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投法沖泡茶葉(泡茶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泡茶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一、上投法
第一步: 準備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約200ml,之所以選透明玻璃杯,主要是為了便于后面的的觀察),置入適量適溫怕注怕的開水后,投入3-5克綠茶茶葉。
第二步: 靜待綠茶茶葉下沉 。
第三步: 綠茶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上下沉浮,湯明色綠。
第四步: 欣賞綠茶茶葉起浮及舒展的過程。
第五步: 待綠茶茶葉完全下沉后即可品飲。
二、中投法吩關(guān)
第一步: 準備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約200ml),先置入適溫開水約三分之一,投入3-5克綠茶茶葉,靜待綠茶茶葉慢慢舒展。
第二步: 待綠茶茶葉舒展后,加滿開水。
第三步: 五屈綠茶茶葉完全下沉后即可飲用。
三、下投法
第一步: 這次我們準備瓷蓋杯(本例大小約150ml)或溫杯,投入適量茶葉。 加入少許適溫開水。
第二步: 拿起沖泡的瓷蓋杯,徐徐搖動使茶葉完全濡濕,并讓茶葉自然舒展。
第三步: 待茶葉稍為舒展后,加入九分滿開水。
第四步: 等待茶葉溶出茶湯。
第五步: 用杯蓋稍微撥動茶湯,使茶葉溶出的茶湯更平均后即可飲用。
以上泡茶方法有點品茶的味道了,在辦公室喝茶也可以不必如此講究。
泡綠茶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是怎么泡
上投法:
上投法,沖泡茶葉的一種方法。主要是沖泡細嫩綠茶,通常是單芽或者一芽一葉,比如貴州都勻毛尖、洞庭碧螺春等,嫩度較高的綠茶
操作很簡單即“先水后茶”——杯子內(nèi)注水至7分滿,然后撥入茶葉,再傾斜杯身緩緩旋轉(zhuǎn)兩圈,讓茶和水充分融合,最后靜待1~2min,就可以飲用了。
細嫩的茶葉是茶樹上剛剛生長出來的新生命,猶如剛出生的嬰孩,珍貴且?guī)缀鯖]有防御力。沖泡這樣的茶,不能用剛燒開的水,那樣會燙傷它,一般80℃~85℃的水,有熱度且安全。采用“先水后茶”的上投法,也是為了避免水直接沖擊茶身帶來的物理傷害。
中投法:
中投法,沖泡茶葉的一種方法。主要沖泡較細嫩且高香的綠茶,比方說龍井。
操作很方便即“先水后茶,再添水”——杯子內(nèi)注水至3分滿,然后撥入茶葉,再傾斜杯身緩緩旋轉(zhuǎn)兩圈。茶浸入水后,高沖注水至7分滿,此時茶葉隨水翻騰起舞,茶香開始彌漫。最后靜待1~2min,就可以飲用了。
細嫩且高香的茶葉,經(jīng)不得高溫?zé)崃退疀_擊的傷害,但是又需要溫度來激發(fā)茶中的香氣,所以采用“水-茶-水”的投茶順序。先水后茶,保護茶葉不受熱力的傷害,二次高沖注水,激發(fā)茶香。
下投法:
下投法,沖泡茶葉的一種方法。也是平時最容易接觸的一種沖泡方法。主要沖泡粗壯、粗老茶葉,通常一芽二三葉或者更低等級,比方說太平猴魁。
同家庭普通沖泡一樣“先茶后水”——茶先投入茶器,提壺高沖注入水,茶葉隨著水柱翻滾并舒展,然后傾斜杯身緩緩旋轉(zhuǎn)兩圈,最后靜置1~2min便可以飲用了。
粗壯的茶,等級不高,身板強健,營養(yǎng)物質(zhì)內(nèi)斂。這樣的茶要用高溫的水來浸提它的內(nèi)含物,同時利用熱水注入時的沖擊力激發(fā)它的內(nèi)含物的擴散。
綠茶中投法,下投法,上投法的沖泡方法?
