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壓餅的做法大全(茶葉怎么壓餅)
茶葉怎么壓餅
把普洱茶餅弄散的方法如下:
1、用布包著在鍋里蒸一下(時間可稍長些),取出就可以用手弄散了。
2、用一個干凈的錐子, 從側面每隔幾厘米扎一下,然后剖開,再用手掰成小塊即可。
普洱茶餅制作步驟如下:
1、采茶,當然是蕎木,青餅原料是相當重要的。
2、將采會的茶分解,把老葉子去了。
3、殺青,非常重要,把水汽排除,火溫在70-80度會最好。
4、揉茶,把苦水和一些梗梗拿走。
5、將茶曬干,稱為"曬青茶"。
6、在壓餅前,將茶蒸軟。
7、壓餅,用石磨壓餅即可。
經(jīng)常喝普洱茶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餅是需要通過機器錘壓以后才形成茶餅的,但往往由于沖壓的過程太過了,導致茶葉被壓的過于緊實,從而想喝的時候,茶葉比較難撬開!
普洱茶餅
這不,近期就有不少茶友也遇到這樣的問題!相信這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大部分普洱茶友!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方面來解決!
茶餅
看到這里就很多茶友會覺的,為什么不適用茶刀或者是茶針來撬茶餅呢?首先就拿茶刀來講,其觀賞價值更大于與適用價值,其次就是茶針,目前市面上的茶針質量較差,面對一些高緊壓的茶餅,也只是無能為力!
普洱茶刀
當然還有人會說適用蒸散茶的辦法,通過蒸汽將茶蒸散!如果通過這種辦法來弄散茶葉的話,將會極大的破壞茶葉品質!
茶湯
那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拆散茶!
1.用干凈的紙將茶品包覆起來(可多幾層),傾斜放置于樓梯、墻角(推薦樓梯,相對操作空間較大),與地面呈45°夾角。
2.用榔頭、磚頭等重物重擊緊壓茶斜面的中心點,直至將其砸斷。
3.如此斷開的茶品,不僅僅是一開兩斷,每個破開的部分受重擊的震蕩,都會變得更好下針。
4.用茶針拆開剩余部分,注意下針點務必選擇茶品斷面中凹下的部分,茶針不容易打滑傷人。
5.操作時茶針指向的30°夾角內(nèi)不要出現(xiàn)拆茶者的身體,避免因誤操作而受傷。
怎樣壓茶餅
毛茶壓制成餅,需要經(jīng)過稱重、毛茶入桶、高溫蒸軟、入袋揉壓、石墨定型、晾干六步。茶餅的壓制:1、稱重,357g。精準的重量是普洱茶餅均勻的前提保證。2、毛茶入桶,放入內(nèi)飛。
茶葉怎么壓餅好吃
不是!清代357克餅茶七餅為一提的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至今,清代收稅也是按提收。馬邦運輸是一匹馬左右各一箱,每箱6提,一匹馬至少可運30公斤茶葉。但經(jīng)過幾百年的經(jīng)驗和觀察,普洱茶壓餅的好處除了便于運輸和儲存還有很多。
壓餅的必要條件是蒸軟,蒸壓成餅后的茶葉更利于轉化。同樣的原料壓餅和沒有壓餅存放一段時間后其醇香口感截然不同。很難用一種原因解釋,主要是壓餅后更容易鎖住茶葉本身的香氣,而且蒸壓使茶葉本身的果膠及糖分滲出,讓茶葉內(nèi)涵物質更緊密融合,從而有利于益生菌的生存繁殖。
我們都很清楚,一餅普洱茶的原料一般不會來自一塊地,很可能是來自幾塊地,甚至幾個區(qū)域不同的原料混在一起。那么這些茶葉的微生物含量及滋味口感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尤其是拼配茶,更是各種組合,如果不壓餅,這些原料的特點就無法形成有效的組合,后期轉化也無法相互滲透和影響,也就不會有我們期望的驚喜了。
