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里油雞是指什么
一、粵菜里油雞是指什么
油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肴,屬于粵菜系。此菜色澤褐紅,肉焦而不脆,味香中回甜,略帶麻辣,酒飯均宜。雞樅油便于保存,是湯面的最好調(diào)料。
二、每天早上都吃茶雞蛋對身體有壞處嗎
茶葉蛋其實沒營養(yǎng)
茶葉蛋是我國的傳統(tǒng)食物之一,可以做餐點,閑暇時又可當零食,實用和情趣都兼而有之。然而,這卻是不恰當?shù)氖秤梅椒?,有悖于健康,也談不上營養(yǎng)。
[關鍵詞]
茶:茶中含有咖啡因,可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含有單寧酸,能有效地預防中風;所含氟化物,能夠預防牙齒疾?。患t茶能有效防治皮膚癌,是美容養(yǎng)顏佳品;綠茶所富含的茶多酚,更是人們所熟悉的優(yōu)秀抗氧化劑,可防癌抗癌、抗衰老、消炎殺菌等。適度飲茶有益身心。
雞蛋:雞蛋的好處無須多言,蒸、煮、煎、炸,吃法多樣,其中含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zhì)和微量元素等,每天1~2個,人體可以充分吸收它的營養(yǎng)。
[營養(yǎng)分析]
茶葉煮雞蛋會影響健康。專家的解釋是,茶葉中含有生物酸堿成分,在燒煮時會滲透到雞蛋里,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這種結合體,對胃有很強的刺激性,久而久之,會影響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吸收,不利于人體健康。
[正確搭配]
茶葉做飯則是不錯的選擇。茶水燒飯、煮粥,不僅可使米飯色、香、味俱佳,而且營養(yǎng)物質(zhì)不會損失,經(jīng)常食用還有去膩、潔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等益處。其方法也很簡單,茶葉少許,先泡開,濾渣取水煮飯即可。
至于雞蛋,西紅柿炒雞蛋、雞蛋羹、芙蓉蛋等不但是傳統(tǒng)佳肴,也很符合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可以經(jīng)常食用,簡單而可口。
三、蘇州美食介紹
醬汁肉
醬汁肉相傳在200多年前已有應市,當初叫酒燜汁肉,是用紅胭脂作為著色原料,后來改用紅米著色,進而改稱為醬汁肉。
蘇州醬汁肉,最有名的店鋪是陸稿薦熟食店。該店醬汁向選料嚴格,配料講究,制作精細,確實獨具特色。制作的過程是先將新鮮、肥瘦適宜的肋條豬肉,剔去骨頭,除掉奶脯,切成方塊。接著下鍋加水和紅米同煮,叫做“紅出水”,一般要煮一個小時左右,使肉色鮮艷。然后將肉撈起,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另一空鍋內(nèi)。這時鍋內(nèi)四周和鍋底要放有蔑墊,墊上則放一層豬頭肉,放的比例是10斤肋條向用一只豬頭肉作墊,墊邊四周再放豬舌和排骨,等到把桂皮、茴香、姜、蔥、鹽等調(diào)味品也墊上后,就可以把“紅出水”后的肉放在鍋的中間。放好后,再把“紅出水”的湯倒人鍋中,直到肉都浸入湯中為止,把鍋蓋蓋嚴,用急火燒沸20分鐘后,將醬油和紹興酒放入,再以急火燒1小時40分鐘,從鍋中取出二缽頭鹵,把白糖加人鍋中,再用急火燒30分鐘就成了。燒好以后,用竹尖把肉一塊塊地起鍋。起鍋時要注意,鍋下不能斷火,宜用小火一直燒到起完為止,否則肉要起油。肉起鋼后,將鍋內(nèi)剩余的湯,加入紅米水和白糖,煎熬成稀糊水。顧客來買時,可將紅鹵汁澆在肉上,隨買隨澆,使醬汁肉保持“色澤桃紅,甜而不膩,酥而不爛,人口而化”的特點。