高級綠茶因其芽葉較嫩,通常使用上投法或中投法,其它茶類如烏龍茶、紅茶、黑茶等適用于下投法。不過,如果對茶葉滋味等要求不是很高,或者茶葉品質(zhì)一般的話,綠茶也可使用下投法。
泡茶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區(qū)別
綠茶的沖泡方法有三種,即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1、上投法 即先注水至茶杯七分滿,再投茶,此方法適用于外形緊結(jié)的高檔名優(yōu)綠茶,如茶芽細嫩的毛尖、碧螺春等。
2、中投法 即先注水至茶杯的1/3處,再投茶,待茶葉舒展開來后再注水,此方法適用于干茶條索纖細的綠茶,如西湖龍井、安吉白茶等。
3、下投法 即先投茶再注水,此方法適用于干茶外形大小勻整且直而不彎的綠茶,如太平猴魁等。
茶藝上投法下投法中投法
君銀針茶是什么茶?君山銀針是中國名茶之一。產(chǎn)于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細如針,故名君山銀針。屬于黃茶。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nèi)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銀針,雅稱金鑲玉。金鑲玉色塵心去,川迥洞庭好月來。君山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chǎn)、出名。據(jù)說文成公主出嫁時就選帶了君山銀針茶帶入西藏。君山銀針茶有什么功效?
1.君山銀針茶有清熱降火、明目清心、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工作效率、緩解壓力的功效。君山銀針茶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懶動肥胖、消化酶和茶多酚能起到幫助消化的作用。
2.君山銀針茶有醒酒敵煙、防齲齒,美容養(yǎng)顏、塑身健美、消食去膩、除痘祛斑的功效。君山銀針茶能穿入脂肪細胞,使脂肪細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復(fù)代謝功能,將脂肪化除的作用。
3.君山銀針茶還有殺菌、抗氧化、增強免疫力、抗衰老、抑制癌細胞的功效。君山銀針茶有興奮解倦,益思少睡,消食祛痰,解毒止渴,利尿明目,增加營養(yǎng)的作用。
4.君山銀針茶有解毒抗菌、利尿、強心解痙、止咳化痰、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的功效。君山銀針茶內(nèi)含有的咖啡堿和茶多酚能減少腸胃對脂肪的吸收,減少油膩,從而達到幫助消化的作用。君山銀針茶怎么泡?工具:直口玻璃杯1個、君山銀針3g、電水壺1個、基本功夫茶具1套(包括茶海1個、茶道六件套1個、陶瓷儲茶罐1個)。步驟:1.燒水,涼溫大概到75-85℃,用燒開的水沿著杯沿四壁倒入溫杯。之后,用茶匙取3g茶葉放入玻璃杯。2.泡茶,上、中、下皆可,我們選擇下投法,倒入8分滿溫開水。之后,輕輕搖動茶杯,使茶葉完全吸附水份。觀察茶葉漸漸樹立在水中的美景,最后,品茶。君山銀針是一種以賞景為主的特種茶,講究在欣賞中飲茶,在飲茶中欣賞。剛沖泡的君山銀針是橫臥水面的,加上玻璃片蓋后,茶芽吸水下沉,芽尖產(chǎn)生氣泡,猶如雀舌含珠,似春筍出土。
泡茶方法上投法
綠茶是不發(fā)酵茶葉,保持了茶葉天然顏色。綠茶以湯色清澈,茶湯中綠葉飄逸沉浮的姿態(tài)聞名。沖泡綠茶時,宜使用透明度高的玻璃杯。這樣才可以欣賞到茶葉在水中舒展的狀態(tài)。除了玻璃杯,白瓷茶杯也是不錯的選擇,也能映襯出茶湯的青翠明亮。綠茶由于發(fā)酵度低,沖泡水溫不宜過高,適宜沖泡綠茶的水溫是85°C。綠茶的沖泡方法分為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上投法:就是一次性向杯中倒入足夠量的熱水,待水溫度適宜時,再放入茶葉。中投法:先往茶杯里放入茶葉,再倒入熱水,稍加搖動,讓茶葉與熱水接觸,然后繼續(xù)倒入熱水。下投法:先向茶杯中放入茶葉,然后向杯中,一次性倒入足夠熱水。綠茶一般都是以下投法沖泡較為常見,綠茶以三次沖泡為佳。沖泡好的綠茶應(yīng)該盡快喝干,浸泡久了會影響口感的。