現(xiàn)在很流行賣毛茶給直接消費者。主要是一些商家利用消費者對普洱茶的認知不夠深刻,以及年輕茶客喜歡標新立異的心態(tài)。但沒有壓餅的毛茶不但沒有轉化的空間,也就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毛茶存放時間長了就索然無味,毫無驚喜。而且現(xiàn)在市面上的毛茶包裝主要以塑料袋為主,這是因為方便和密封簡單。這就大大違背了普洱茶的轉化工藝需求。普洱茶為什么用棉紙,外面再加筍殼,這一切都是為了有效包裝的條件下讓普洱茶有透氣并氧化的空間。如果用塑料袋密封不但沒有氧化的空間,而且容易和袋子串味,長存不可取。
打破傳統(tǒng)并有效創(chuàng)新是值得鼓勵的,也
茶葉壓成餅有什么作用
普洱茶存放的環(huán)境要進行區(qū)分,如果您購買到的茶已經(jīng)壓成餅、磚、沱之類,并且是成提或者成件的,那就按原樣將它們存放在通風、無異味、陰涼的地方即可。
如果是單餅或者是已經(jīng)把外面的筍殼拆開了的話,最好放入沙缸之內(nèi),讓它處于一種微透氣的狀態(tài)下比較好,不要用瓷缸。散茶不能用塑料袋密封包裝存放。
特別強調:
在高溫高濕地區(qū)存放普洱茶會比較麻煩,茶易發(fā)霉,一定不能將茶缸直接放在地面上,至少將茶缸置于離地面高20厘米以上,
最好也別存放在一樓。每過半個月,在天晴時將茶缸的蓋子打開透氣一兩個小時,同時將存放茶葉房間的門窗也打開。切記,不能在存放茶葉的房間內(nèi)放置各種化工產(chǎn)品以及化妝品,更不能讓炒菜的油煙與茶葉接觸。存放茶葉的環(huán)境溫度應該低于35度,最關鍵的是濕度,不應該超過70%。
同一種普洱茶存放地的不同,后期轉化出來的滋味也是不同的,這也許就是普洱茶的魅力之一。
壓成餅的茶葉怎樣分散
在使用茶葉去除冰箱異味的時候,用紗布將茶葉包好,或者是使用一個小碟子來放置茶葉,之后將其置于冰箱冷藏室頂部,不管是冷凍,還是冷藏都是可以用的,等過了2-3天之后,冰箱中的異味也就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只留下茶葉的淡淡清香味在里面。這個方法非常實用,既安全又方便 。
冰箱在我們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食物長期的放在冰箱里很容易生長細菌。所以說要定期的給冰箱做整理和清潔。這樣才能保證冰箱儲存食物的新鮮和安全。
擴展資料
小妙招去除冰箱異味:
1、橘子皮除味把橘子皮洗凈揩干,分散放入冰箱內(nèi),3天后,打開冰箱,清香撲鼻,異味全無。
2、檸檬除味將檸檬切成小片,放置在冰箱的各層,可除去異味。
3、茶葉除味把50克花茶裝在紗布袋中,放入冰箱,可除去異味.1個月后,將茶葉取在陽光下暴曬,可反復使用多次,效果很好。
4、食醋除味將一些食醋倒入敞口玻璃瓶中,置入冰箱內(nèi),除臭效果亦很好。
5、小蘇打除味取500克小蘇打分裝在兩個廣口玻璃瓶內(nèi),放置在冰箱的上下層,異味能除。
6、黃酒除味用黃酒1碗,放在冰箱的底層(防止流出),一般3天就可除凈異味。
7、木炭除味把適量木炭碾碎,裝在小布袋中,置冰箱內(nèi),除味效果甚佳。
什么茶葉壓茶餅
一斤茶和餅茶相差143克。一斤茶是500克,一餅茶是357克,這個答案是常規(guī)的。另外還有幾個可能,一是相差643克,原因是云南省的計量單位是以公斤為單位。
二是相差100克,因為有部分茶餅的重量是400克。
三是重量一樣,因為茶廠也有出品過500克一個的餅茶。
茶葉如何壓餅
月光白沖泡干茶介紹
壓餅白茶、松緊適宜,芽頭較多、有梗,色澤灰綠、毫色銀白,較油潤,清香略帶日曬味。
月光白沖泡葉底介紹
黃褐尚亮,有碎片、有梗,葉質較硬。
月光白第1泡
沖泡溫度:100度沖泡時間:10秒
月光白湯色淺黃,明亮度較高,香若有若無,入口柔和、有綿綿不絕之感,滋味清甜,但湯感厚度一般,有回甘、生津。
月光白第2泡
沖泡溫度:100度沖泡時間:10秒
月光白湯色淺金黃,明亮度較高,日曬香中帶點甜香,香入茶湯,入口柔和,滋味甜潤,濃度增強,有回甘生津。
月光白第3泡
沖泡溫度:100度沖泡時間:15秒
月光白湯色淺金黃,明亮度高,清香顯,香甜,略有日曬味,茶湯入口平順,滋味清甜、有草木香融入茶湯,茶湯濃度一般,滋味不夠飽滿豐富,回甘快、有生津,飲后有飽腹感。
月光白第4泡
沖泡溫度:100度沖泡時間:20秒
