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縫制要求(工藝縫制要求有什么)
工藝縫制要求
制鞋生產工藝主要有5種,它們是:膠粘工藝、熱硫化工藝、注塑工藝、模壓工藝和縫制工藝。
鞋靴膠粘工藝是目前制鞋工業(yè)中運用最廣的一種工藝,這種工藝的優(yōu)點是適合各種材料,生產效率高,適合流水線作業(yè)。
以膠粘鞋為例,工藝主要流程如下:面料、里料裁斷制幫(包括片邊、折邊、縫幫等)——制底(包括各種底料整型、處理,繃幫等)——合底(幫底結合)——烘干定型——出楦——檢驗等。
鞋靴熱硫化工藝分為熱硫化粘貼工藝和熱硫化模壓工藝,前者應用更為廣泛。熱硫化制鞋工藝主要運用于旅游鞋、運動鞋和運動式休閑鞋等膠底鞋類生產。
熱硫化粘貼工藝主要流程是:鞋幫制造膠部件制造—成型—硫化—脫楦。
注塑(射)是注射成型的一種制鞋方法。這種工藝多應用于旅游鞋、運動鞋、運動式休閑鞋等鞋類中。注塑工藝又分為整鞋注塑成型工藝(鞋幫另制)和鞋底注塑工藝,鞋底注塑工藝又可分為單色注塑工藝和多色注塑工藝。注塑工藝主要流程是在注塑成型裝置中先將物料壓縮,接著塑化(固體塑料轉變成流體)、均化,然后通過模具的注射通道將流體塑料注入到鞋的模腔中,經冷卻后得到成型的產品。
模壓工藝在幫底結合強度要求高的鞋類品種中應用較多,如勞動保護鞋、軍用鞋等。模壓工藝分為繃幫模壓和套楦模壓兩種??噹湍汗に囍饕鞒淌菍⒖嚭脦偷男瑤停涍^起毛、撥出原楦,涂上膠粘劑等處理后,套在模壓機同型號鋁楦上,然后在底模中放入膠料,再經過模壓機加溫熱熔和向下施壓,最后膠料熱熔、壓制同時與鞋幫緊密合成,整個工藝就基本完成了。
縫制工藝是一種傳統(tǒng)制鞋工藝,縫制工藝的基本特點是幫底結合是用特制麻線縫制起來,縫制工藝較為復雜,技術要求比較高,充分體現人的一種工藝能力和技巧,多用于高檔皮鞋的生產。工藝不僅僅是將材料加工成型的制作過程,精致、完善、復雜的工藝還能給使用者(消費者)帶來一種工藝美感,即存在一種審美價值。
工藝縫制要求有什么
是從上往下一節(jié)比一節(jié)寬這樣層次分明有塔狀感美麗大方
服裝的縫制工藝
工藝單是做一件衣服的制作工藝,包括拼縫的方法,布料,鋪料,包裝方法,注意的問題等等!
工藝縫制要求標準
縫制是服裝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裝的縫制根據款式、工藝風格等可分為機器縫制和手工縫制兩種。在縫制加工過程實行流水作業(yè)。
粘合襯在服裝加工中的應用較為普遍,其作用在于簡化縫制工序,使服裝品質均一,防止變形和起皺,并對服裝造型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種類以無紡布、梭織品、針織品為底布居多,粘合襯的使用要根據服裝面料和部位進行選擇,并要準確掌握膠著的時間、溫度和壓力,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梭織服裝加工中,縫線按一定規(guī)律相互串套聯結配置于衣片上形成牢固而美觀的線跡。線跡可基本概括為以下四種類型:
1. 鏈式線跡 鏈式線跡是由一根或二根縫線串套聯結而成。單根縫線的稱單線鏈縫。其優(yōu)點是單位長度內用線量少,缺點是當鏈線斷裂時會發(fā)生邊鎖脫散。雙根縫線的線跡稱為雙線鏈縫,是由一根針線和鉤子線互相串套而成,其彈性和強力都較鎖式線跡為好,同時又不易脫散。單線鏈式線跡常用于上衣下擺、褲口繰縫、西服上衣的扎駁頭等。雙線鏈式線跡常用于縫邊、省縫的縫合,褲子的后縫和側縫,松緊帶等受拉伸較多,受力較強的部位。
2. 鎖式線跡 亦稱穿梭縫跡線,由二根縫線交叉聯接于縫料中,縫料的兩端呈相同的外形,其拉伸性、彈性較差,但上下縫合較緊密。直線形鎖式線跡是最常見的縫合用線跡,由于用線量較少,拉伸性較差,常用于兩片縫料的縫合。如縫邊、省縫、裝袋等。
3. 包縫線跡 是由若干根縫線相互循環(huán)串套在縫料邊緣的線跡。根據組成線跡的縫線多少而稱呼其名(單線包縫、雙線包縫……六縫包縫)。其特點是能使縫料的邊緣被包住,起到防止面料邊緣脫散的作用。當縫跡受拉伸時,面線、底線之間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轉移,因而縫跡的彈性較好,故被廣泛用于機織物的包邊。三線包縫和四線包縫為最常用的機織制品服裝的包邊。五線包縫和六線包縫又稱為“復合線跡”,由一個雙線包縫同三線包縫或四線包縫線跡組合而成。其最大特點是強力大,可同時進行合縫和包縫,從而提高縫跡的密度和縫制的生產效率。