蘇州豆腐干
產(chǎn)于江蘇蘇州。采用新鮮圓柱大豆為原料,經(jīng)備料、除雜、浸泡、磨漿、甩漿、煮漿、凝固、壓榨、成型、油炸、鹵煮、冷卻、包裝而成成品。在加工過程中,根據(jù)產(chǎn)品特點及氣溫變化,嚴格控制大豆浸泡的時間。冬季以豆瓣凹膛九成為最好,夏季七成為佳。按日產(chǎn)量的多少,分桶、分時浸泡,浸泡成熟后經(jīng)沖洗,然后加清水碾磨。豆?jié){成半糊狀,加入清水進行分離,前后共分4次,3次為冷漿分離,1次為熱漿分離。要求頭漿干、二漿清、三漿凈。豆?jié){的蒸煮采用一次性蒸汽翻動式煮漿,三開三退,讓豆?jié){受熱充分、均勻。凝固時嚴格控制豆?jié){濃度與溫度,并根據(jù)濃度、溫度加入適量天然鹽鹵為凝固劑。經(jīng)點花、漲缸、翻缸、抽水、上榨、壓榨等工序制成白坯。其軟硬適中,結構嚴謹,富有彈性。切片后采用不同溫度的油鍋來炸,先膨脹后定型。炸后坯色金黃,具有一定的皮層及疏松度。然后再蒸煮,先用高壓將坯子煮軟,再逐漸加入各種輔料與天然香料,經(jīng)低壓蒸煮、收膠后,即漲鍋、出鍋,冷卻而成。該鹵汁豆腐干在筵席上常用作冷菜拼盤,又為街頭巷尾風味小吃。
鍋油雞
鍋油雞為王四酒家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創(chuàng)制。業(yè)主王四家藏秘制油鍋,每至春秋佳日,取三黃母雞煮半熟,冷卻后,置油鍋中以微火燜成。油雞肥大豐滿,色澤金黃光亮,肉味鮮嫩肥酥,油鹵芳香撲鼻。亦被列入《中國菜譜》。
松鼠桂魚
以桂魚(又稱鱖魚、石桂魚)加工制成,活殺后去脊骨,在魚肉上剞成菱形狀刀紋,深至及皮,蘸干淀粉后,經(jīng)熟豬油二次炸制,呈渾身金黃,肉粒翻開如毛,頭昂口張,魚尾微翹,形如松鼠,趁熱將鹵汁淋桂魚身時,會發(fā)出哧哧之聲,猶如松鼠歡叫。因其色、香、味、形俱佳,堪稱蘇幫名菜中主角之一。
據(jù)傳,松鼠桂魚由松鼠魚鯉魚演變而來。當初乾隆皇帝下江南,閑逛至松鶴樓,為應酬皇帝硬要吃魚,廚師急中生智,將供于趙公元帥神案上的鯉魚,炸烹而成。后來以骨疏刺少、肉質(zhì)細嫩的桂魚替代了鯉魚,松鼠桂魚成為宴席名菜。蘇州名廚又在烹飪上精益求精,光是佐料調(diào)料就有河蝦仁、熟筍丁、得菇丁、青豌豆、豬肉湯及酒、醋、鹽、糖、豬油、麻油、蔥段、蒜瓣、干淀粉、濕淀粉…達十五六種之多。松鼠桂魚,被拍攝《中華三味》的日本友人譽為松鶴樓“首席名菜”,1983年11月在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上,被列為江蘇表演菜點之一。
碧螺蝦仁
以太湖流域活河蝦與洞庭東、西山名茶碧螺春烹制而成,具有濃厚的蘇州地方特色。蝦仁,以東山一帶白殼蝦為佳,活蝦擠出蝦仁,加上精鹽、雞蛋清、干淀粉制成的漿汁,待熟豬油鍋燒至五成熱時,將蝦仁溜至呈乳白色,漏勺瀝去油,再以旺火復炒,此時加預先用5克碧螺春茶葉泡出的茶水及味精,不可多炒,僅顛翻數(shù)下即出鍋裝盤。同時以泡過的茶葉作圍飾邊,綠白相映,形美味鮮。
莼菜氽塘片
以太湖特產(chǎn)莼菜(又稱莆菜、水葵)與塘鱧魚(俗稱塘鱧魚、土魚、虎頭鯊)為原料,是蘇幫名菜中的一道湯羹。
莼菜,生長在太湖中,取其未露出水面的嫩葉作羹,歷史悠久?!妒辰?jīng)》有“魚莼羹”。贊“莼菜羹”道:“玻璃碗盛碧玉光,五味紛錯生馨香”。塘鱧魚,喜棲息于湖灘河邊石縫或樹根邊,以小魚小蝦為食,頭大體圓,肉質(zhì)細嫩。塘片,即以塘鱧魚去脊骨及魚頭后,制成凈魚肉片。加紹酒、清鹽、蔥末拌勻,然后入豬油、肉湯清水制成的湯中煮沸;加紹酒、火腿絲、味精,隨后出鍋倒入莼菜碗中,淋上雞油,遂成鮮美可口的湯羹,余味無窮。
