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斷奶仔豬進行合理分群飼養(yǎng)
一、如何對斷奶仔豬進行合理分群飼養(yǎng)
豬廠養(yǎng)殖小豬是怎么養(yǎng)的?看一下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方法吧!有些養(yǎng)豬戶多從外地購進仔豬,因缺乏必要的養(yǎng)殖知識,往往在養(yǎng)殖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問題,甚至血本無歸。因此,做好新購斷奶仔豬的前期護理工作尤為重要。一、生理特點1、免疫力低下:新生仔豬出生后,通過哺乳而獲得母源抗體,其抗體水平在10-15天達到高峰,之后逐漸下降,至斷奶時,抗體水平較為低下。2、消化機能不全:仔豬剛斷奶時,消化器官尚未發(fā)育完全,加之體內消化酶分泌不足,故消化機能不全。3、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由于此時仔豬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不全,斷奶仔豬體溫調節(jié)能力較差,加之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體表散熱面積大;正常體溫也較成年豬高,加大了與外界環(huán)境的溫差,使其對寒冷的抵抗能力降低。二、選購仔豬。從肉眼觀察,應選被毛光亮順滑、皮膚紅潤、兩眼有神、反應靈敏、體質強壯的仔豬;少量購買時,則應選擇同窩中個體較大者。了解仔豬產地疫情及其免疫情況,對今后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據(jù)。三、運輸。運輸前,為減少仔豬的應激反應,可用維生素C原粉拌料,或電解多維飲水。運輸途中,注意保溫,防日曬、雨淋和風吹,并注意日溫差變化。汽車運輸時,下半夜宜停車休息,尤其氣溫低時。四、一周內的護理。初到1-2天,注意補液,特別是長途運輸者,應口服補液鹽。合理分群,同群仔豬體重大小相近,最大與最小相差不宜超過2.5公斤,密度以10-12頭/欄為宜。分欄后,無特殊情況,一般不再變動,采取同進同出。限制飼喂,喂至七八成飽,以防胃腸疾病的發(fā)生。3-5天,飼養(yǎng)中應添加適量的藥物,防止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常用抗菌素有:土霉素300-400毫克/公斤,金霉素250-300毫克/公斤,磺胺六甲氧嘧啶150-200毫克/公斤;同時需加入等量小蘇打,以堿化尿液防止腎損傷;也可加入泰妙菌素、紐氟羅、甲礬霉素、中草藥等,但這類藥物價格相對較高,會加大養(yǎng)殖成本。5-7天,注意接種豬瘟疫苗,最適量為4-5份/頭。接種疫苗后3天內,若出現(xiàn)某些病理癥狀,可在日糧中加相應的抗生素制劑,但切忌用復方中草藥制劑及抗病毒類藥,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二、小豬的飼養(yǎng)方法
1、 吃足初乳
由于出生仔豬沒有先天免疫力,必須通過吸允初乳方能獲得。仔豬消化佳能較弱,胃消化液缺少鹽酸,而初乳的營養(yǎng)極其豐富,內含大量的蛋白質、乳脂,酸度較高,這樣有利于促進仔豬消化道的活動,可滿足仔豬生長發(fā)育的需要。若有弱小仔豬吸奶不足,可進行人工補喂,以便提高整窩仔豬的成活率。因此,在仔豬出生后,應當讓仔豬盡早能吃上和吃足初乳。
2、 保證環(huán)境溫度
初生仔豬的環(huán)境最佳溫度32度,1周齡內的適宜溫度為25~30度,達不到條件的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建立簡易的保溫室。如果是在冬季,保溫室的建造材料可就地取材。一般要求長1.2米,寬0.75米,高1米左右,并在保溫室的一側底部留可供仔豬初乳的小門??赏ㄟ^懸掛紅外線燈或用熱水袋提高溫度,病在保溫室中間離底部0.5米處懸掛干濕溫度計,以便準確掌握溫度和濕度。另外,可在室內放一些松軟墊草,并注意勤換。盡量使母豬和仔豬分開睡,防止母豬壓死仔豬。
3、 補充微量元素
鐵是血紅素的重要組成成分,初生仔豬體內儲備的鐵很少,每天的需要量為7~8毫克,而從母乳中能得到的數(shù)量也有限,所以若不能給仔豬及時補鐵,必將導致仔豬患上貧血癥。
4、 寄養(yǎng)與并窩