4. 繃縫線跡 由兩根以上針線和一根彎鉤線相互穿套而成,有時在正面加上一根或二根裝飾線??嚳p線跡的特點是強力大,拉伸性好,縫跡平整,在某些場合(如拼接縫)也可起到防止織物邊緣脫散的作用。
基本縫合的形式如圖1-13所示,除了基本縫制外,根據款式工藝要求還有抽褶、貼布繡等加工方式。梭織服裝縫制中針、線以及針跡密度的選擇,都應考慮到服裝面料質地及工藝的要求。
縫針可用“型和號”加以分類,根據形狀,縫針可分為S、J、B、U、Y型,對應不同的面料,分別采用適宜的針型。
我國使用的縫針的粗細以號數來區(qū)別,粗細程度隨著號數的增加而越來越粗,服裝加工中使用的縫針號型一般從5號~16號,不同的服裝面料采用不同粗細的縫針,見表1-2。
表1-2 各類質地面料的標準縫針
縫紉機針(號別) 面料
5號 電力紡、貢緞
7~8號 電力紡、貢緞、雙縐
9~10號 薄絲織品、貢緞、雙縐、喬其紗、巴厘紗
11~12號 薄漂布、寬幅布、全毛薄紡織品
13~14號 寬幅紡織品、純毛織品、一般紡織品
16號 一般厚紡織品(外衣等)、防水布
縫線的選擇原則上應與服裝面料同質地、同色彩(特別用于裝飾設計的除外)。縫線一般包括絲線、棉線、棉/滌綸線、滌綸線等。在選擇縫線時還應注意縫線的質量,例如色牢度、縮水率、牢度租強度等等。各類質地面料應采用的標準縫線見表1-3。
表1-3 各類質地面料的標準縫線
面料的質地 縫 線
絲綢、毛、絲/合成纖維、毛/合成纖維、以絲和毛為主的混紡交織布 絲線、滌綸線
棉、棉/合成纖維、以棉為主的混紡交織布 棉線、棉/滌綸線
上述質地以外的面料 滌綸線、棉/滌綸線
針跡密度是指針腳的疏密程度,以露在布料表面3cm內的縫合數來判斷,也可用3cm布料內針孔數來表示。梭織服裝加工中標準的針跡密度見表1-4。
表1-4 針跡密度
縫合方式的類別 運針數
直線縫鎖縫(外衣) 13~15針
直線縫鎖縫(中衣) 15~17針
聯鎖縫 12~13針
包縫 13~14針
包縫鎖邊 8針
手工繚縫(翻邊繚里邊) 3~4針
手工繚縫(繚明縫) 7~9針
服裝的縫制整體上要求規(guī)整美觀,不能出現不對稱、扭歪、漏縫、錯縫等現象。條格面料在縫制中要注意拼接處圖案的順連,條格左右對稱,見表1-5及圖1-14??p線要求均勻順直,弧線處圓潤順滑;服裝表面切線處平服無皺痕、小折;縫線狀態(tài)良好,無斷線、浮線、抽線等情況;重要部位例如領尖不得接線。
圖1-13 縫合形式名稱及略圖
表1-5 條格面料對格對條要求
部 位 位 置 對花
前 身 上下、左右圖案對稱、相合 A2
后 身 左右圖案對稱、相合 A3
外套 左右圖案均等、相合 A4
上衣 衣袖袖口 男士服裝的袖和前身圖案也應相合 A5
女襯衫
衣袋袋蓋 與大身圖案相合 A6
男襯衫 側(腋)部 側部圖案應吻合 A7
搭 門 搭門左右圖案均等、相合 B1
西 褲
臀 部 左右圖案均等、相合 B2
側 縫 側縫部圖案相合 B3
裙子類 左右圖案相合 C1
圖1-14 圖案配合圖
工藝縫制要求是什么
需要熟練縫紉工執(zhí)行操作,兜牙平直,寬窄不超過標準,先縫袖子面布,里子的肘省縫制方法及質量要求與緝衣身省道工藝相同。
縫制工藝是什么
這個沒有明確的說法,因為甚至不知道哪道是第一道哪道是第二道。
基本來說,服裝生產的工序是這樣的:
驗布--裁剪--縫紉--剪線頭--檢驗--燙整--包裝
其間有很多小工序,比如裁剪后,可能有印花繡花;縫紉中,又包括扣眼釘扣等。燙整前,有的服裝還有成衣水洗等。如果看服裝廠的細的生產工藝,供需更多,可能上袖子都算一道工藝,或加橡根,或包縫,或上口袋。
工藝縫制要求有哪些
香云紗面料由于其獨特的涂層制作工藝,在縫紉的時候就增加了難度。在縫紉的時候要一次做好,不能重復拆了再縫,縫紉后的針孔就沒辦法掩蓋,就需要重新配片。所以對縫紉技術有一定的要求。
香云紗面料不能拆,所以在工藝制作上面盡量的避免明線的縫制。用盡量少的接縫制作一件香云紗面料衣服是最好的選擇。
既然面料和做工都用心,那么在后期的洗滌和養(yǎng)護上也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才好。
面料的洗滌,要用低于30度的清水稍微浸泡。用手輕輕揉搓即可。不要在陽光下暴曬,在通風的地方陰干即可。
工藝縫尺寸
伸縮縫一般設置于混凝土路面。橫縫間距4~5m,縫寬3-8mm,深7cm。