白茶屬于輕發(fā)酵茶葉,分為白芽茶和白葉茶。白茶沖泡較自由,可選茶具較多。如玻璃杯,蓋碗,茶壺等。白茶沖泡水溫在85°C-90°C之間,白茶沖泡方法有:杯泡法,蓋碗法,壺泡法,大壺法,煮飲法。煮飲法是利用鐵壺,放入適量清水,再投入白茶茶葉,小火煮幾分鐘,倒出茶湯后品飲。煮飲法適合有一定年份的白茶,這樣才會比較有味道。
黃茶也是輕度發(fā)酵茶葉,分為黃芽茶,黃大茶和黃小茶等。沖泡黃茶的茶具選用和其它茶種相似,可以選擇玻璃杯或者茶碗進行沖泡。選擇玻璃杯沖泡更適合欣賞茶葉在沖泡過程中的景觀。選擇茶碗對沖泡工藝更講究,更適用于品嘗茶湯的滋味。沖泡黃茶水溫控制在85°C-90°C之間,讓茶葉更好溶于水中。
烏龍茶又稱青茶,屬于半發(fā)酵茶葉。是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的一種茶葉。烏龍茶的沖泡較為講究,采用的茶具有別于其它茶種。泡烏龍茶的茶器具有:茶壺,茶杯,茶海,茶荷,茶匙,水盂等。烏龍茶對沖泡水溫要求很高。茶葉的水分為三沸,其中二沸的水,茶葉浸出率高,茶味濃,香氣高,適合烏龍茶,更能品飲出茶湯韻味。由于烏龍茶葉片比較粗大,如(永春佛手茶),所以投茶量應(yīng)該控制在7-8克,可以使用陶瓷蓋碗沖泡,水溫控制在90°C。烏龍茶沖泡方法分為沸水沖泡法和冷水沖泡法(即冷泡茶),不同沖泡方法,獲得的口感不一樣。
紅茶屬于全發(fā)酵茶葉,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diào)。品飲紅茶適合用白色瓷杯或者瓷壺沖泡。紅茶需要用沸水沖泡的,紅茶沖泡水溫在95°C-100°C.水溫太高不利于及時散熱,容易將茶湯悶得發(fā)黃而苦澀。沖泡紅茶時,使用的茶具不同,可將紅茶分為杯飲法和壺飲法
黑茶屬于后發(fā)酵茶葉,也被稱為緊壓茶。黑茶一般選用陶瓷杯,紫砂壺進行沖泡,也可陶壺煮法。黑茶的茶葉較老,在水溫方面,要使用100°C的沸水進行沖泡,才能保證黑茶出湯后的茶湯品質(zhì)。沖泡方法有:煮飲法,杯泡法,蓋碗法。在沖泡過程中,可以比其它茶葉悶泡時間較長一點,每次大約2-3分鐘后品飲,才可真正體會黑茶口感。
不同茶類的茶葉,發(fā)酵工藝不同,茶葉的老嫩程度不一樣。茶葉沖泡所使用的器具也不一樣,沖泡的水溫也不盡相同。所以沖泡一款茶葉,除了選擇優(yōu)質(zhì)的水質(zhì),還有茶具的選擇,沖泡的水溫,以及浸泡時間都很關(guān)鍵。喜歡喝茶的朋友,可以試試,看看是不是使用不同手法沖泡出茶葉的口味不同。
泡茶 中投法
分上、中、下三種投入法上:先放水再放茶水溫要85度中:先放茶倒三分之一的水等待1分鐘之后用360度回旋把水到滿水溫要90度下:先放茶在360度回旋直接把水到滿水溫要95度綠茶:屬茶頭較細嫩的茶葉要用上投法,先注水,80度左右,再放茶葉,這樣不會燙壞細嫩的茶芽.(如碧螺春)其余的葉片較大些的可用中投法,燙過杯后,放入3克左右茶葉,加入1/3的水輕搖,待茶葉略展時用水高沖即可.水溫應(yīng)控制在85度左右.(如龍井,毛峰等都可)烏龍茶(閩南觀音,閩北巖茶,臺灣凍頂,廣東單樅)都可用中投法泡茶,但水溫都要為100度沸水.但這只是辦公室簡易泡法,若想好喝還是要用專門的器皿來沖泡的..
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分別適合泡什么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喝綠茶,因為它屬于未發(fā)酵的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zhì),含有茶多酚、葉綠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尤其是夏天,喝綠茶再適合不過了。那種清新的香味讓人感到愜意。但你知道綠茶如何沖泡嗎?