寄養(yǎng)是指母豬產后死亡或產后無乳,或者所產仔豬數(shù)超過了有效乳頭數(shù)時,將那些無奶吃的仔豬叫由其他的母豬哺育。并窩是指母豬產仔偏少或者所產仔豬中的部分因某些原因死亡,為了提高母豬的利用率,可將這些仔豬進行合并飼養(yǎng),并窩前一定要讓仔豬吃足初乳。
在寄窩并養(yǎng)前,用寄養(yǎng)母豬的乳汁(不提倡用母豬的尿液)涂擦仔豬全身,并選擇在夜間進行混群,使母豬無法區(qū)分自產和寄養(yǎng)的仔豬。之后要注意觀察,防止母豬拒絕哺乳或咬傷過寄仔豬。寄養(yǎng)與并窩的仔豬要求產期相似,最好不要超過3~4天。
5、疾病預防
吃初乳前,可按常規(guī)劑量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2小時后再讓仔豬自由吃奶。另外,可給母豬服用土霉素,以防仔豬發(fā)生紅、黃痢。對圈舍每日要進行清掃,使舍內保持衛(wèi)生干燥,給仔豬提供清潔、安靜、空氣新鮮的生活環(huán)境。每日要細心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下痢時,要及時進行治療。
三、怎么把豬養(yǎng)好
乳豬護理是養(yǎng)豬生產中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護理乳豬也是飼養(yǎng)人員最費精力的一項工作。精心護理好乳豬,是減少乳豬死亡率,提高養(yǎng)豬生產經濟效益的技術保證。
1 具有一定飼養(yǎng)規(guī)模的母豬場,應有計劃地按批相對集中進行分娩產仔。采取按批相對集中分娩產仔,不但便于乳豬寄養(yǎng)和母豬并胎,還可以在乳豬分群后讓幾頭母豬帶養(yǎng)。這對提高乳豬成活率,確保乳豬全壯全活是大有好處的。
2 接產乳豬斷臍不能過早,以免出血多。斷臍應在乳豬出生10分鐘后進行。
3 有些初產母豬分娩時,性情暴躁,還會咬死剛產下的乳豬。對此,可把剛產下的乳豬放入護仔筐內,待母豬產下7~8頭乳豬以后,再一起放到母豬腹邊。此時,接產人員可輕揉母豬的乳房,使之適應授乳,且利于分娩。必要時,可對母豬肌注鹽酸氯丙嗪注射液2mL(50mg)×5支。
4 豬的嗅覺很靈敏,母豬嗅到不是自己所產乳豬的氣味時,即會咬啄寄養(yǎng)乳豬。為此,寄養(yǎng)乳豬時,最為方便的辦法是將寄養(yǎng)乳豬與親生乳豬在護仔筐內先混群2小時左右,使乳豬氣味一致。哺乳時,飼養(yǎng)人員還應當細心進行觀察,防止寄養(yǎng)乳豬被母豬傷害。
5 寄養(yǎng)乳豬時,一定要注意讓寄出的乳豬吮足初乳。
6 母豬壓死乳豬的地方通常在墻角,由于母豬喜歡把后軀頂住墻角,乳豬在墻角被壓住后很難脫身。對此,可把一塊較大的廢墻磚放在墻角處,或者用磚在墻角處砌成長、寬、高均為20cm左右的方塊。
7 初生乳豬的圈舍內,墊草不宜過多,因為初生乳豬弱小,行走不穩(wěn),過多的墊草會纏住乳豬,容易被母豬壓死。
8 給生后1周齡內的乳豬,每天滴服1次土霉素溶液,對預防下痢很有好處。處方為1g土霉素粉溶于100mL冷開水中,每頭每天滴服3ml。
9 發(fā)現(xiàn)乳豬下痢應早治療,投藥途徑以口服為好。應當選用能在腸道中保持較高濃度而很少被吸收的藥物,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
10 初生乳豬皮膚柔嫩,在晴天陽光下曬得太久會曬傷皮膚,應注意驅趕。
11 有的日齡較小的乳豬,被母豬蹂壓或其他原因所致,體表出現(xiàn)大水泡,對此不要立即穿刺放水。因為放水后的患處又會繼續(xù)出現(xiàn)水泡,多次放水可促使組織液的營養(yǎng)物質喪失,會影響乳豬的生長,不如任其自然,待其慢慢地被組織吸收?;蛘叽正g較大時放水,并試用鈣制劑靜注,以減少滲出液。
12 哺乳乳豬易患缺鐵性貧血癥,宜在生后3~5日齡每頭肌注右旋糖酐鐵注射液100mg,效果較好。
13 乳豬白痢病與飼養(yǎng)管理關系密切,母豬產后1周內宜少喂料,產后15天起加大喂料量。乳豬5~7日齡就要引食,這樣能大大減少白痢病的發(fā)病率。
14 乳豬閹割后3~5天內,飼養(yǎng)人員應細心觀察乳豬的吮乳、采食和活動情況,如有異常,應立即請獸醫(yī)進行診治。
15 乳豬1月齡左右時,飼養(yǎng)人員應對乳豬、母豬體表以及圈舍墻壁噴灑2%的敵百蟲溶液,防治乳豬疥螨病。噴灑藥物應選在晴天的中午進行。
16 乳豬在斷奶前1周,應當逐漸降低母豬的投料標準,減少母豬的投料量,以使奶水降至最少量,從而適應乳豬逐漸斷奶。斷奶后,乳豬料中宜添加一定量的粗料(青干草粉或稻草粉),并控制投料量,10天后逐漸增加投料量,降低粗料量。這些措施有利于減少斷奶乳豬腹瀉和水腫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