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人們對茶葉的認識有多少?
人們對茶葉的認識,最早來源于它的藥用價值。飲茶不僅能提神益思,消食去膩,明目清心,而且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數(shù)十種微量元素?,F(xiàn)代科學研究進一步表明,茶葉在抗衰老、防癌癥、健身益壽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是理想的長壽飲料?;ú韪蕸龆娣枷阈辽⒅畾?,有利于散發(fā)積聚在人體內(nèi)的寒邪,促進體內(nèi)陽氣生發(fā),令人神清氣爽,使“春困”自消;綠茶屬未發(fā)酵茶,性寒,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口腔潰瘍和輕度胃潰瘍有加速愈合的作用;青茶不寒不熱,溫熱適中,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nèi)積熱,讓機體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作用;紅茶甘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糖,生熱暖腹,可養(yǎng)人體陽氣,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
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其獨有的色、香、味、形,而且在于把心靈帶進一種空閑的境界,始終保持了心境中的一點清純,一點清新,一縷溫馨。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煉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钡臇|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nèi)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國歷代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為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diào)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我們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yǎng)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边@是現(xiàn)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在唐朝寺院,僧眾念經(jīng)坐禪皆以茶為飲,清心養(yǎng)神。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這一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唐呂溫曾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yōu)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做了非常生動的描述。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huán)境、禮節(jié)、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和儀式,對茶飲在修身養(yǎng)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
如今,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茶與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攪拌成了一體,茶已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勞作歸來,一杯清茶驅(qū)累提神;閑暇之余,一杯香茗蕩盡心頭濁煙瘴氣,還你清凈空靈和智慧;客人到來,一杯清茶盡表真誠和祝福,洗去客人遠途的勞累和寂寞;夜深人靜,一杯芬芳激發(fā)情思才氣奔騰洶涌。飲茶已從單純的解渴演變成了一種藝術(shù),它不但給我們帶來物質(zhì)形式的享受,更是一種能給我們帶來歡樂、溝通、陶冶的精神方式?!靶詽嵅豢晌?,為飲滌塵凡”。鬧中取靜,坐隱入神,一杯在手,看著茶葉在杯里翻飛飄舞,便引起諸多思緒情愫的波動,乃至茗香入口入心入腹,那就更是激昂澎湃,狂瀉不止。那真是:“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但撣揣側(cè)廢乇肚岔莎唱極覺兩腋習習生清風。”
不敢想象,要是我們的生活突然失去了茶,那我們將是怎樣的倉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