綠茶沖泡注意事項
1、沖泡綠茶茶具的選用
綠茶沖泡后的最大特點就是茶葉條索舒展,在水中的形態(tài)富于變幻,欣賞茶葉的動態(tài)美也是茶文化的一個方面。為了更好地觀察,透明度佳的玻璃杯是沖泡綠茶的首選,尤其是西湖龍井、碧螺春等細嫩的名貴綠茶,綠茶入水后再水中舒展游動,上下翻滾,少頃便徐徐沉入水中,或直立而下,或曲折徘徊,姿態(tài)婀娜。透過玻璃杯,這一系列“綠茶舞”都可盡收眼底,極具情趣。
除玻璃杯以外,白瓷茶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瓷茶具造型更為雅致,托在手中手感細膩,比玻璃杯更宜于保溫。好的白瓷光潔如玉,內(nèi)盛碧綠的綠茶茶湯,能充分映襯出茶湯的清脆明亮。白瓷茶杯的不足之處是透明度不足,使人不能完整地欣賞茶葉在水中的動態(tài)變化。不管用何種茶具,器型宜小不宜大,大則水多,茶葉易老。
2、水溫的控制
沖泡綠茶最的水溫在90攝氏度左右,根據(jù)沖泡茶葉及茶葉品種、時節(jié)、鮮嫩程度的不同,水溫可適當調(diào)整。清明前后一周左右采制的綠茶及一些高檔名優(yōu)的茶葉,因綠芽較為幼嫩,溫度要低一些,大概85攝氏度左右為宜。水溫太高的話不利于及時散熱,茶湯會被悶得泛黃,口感苦澀,帶熟湯之氣。沖泡兩次之后水溫可適當提高。某些極粗老的低檔綠茶可以用95攝氏度的水沖泡。以上只是大概的原則,把握原則后,還需要在沖泡時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才能泡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茶。
3、沖泡綠茶的置茶量
茶葉用量直接影響茶湯濃淡,并無統(tǒng)一的規(guī)定,要視茶具大小、茶葉種類和個人口味喜好而定。一般而言,茶葉與水的標準比例以1:50為宜,及1克茶葉用50毫升左右的水。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尤其適于細嫩度高的名優(yōu)綠茶。剛開始可嘗試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茶湯濃度。如果喜濃飲者,可略多添茶;喜淡飲者可以少加茶。比例嚴重失調(diào)的話,很容易失去綠茶特有的香氣和細膩口感,而且還會味道苦澀,影響品飲。
4、綠茶的沖泡三法
?。?)上投法:上投法是一次性向茶杯中注足熱水,待水溫適宜時投放茶葉,多適用于細嫩炒青綠茶,如特級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細嫩烘青綠茶如黃山毛峰等。此法水溫要掌握得非常準確,越是嫩度好的茶葉,水溫要求越低,有的茶葉可80攝氏度時再投放??墒怯捎谶@種方法在日常品飲時操作難度比較大,不是很方便。
?。?)中投法:中投法是在投放茶葉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的熱水,稍加搖動使茶葉吸足水分舒展開來,再注至七分滿熱水。此法也適合較為細嫩的茶葉,可以徹底降低水溫,避免茶的苦澀;茶葉的上下浮動姿態(tài)也最為持久,但是茶湯滋味不及上投法。
?。?)下投法:下投法與前兩種不同,它是先投放茶葉,讓后一次性向茶杯內(nèi)注足熱水。此法適用于細嫩度較差的一般綠茶。
5、綠茶的沖泡時間
沖泡品飲綠茶,以前三次沖泡為最佳,至第三泡以后,滋味已經(jīng)開始變淡。首先用水燙杯,起到溫杯和潔杯的作用。然后注水半杯即可,此為潤茶,大約1分鐘后,用水高沖;在水流的激蕩下可以使茶葉更為清香可口,較高的杯溫已隱隱烘出茶香,再浸泡一分半鐘,即可品茶。沖泡好的綠茶應(yīng)在3-6分鐘內(nèi)飲用完畢,不可久放,放置超過6分鐘后,口感已經(jīng)變差,失去了綠茶的鮮爽。
6、適時的續(xù)水
品茶時,當飲者茶杯中只剩下1/3左右茶湯時,就該續(xù)水了。續(xù)水前應(yīng)將上次侯湯時未用盡的溫水倒掉,重新注入開水。溫度高一些的水才能保證續(xù)水后茶湯的溫度仍在90攝氏度左右,同時也保證了第二泡的濃度,達到最佳沖泡效果。一般每杯茶可續(xù)水兩次,也可按個人口味,酌情處理。尤其在以茶待客的時候,一定要視客人的需求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