路面混凝土切縫具體深度:路面的縫有兩種,伸縫和縮縫。這個工藝,要首先熟悉縮縫及縮縫的概念的。用模板留置的縫就是伸縮縫,切割的縫只是縮縫。(伸縫的全稱就叫伸縮縫,功能是涵蓋伸、縮功效的),伸縫要貫通到底,縮縫深度不小于1/3。
路面混凝土切縫不是就是伸縮縫,路面混凝土切縫深度具體不小于1/3路面厚度為宜,做審計,施工方混凝土地面破除后又恢復,結算書上路面混凝土切縫實際為20cm不可能,采用什么切割,最多7cm,因為路面混凝土厚度最多也就200厚,一般割縫也就5cm。
擴展資料:
材料組成:
1、鍍鋅薄鋼板伸縮縫。這是一種簡易的伸縮縫上,在中小跨徑的裝配式簡支梁橋上,當梁的變形量在20-40mm以內時常選用。
2、鋼伸縮縫。鋼伸縮縫由鋼材制作,它能直接承受車輛荷載,并根據伸縮量的大小調整鋼蓋板的厚度,鋼伸縮縫也宜于在斜橋上試用。它的構造比較復雜,只有在溫差較大的地區(qū)或跨徑較大的橋梁上才采用。當跨徑很大時,一方面要加厚鋼板,另一方面需要采用更完善的梳形鋼板伸縮縫。
縫制工藝流程
一、服裝設計:一般來說,大部分大、中型服裝廠都有自己的設計師設計服裝款式系列。服裝企業(yè)的服裝設計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成衣設計,根據大多數人的號型比例,制定一套有規(guī)律性的尺碼,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設計時,不僅要選擇面料、輔料,還要了解服裝廠的設備和工人的技術;第二類是時裝設計,根據市場流行趨勢和時裝潮流設計各款服裝。
二 、紙樣設計:當服裝的設計樣品為客戶確認后,下一步就是按照客戶的要求繪制不同尺碼的紙樣。將標準紙樣進行放大或縮小的繪圖,稱為“紙樣放碼”,又稱“推檔”。目前,大型的服裝廠多采用電腦來完成紙樣的放碼工作,在不同尺碼紙樣的基礎上,還要制作生產用紙樣,并畫出排料圖。
三、生產準備:生產前的準備工作很多,例如對生產所需的面料、輔料、縫紉線等材料進行必要的檢驗與測試,材料的預縮和整理,樣品、樣衣的縫制加工等。
四、裁剪工藝:一般來說,裁剪是服裝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內容是把面料、里料及其他材料按排料、劃樣要求剪切成衣片,還包括排料、輔料、算料、坯布疵點的借裁、套裁、裁剪、驗片、編號、捆扎等。
五、縫制工藝:縫制是整個服裝加工過程中技術性較強,也較為重要的成衣加工工序。它是按不同的款式要求,通過合理的縫合,把各衣片組合成服裝的一個工藝處理過程。所以,如何合理地組織縫制工序,選擇縫跡、縫型、機器設備和工具等都十分重要。
六、熨燙工藝:成衣制成后,經過熨燙處理,達到理想的外形,使其造型美觀。熨燙一般可分為生產中的熨燙(中燙)和成衣熨燙(大燙)兩類。
七、成衣品質控制:成衣品質控制是使產品質量在整個加工過程中得到保證的一項十分必要的措施,是研究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產生和可能產生的質量問題,并且制定必要的質量檢驗標準。
八、后處理:后處理包括包裝、儲運等內容,是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操作工按包裝工藝要求將每一件整燙好的服裝整理、折疊好,放在膠袋里,然后按裝箱單上的數量分配裝箱。有時成衣也會吊裝發(fā)運,將服裝吊裝在貨架上,送到交貨地點。
服裝縫制工藝要求
如果對做衣服一點基礎都沒有,從來沒有摸過布料、縫紉機這些,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始學做衣服:
1、先到學做衣服網看一看其它人的作品和分享做衣服的過程,找找感覺。
2、選擇一款自己想做又相對比較簡單的款式,買好布料,如果能同時買好縫紉機更好。
3、找到相應的裁剪圖,如果裁剪圖看不懂的話,學一學裁剪入門教程。
4、學一學基本的縫紉工藝,這個可以看看縫紉方面的入門教程帖,心中有個大概印象。