蘇州船點
蘇州船點屬蘇州船菜中的點心部份,蘇州船菜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與蘇州水城不關。蘇州有東方威尼斯之譽,歷史上交通工具主要依賴舟楫,當時僅集中在著名的山塘河中的就有沙水船、燈船、快船、游船、雜耍船、逆水船等十多種,而沙飛船、燈船、游船等一類均設有“廚房”。
明清時期,本地商人往往在游船上設宴,請“在吳貿(mào)易者”洽談生意,船菜由此而越辦越豐盛。吳門宴席,以冷盤佐酒菜為首,爾后熱炒菜肴,間以精美點心,最后上大菜,大菜往往以魚為末,圖“吃剩有余”口彩。廚師深諳席間吃客心理,點心僅是點綴,小巧玲瓏,既有觀賞之美,又有美食之味。
目前,各名菜館均在傳統(tǒng)船點上推陳出新,培養(yǎng)許多制點高手,船點已成為宴席中不可少的內(nèi)容。以花卉植物、蟲鳥動物為主,如:白鵝,用鑲粉、棗泥餡心等制成;白兔,用鑲粉、細甜豆沙等制成;桃子,用鑲粉、細甜豆沙、可可粉等制成;枇杷,用鑲粉、棗泥、細甜豆沙、可可粉、芝麻制成。制作時先將芡粉、鑲粉揉攏成粉團,再捏制成型,配上食用色素,然后放入蒸籠蒸熟,出籠時涂上麻油。
甫里鴨羹
甫里鴨羹唐代文學家陸龜蒙曾長期隱居甪直甫里,自號“甫里先生”。他平素喜養(yǎng)鴨取樂,至今甪直鎮(zhèn)仍留有陸龜蒙“斗鴨池”遺跡。據(jù)說他還常以鴨招待客人,這“甫里鴨羹”,相傳便是他當初款待皮日休的一道菜。甫里鴨羹由蘇州名廚在挖掘傳統(tǒng)飲食文化時重新加工精研而成。先將去內(nèi)臟洗凈鴨子(1.5公斤左右)割去鴨尾臊子,洗凈鴨肝,然后連同帶皮火腿、豬蹄筋入鍋加清水煮沸去浮沫,將鴨等撈出,放入砂鍋后加蔥結、姜片及煮鴨清湯,以旺火燒沸轉小火焐至酥爛。然后取出鴨,拆骨切成長方塊,同時將火腿、肫肝切成片,蹄筋切寸長段,將經(jīng)過蒸煮的干貝、蝦米及山藥片、嫩筍片、小冬菇、魚圓等放入火焐,上席時打開砂鍋蓋,立即撒上萁菜切成示子。鴨羹五色具呈,濃肥鮮美,真正原汁原味。
鹵鴨
鹵鴨色澤紅亮,不肥不瘦,肉嫩味鮮,香氣誘人。此菜色澤醬紅,皮肥不膩,肉質(zhì)鮮嫩,香酥入味,為蘇州夏令冷盤名品。鹵鴨系蘇州松鶴樓傳統(tǒng)名菜。每年夏令上市,食者甚眾。早在60余年前蘇州《醇華館飲食胖志》就有記載:“每至夏令,松鶴樓有鹵鴨,其時江村乳鴨未豐滿,而鵝則恰到好處,尋常菜館多以鵝代鴨。松鶴樓則曾有宣言,謂茍能證明其一骽之肉為鵝而非鴨者,任客責如何,立應如何?!币源俗阋娝生Q樓鹵鴨選料之嚴謹,注意保證質(zhì)量,故聲譽卓著,馳名遐邇,久盛不衰。每至鹵鴨上市,品嘗者紛至沓來,門庭若市。
母油整鴨
母油整鴨由新聚菜館名廚研創(chuàng),已有70余年歷史。(母油,即“伏醬秋油”,醇厚鮮美,為醬油中上品)。整鴨,用太湖綿鴨。烹制將活宰洗凈的鴨子,斬去兩腳,挖去尾臊子,配以豬爪、肥膘及紹酒、母油、精鹽、綿白糖、蔥結、姜片等佐料,用砂鍋以微火焐至酥爛。然后揀去蔥姜、肥膘、豬爪,加入熟冬筍、菜心、香菇等,另用炒鍋將熟豬油熬六成熱,投蔥段炸香,將它倒入鴨砂鍋,續(xù)燒數(shù)分鐘后,淋入麻油即可上桌。其特點是湯醇不濁,鴨肉酥爛,色濃味鮮;由于湯被油面蓋沒,看似不熱,一呷燙嘴,這是母油整鴨的特點之一。
雞油菜心
