坣怎么讀(煢怎么讀)
坣怎么讀
小塘坣的讀音是xiǎo táng táng
煢怎么讀
煢[qióng] 意思是: 1.沒有兄弟,孤獨:“~~孑立,形影相吊?!?/p>
2.憂愁。
瑩怎么讀
董dong三聲,瑩ying二聲
塋怎么讀 拼音
塋
讀音:[yíng]
部首:艸
五筆:APFF
釋義:墳墓,墳地。
塋怎么讀組詞
已是簡化字。
穮
漢字
穮biāo(ㄅ一ㄠ)
1、鋤地或者耘田除草。
2、方言,秧田施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穮
拼音biāo pāo
總筆畫20
部首禾
五筆碼TYNO
基本釋義
穮 (biao) 20畫
部首:禾 5畫
寫法:biāo, 筆順:31234413522115354444mi俹 禾虛貌。筆畫數(shù):20;部首:禾;
穮 拼音:biāo
部首:禾,部外筆畫:15,總筆畫:20
五筆86:TYNO 五筆98:TOXO 倉頡:HDIPF
筆順編號:31234413522115354444 四角號碼:20931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7A6E
穮 biāoㄅㄧㄠˉ
鋤地或者耘田除草。
方言,秧田施糞。
穮 pāo ㄆㄠˉ
禾虛貌。
詳細釋義
穮 biāo 【動】
耘田鋤草〖till〗
穮,耕禾間也。從禾,麃聲?!墩f文》
譬如農夫,是穮是穮?!蹲髠?昭公元年》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禾部】穮
耕禾閑也。從禾麃聲?!洞呵飩鳌吩唬骸笆欠吺切枴!备汕?/p>
說文解字注
(穮)槈鉏田也。各本作耕禾閑也。今正。周頌釋文引說文。穮、槈鉏田也。表嬌反。字林。穮、耕禾閑也。方遙反。然則今本說文淺人用字林改之。穮者、也。非耕也。周頌。緜緜其麃。毛傳曰。麃、耘也。
釋訓曰。緜緜、麃也。孫炎云。緜緜言詳密也。郭樸云。蕓不息也。左傳。是穮是蔉。杜云。穮、耘也。許云槈鉏田者。槈、薅器也。鉏、立薅斫也。薅者、披田艸也。或槈其田。
或鉏其田。皆曰穮。今吳下俗語說用鉏曰暴。卽此字也。從禾。麃聲。甫嬌切。二部。周頌叚麃為之。春秋傳曰。是穮是袞。左傳昭元年文。袞之言畎也。謂壅禾本也。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字部】穮
【集韻】【韻會】?嬌切【正韻】?遙切,?音鑣。耘田也。除草也?!咀髠鳌ふ言辍科┘愚r夫,是穮是蔉。又【韻會】通作麃。
【詩·周頌】緜緜其麃?!咀ⅰ吭挪幌⒁?。又【集韻】披交切,音拋。穮?,禾虛貌。又披敎切,音較。義同。
相關組詞
穮蓘
漢語大詞典
穮[biāo ㄅㄧㄠ]
[《集韻》悲嬌切,平宵,幫。]
耘田除草。《左傳·昭公元年》:“譬如農夫,是穮是蓘,雖有饑饉,必有豐年?!倍蓬A 注:“穮,耘也;壅苗為蓘。”
明 歸有光 《祭居守齋文》:“君子教子,一經(jīng)是專,是穮是蓘,不知豐年。”清 錢謙益 《南州徐氏先塋神道碑銘》:“祖柔而嘉,考剛而塞,是穮是蓘,肯播肯獲?!?/p>
【穮蓘】《左傳·昭公元年》:“是穮是蓘?!狈?,翻地;蓘,培土。皆為耕作之事。后因以“穮蓘”泛指辛勤勞作。
宋劉克莊 《謝韓孔惠見訪》詩:“莫向明時嗟不遇,乃翁穮蓘子逢年?!鼻?姚鼐 《許秋巖太守問耕圖》詩:“慷慨建樹窮歲月,譬如穮蓘亦有年?!?/p>
蟄怎么讀
