~棺一,梓棺二。” ◎ 山桃:“梅杏~桃則華。” 其它字義 -------------------------------------------------------------------------------- ● 杝 lì ㄌㄧˋ ◎ 順著木紋劈開:“伐木掎矣,析薪~矣。” ◎ 擴(kuò)大。 其它字義 -------------------------------------------------------------------------------- ● 杝 líㄌㄧˊ ◎ 古通“籬”,籬笆:“~落不完,墻垣不牢?!薄 ∑渌至x -------------------------------------------------------------------------------- ● 杝 duò ㄉㄨㄛˋ ◎ 古同“舵”,控制行船方向的設(shè)備?! ∑渌至x -------------------------------------------------------------------------------- ● 杝 tuò ㄊㄨㄛˋ ◎ 古代的一種車。
櫚字怎么讀?
櫚拼音:lǘ筆畫:13部首:木五筆:基本解釋櫚(櫚)lǘ〔棕櫚〕見“〔栟(木名,紫紅色,似紫檀,有花紋,性堅(jiān)硬,可做器具或扇骨。亦稱“花櫚木”、“花梨木”。棕”。b塶g)櫚〕見“栟2”。筆畫數(shù):13;部首:木;筆順編號(hào):1234425251251
這個(gè)字讀什么櫚
lv的四個(gè)聲調(diào)分別為:lǘ、lǚ、lǜ,lv沒有第一聲調(diào)。頭條萊垍
讀lǘ的字有:驢,閭,櫚,閭,膢,氀,萊垍頭條
櫚,藘,驢萊垍頭條
讀lǚ的字有: 呂,呂,郘,侶,侶,挔,頭條萊垍
捛,捋,旅,梠,祣,僂,鋁,稆,絽,萊垍頭條
屢,縷,僂,屢,膂,褸,鋁,履,褸,萊垍頭條
膐,縷,儢,穭,膂,褸,鋁萊垍頭條
讀lǜ的字有: 律,垏,慮,綠,率,氯,萊垍頭條
葎,嵂,濾,綠,緑,慮,膟,箻,繂,頭條萊垍
勴,濾,爈,櫖,鑢,濾,爈,慮萊垍頭條
櫚這個(gè)字怎么讀音
zōng lǘ quán
“棕”的基本含義為棕櫚,常綠喬木,莖直立不分枝,葉大,木材可制器具,通稱“棕樹”;引申含義為棕毛,棕櫚葉鞘的纖維,簡稱“棕”,如棕繩、棕繃。
在日常使用中,“棕”也常做名詞,表示植物名,如龍棕。
“櫚”,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二級(jí)字,普通話讀音為lǘ,在六書中屬于形聲字?!皺啊钡幕竞x為常綠喬木,如棕櫚;引申含義為木名。
櫚這個(gè)字念什么
“櫚”字的讀音是:【lǘ】。條萊垍頭
櫚【lǘ】:條萊垍頭
釋義:萊垍頭條
1.〔棕櫚〕常綠喬木,莖呈圓柱形,沒有分枝,葉子大,有長葉柄,掌狀深裂,裂片呈披針形,花黃色,雌雄異株,核果長圓形。木材可以制器具。通稱棕樹。頭條萊垍
2.〔栟(bēn)櫚〕①亦作栟閭。②木名。即棕櫚。③指棕毛。萊垍頭條
3.木名,紫紅色,似紫檀,有花紋,性堅(jiān)硬,可做器具或扇骨。亦稱“花櫚木”、“花梨木”。萊垍頭條
櫚怎么讀棕櫚
棕拼 音 zōng
1.〔~櫚〕常綠喬木,莖直立不分枝,葉大,木材可制器具,通稱“棕樹”。
2.〔~毛〕棕櫚葉鞘的纖維,簡稱“棕”,如“~繩”,“~繃”,“~帚”,“~編”。
3.〔~熊〕哺乳動(dòng)物,體大,毛棕褐色。掌和肉可食,皮可制皮褥,膽可入藥。亦稱“馬熊”、“羆”;通稱“人熊”。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