蘇州終年有青菜,雞油菜心以矮肢葉肥的小塘菜的菜心和熟火腿為原料,先將菜心洗凈后根部切成“十”字花狀,切平菜葉,加入各種輔料和調(diào)料烹調(diào),最后澆上熟雞油、雞湯,放上火腿片。此菜菜心翠綠,火腿鮮紅,色澤美觀,勞菜吃多后嘗一盆雞油菜心,更覺鮮嫩、清香、爽口、不油不膩,在宴會上已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道名菜。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名菜”又名“蝦仁鍋巴”,亦叫“平地一聲雷”、“春雷驚龍”,是江南蘇錫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據(jù)傳,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時,曾在無錫某地的一家小飯店用膳。店家用家常鍋巴,經(jīng)油炸酥,再精心選用蝦仁、熟雞絲、雞湯熬制成鹵汁。送上餐桌時將鹵汁澆在鍋巴上,頓時“嘩—”、“吱吱—”聲響,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據(jù)說乾隆皇帝被這響起嚇了一大跳,問:“這叫什么菜?”廚師回答:“春雷驚龍!”乾隆品嘗后,覺得此菜又香又酥,鮮美異常,便稱贊說:“此菜可稱天下第一?!逼鋵崳缅伆椭撇?,我國在唐宋時就有,不過那時作為一般民間小吃,并無美名。沒想到數(shù)百年后,這種平常之物的鍋巴,經(jīng)店家廚師的巧妙烹調(diào),尤其是讓乾隆皇帝品嘗以后,竟然身價百倍,贏得“天下第一名菜”之美譽。
細露蹄筋
細露蹄筋是宴席中一道必備的中高檔炒菜。蹄筋有鮮、干兩種,鮮蹄筋用清水浸泡即可使用,干蹄筋需經(jīng)過水發(fā)、油發(fā)、鹽發(fā)三種方法泡發(fā)才能使用。細露蹄筋以水發(fā)蹄筋為佳。先將雞脯丁、火腿丁、香茹丁、熟筍丁、青豆丁等輔料在炒鍋中用熟豬油炒一下,然后加紹酒、精鹽、高湯及蹄筋再炒,燒沸后移小火燒,最后轉旺火勾芡,淋麻油起鍋裝盤。細露蹄筋色彩鮮明,芡汁似露,蹄筋軟韌而爽口,不爛不硬,熱吃鮮美無比。
油雞
用料:
肥嫩雞項一只(重約750克)。調(diào)料:八角3粒,草果10克,甘草10克,丁香10克,砂姜(是姜的一種,有特殊香味,可作藥用)1塊,桂皮1塊,花椒10粒、麻油、精鹽各0.5湯匙,鹵水2杯,清水5杯。
制作過程:
將肥嫩仔母雞宰殺,治凈,開膛去內(nèi)臟、雞肺等,洗凈待用。將八角、桂皮、甘草、草果、丁香、砂姜、花椒用白紗布袋裝好扎緊袋口,放入清水用小火熬1小時加入精鹽,將料包取出,加適量水,煮沸,左手握住雞頭、腳,腳雞放進
沸鹵水中,右手用筷子撐于雞肛門刀口處,灌入鹵水
西瓜雞
瓜色美觀,有雞的鮮味,有水果的芬芳味,有火腿的香味,又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實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叫化雞
叫化雞是江蘇常熟名菜,又稱黃泥煨雞。相傳明末清初時,常熟虞山麓有一叫化偶得一雞,苦無炊具、調(diào)料,無奈,宰殺去臟后,帶毛涂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熟后敲去泥殼,雞毛隨殼而脫,香氣四溢。適逢隱居在虞山的大學士錢牧齋路過,試嘗,覺其味獨特,歸家命其家人稍加調(diào)味如法炮制,更感鮮美。此后,遂成為名菜,并一直流傳至今。
櫻桃肉
櫻桃肉始創(chuàng)于江蘇,清乾隆年間傳入宮中,特點色澤櫻紅,光亮悅目,酥爛肥美。其顏色紅亮,形態(tài)圓小,皮軟味甜咸,富油脂,是上佳的下酒菜和下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