蟄 zhé (形聲。從蟲,執(zhí)聲。本義: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 同本義 [hibernate] 蟄,藏也?!墩f文》 蟄,靜也?!稜栄拧贰 ∠U蟲始振。——《呂氏春秋·孟春》 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兑住は缔o下》。虞注:“蟄,潛藏也?!薄 ∮秩?蟄地(謂潛藏在地下) 蟲類伏藏洞穴不出 [seclude] 掌攻蟄獸?!吨芏Y·穴氏》 又如:蟄戶(動物藏伏的洞穴) 喻潛藏而未披露 [conceal] 久蟄之人心?!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蟄藏 zhécáng [torpor] 蟄居,潛藏 蟄藏于洞窟之中 蟄蟲 zhéchóng [dormant insect] 藏在泥土中冬眠的蟲子 蟄伏 zhéfú [torpor]∶動物冬眠 [live in seclusion]∶指人蟄居
僭怎么讀
人守旁牙牙目是什么字:僭jian四聲
滎怎么讀
是“滎”。
“滎”是一個多音字:
讀xíng時是指地名或穴位名,出自《史記·夏本紀》;
讀yíng時指縣名;也指古代湖澤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唐韻》《集韻》《韻會》:?戸扃切,音熒。
水名?!稌び碡暋罚簻畈〝i?!吨芏Y·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洛。
郡名?!兜乩硗ㄡ尅罚簻铌?,漢屬河南,今鄭州滎陽、滎澤二縣。
山名?!渡胶=?jīng)》:南海之外有滎山,滎水所出。
詞語?!都崱罚壕隊I切,音縈。滎瀯,波浪涌起貌?!豆薄そx》:漩澴滎瀯。
擴展資料:
1、xíng
滎陽:地名,在河南省?!妒酚?高祖本紀》:“漢與楚相距滎陽數(shù)歲?!?
2、yíng
滎經(jīng)(Yíngjīng): 縣名,在四川省。
3、古代湖澤名?!妒酚洝は谋炯o》:荊河惟豫州,伊、雒、瀍、澗既入于河,滎播既都,道菏澤,被明都。
4、穴位名稱。古人把氣血在經(jīng)脈中運行的情況以自然界中水流的動向作比喻,以此表示氣血流注的從小到大、從淺到深的狀況,于是就把五輸穴分為井穴、滎穴、輸穴、經(jīng)穴、合穴五個種類。氣血在井穴里匯聚成以后,便在滎穴處開始微微地流動,所以滎穴的脈氣比井穴稍大。滎穴位于指掌關節(jié)、趾跖關節(jié)之前。
從滎穴流動過來的氣血逐漸匯集起來,在輸穴處水流變大,有了能夠把氣血往大江大河里輸送的能力。所以輸穴就像溝渠一樣,水流比滎穴更大,脈氣更大。輸穴多位于指掌關節(jié)、趾跖關節(jié)之后。
經(jīng)穴就是大江大河了,從輸穴里輸送過來的脈氣在寬敞的江河里暢通無阻,氣勢磅礴。經(jīng)穴位于前臂和脛部。海納百川,大江大河里的水最終匯入大海。氣血也是一樣,最終從井穴里流注到合穴里,達到隆盛。合穴在肘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附近。
從井穴到合穴,五輸穴依次從四肢末端向肘部、膝部方向排列,很有規(guī)律。每陰經(jīng)有五輸穴,每陽經(jīng)有六輸穴。
塋怎么讀音
壟字的讀音是lǒng
坡壟、盤壟、磨壟、麥壟、壟畝、壟墓、行壟、雪壟、遺壟、玉壟、炸壟、壙壟、耕壟、斷壟、地壟、登壟、村壟、疇壟、山壟、墑壟、松壟、田壟、瓦壟、先壟、故壟、墳壟、訪壟、碑壟、沙壟、丘壟、壟斷、壟田、壟作、塋壟、祖壟、壟灶、壟溝、壟奴、畎壟
間字的讀音是jiān
、舍間、侍間、世間、讒間、晨間、猜間、草間、塵間、車間、承間、乘間、初間、此間、得間、諜間、待間、當間、反間、坊間、房間、凡間、發(fā)間、非間、乖間、構間、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