月光白湯色淺金黃,明亮度高,有清香,淡淡的日曬味和甜味,入口順,滋味的甜度下降,茶湯濃度下降,有回甘生津。
月光白第5泡
沖泡溫度:100度沖泡時間:30秒
月光白湯色淺金黃,明亮度高,香氣低淡,略有甜味,入口順,微帶甜味,出水味。
茶葉如何壓成餅
會的。普洱茶茶葉為什么要蒸,是因為這樣方便壓制。當然傳統(tǒng)是靠工夫去掌控“蒸”的時間。有了機器后,時間自然能調配:375克圓茶須7秒。250克沱茶5秒。250克磚茶5秒,100克沱茶3秒.
要讓茶品轉化得快。除了加速陳化的方法,就是在這兒把蒸汽時間拉長。結果是:轉化快,兩年陳期仿如七八年陳期。結果是、沖泡后茶底。
如何壓制茶餅
老白茶,又名白金茶,即貯存多年的白茶。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干)、揀剔、復火等工序。其制法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xiàn),湯味鮮爽。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老白茶的制作工藝流程。
老白茶的制作工藝流程
白茶的制作工藝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鮮茶葉薄薄地攤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陽光下,或置于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nèi),讓其自然萎凋。晾曬至七八成干時,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
1、采摘
白茶根據(jù)氣溫采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凈采。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采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2、萎凋
采摘鮮葉用竹匾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攤青后,根據(jù)氣候條件和鮮葉等級,靈活選用室內(nèi)自然萎凋、復式萎凋或加溫萎凋。當茶葉達七、八成干時,室內(nèi)自然萎凋和復式萎凋都需進行并篩。
3、烘干
初烘:烘干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
4、保存
茶葉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nèi),放入冰庫,溫度1-5℃。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后打開,進行包裝。
老白茶的儲存形態(tài)可分為散茶和茶餅。二者的主要區(qū)別的在于,外形上:一為色澤銀白透黃的散白茶,一為壓制成茶餅色澤深重帶褐色的白茶;內(nèi)在的區(qū)別:老白茶餅經(jīng)過壓制這道工序,存放的過程中會自然發(fā)酵,而散裝老白茶則不會。
老白茶價值
1、產(chǎn)量少,僅中國·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和寧德市福鼎市一帶可產(chǎn)。
2、適合大白茶茶樹生長的環(huán)境優(yōu),高山地區(qū)。
3、制作工藝沿用古法,不炒不揉,適當攤晾,天然萎凋,適時烘焙,對制茶技術要求很高。
老白茶在多年的存放過程中,茶葉內(nèi)部成分緩慢地發(fā)生著變化,香氣成分逐漸揮發(fā)、湯色逐漸變紅、滋味變得醇和,茶性也逐漸由涼轉溫。其茶寒涼,功同犀角,且存放時間越長,滋味也越醇和,其藥用價值和品飲價值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