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肉的做法,清蒸咸肉怎么做好吃,清蒸咸肉的家常做法
咸肉的做法,清蒸咸肉怎么做好吃,清蒸咸肉的家常做法
主料
咸肉
1大塊
輔料
清水
適量
蔥沫
少許
枸杞
少許
步驟
1.將咸肉切片
2.用溫水浸泡10分鐘
3.洗凈后,碼入盤中
4.鍋中架蒸屜,蓋蓋將冷水燒開
5.放入咸肉
6.加蓋大火清蒸
7.滾開后,轉(zhuǎn)中小火,蒸制10~15分鐘左右
8.鍋中的水差不多了,咸肉也熟了
9.撒少許蔥花和枸杞增色添香
如何做咸肉和保存
原料配方:
豬肉5千克、鹽0.7千克。
豬肉:
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xì)軟,結(jié)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jīng)過烹調(diào)加工后肉味特別鮮美。
切豬肉指導(dǎo):
(1)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zhì)比較細(xì)、筋少,如橫切,炒熟后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2)切肥肉時,可先將肥肉蘸一下涼水,然后放到案板上,一邊切一邊灑點涼水,這樣切著省力,肥肉也不會滑動,且不易粘案板。
制作方法:
(1)取料:腌肉原料分為帶骨和不帶骨兩種。帶骨加工的腌肉,按原料肉的部位不同,分別以連片、小塊、蹄腿取料。連片指去頭、尾和腿后的片體;小塊指每塊2.5千克左右的長方形肉塊(腿腳指帶爪的豬腿)。
(2)整修:整理剔除碎肉、污血、淋巴、碎油等、為使食鹽滲透,必須在肉塊上每隔2—6厘米劃一刀,濃度一般為肉質(zhì)的1/3。刀口大小,深淺多少,根據(jù)氣溫和肌肉厚薄而定,如氣溫在15℃以上,刀口要開大些、多些,以加快腌制速度;15℃以下則可小些,少些。
(3)鹽制:一般分三次擦鹽,第一次為初鹽,第二次為大鹽,第三次為復(fù)鹽。初鹽即在原料肉的表面,均勻地敷上一層鹽。次日接著上大鹽,擦鹽要均勻,在刀口處塞進(jìn)適量新鹽,并整齊地堆疊成垛。經(jīng)4—5天翻倒,上下層調(diào)換位置;并補(bǔ)撒適量的新鹽。復(fù)鹽7天左右后,應(yīng)及時翻垛,繼續(xù)敷少量食鹽。三次擦鹽約25天左右即為成品。
(4)定鹽:腌肉可堆放在-5℃冷庫保藏,也可浸沒在24—25度的鹽水中。若出現(xiàn)鹽水混濁和異味時,說明鹽鹵變質(zhì),必須將鹽鹵重新煮沸后再用。 工藝提示:因為需要炸制,所以要預(yù)備熟菜油1000克,實耗約200克。
【咸肉的保存】
1、在入夏前用菜油8份、面粉2份調(diào)成糊狀涂在肉的表面,在有蟲眼的地方滴點香油,蛆或毛蟲遇油就會蜷縮死亡。
2、用一些固體石臘熔化后薄薄地涂在咸肉或火腿表面,亦可阻止害蟲侵入。
3、肉上已有很多蛆或毛蟲時,可將咸肉火腿泡在濃的咸水里(腌肉的濃度)攪動,蛆或毛蟲就能漂浮在水面上除掉。然后再陰干按上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