5、多實踐,慢慢的就入門了。從事服裝行業(yè)是一行比較辛苦和事物瑣碎的行業(yè),想從事這行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有耐心、細心和恒心。服裝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須品,其實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和揣摩就可以學到不少的知識,做為一個服裝設計師不僅僅是能夠畫出一個服裝的款式,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實現自己的設計構想,比如應用什么樣的面輔料、什么樣的制作工藝、版型的調整、圖案的設計、裝飾等,因此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是一個好的設計師因具備的素質,服裝設計是一門實用藝術,不是只懂得畫出漂亮的效果圖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能把你的設計以實物的形式制作展示出來,這些方面的培養(yǎng)有很多的途徑。比如像老裁縫請教服裝的版型、到工廠學習服裝的制作工藝和流程、到商場看不同類型、季節(jié)服裝的面輔料選用、搭配,多看設計類的資料、書籍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等,這些都是不需要到服裝院校就能學到的東西,但往往能用心從這些方面學習得到的知識更來得扎實和具操作性。1、如果是自學,首先去買本人體素描之類的書,從學習畫人體開始熟悉人體,不管是女人體,男人體,兒童體以及人體的各種基本姿勢都要畫熟練。 2、學習了人體畫后就學習基本的色彩關系,建議買一本色彩基礎的書籍,對色彩進行學習和熟悉。比如《色彩構成》。 3、開始學習一些服裝專業(yè)的知識,從畫款式圖開始,比如《服裝學概述》、<<服飾圖案>>。 4、經過上述學習,基本掌握了人體、色彩、款式,下面進行人體著衣的效果圖學習。也就是在人體上畫衣服?,F在可以不需要什么指導類書籍了,按照書上或者雜志上的服裝穿在人體上,慢慢熟悉最后自己設計款式進行聯系。 5、推薦〈經典美國時裝畫技法〉基礎篇和提高篇兩本,按照上面的課程進行練習,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熟練地繪畫時裝畫。
6、學習一些制版方面的內容,確保自己知道自己設計的服裝的工藝。例如〈文化服裝講座〉系列。 下面推薦部分比較有用的書籍: 余強著 服裝設計概論 第一版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1 龐琦著 服裝色彩 第一版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1.9 徐雯著 服飾圖案基礎 第一版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002.6 李麗婷著 色彩構成 第一版 湖北美術出版社 2001.10 蘇石民 包昌法 李青著 服裝結構設計 第一版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3.3 朱秀麗 鮑衛(wèi)青著 服裝制作工藝 第一版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3.3 (日)文化服裝學院 范樹林 文家琴譯 文化服裝講座-原理篇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0.4 王受之著 世界服裝史 第一版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9 我讀服裝紙樣設計,目的是什么?掌握了什么才算過關? 你要做的設計師不是打版師,學習服裝紙樣是為了知道你設計出來的衣服該怎么做,并不是要你自己做,但起碼要知道服裝的工藝。至于掌握什么才算過關,我建議:1、男西服版2、男襯衫版3、女裝原形4、童裝原形。掌握這4種基本原形,那你可以應聘服裝設計的所有種類(無外時裝-女裝多、男裝、童裝),只是學習和市場不一樣,進入工作崗位后(還有設計師跳槽),即使很厲害的設計師也需要至少2個月適應新廠,新手至少也要半年到一年時間才能獨立設計。
縫制工藝質量要求
(1)外觀質量檢驗。主要是對服裝的款式、面輔料的缺陷、縫制工藝質量、整燙質 量、線頭、污漬、折疊包裝等的檢驗。
(2)規(guī)格檢驗。對服裝各部位的規(guī)格尺寸進行測量。
(3)數量檢驗。核對出口服裝的總箱數、總件數是否與出口報檢數相符。
(4)包裝檢驗。檢驗服裝的內外包裝質量、嘜頭標記、包裝物料質量、掛牌、標簽以及裝箱搭配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