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飲食文化論文
日本飲食文化論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shù)研究的一種手段。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日本飲食文化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日本飲食文化論文 篇1 日本的飲食文化受到其自然環(huán)境、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等各方面的影響,具有其獨特性。了解其飲食文化,是了解日本社會生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日本飲食,作為世界上最健康的飲食,其形成與日本的地理特征是分不開的,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相對匱乏,但同時也給日本提供了豐富的海產(chǎn)品,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飲食文化,日本的飲食即和食也分為主食、副食。主食是以米飯和面條為主;副食主要是新鮮的海產(chǎn)品,飲食時常配以獨特的日本酒。在日本的飲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刺身、壽司、天婦羅、火鍋、石燒等。
一、日本的飲食特征
(一)生鮮海味
日本飲食以清淡為主,講究新鮮。日本人的觀念是新鮮的東西是營養(yǎng)價值最豐富的,最適合食用的。日本人喜歡生吃食物,無論是新鮮的蔬菜和植物還是生魚、肉、雞蛋等,認為食物最佳食用期就是它的新鮮期。在日本料理中有一條原則就是美味不能超過材料原有的滋味,所有的食物都應該保持它原有滋味,日本人喜歡吃海味,而生鮮海味則是日本飲食最大的特征,這也主要是與日本的地理環(huán)境相關(guān),四面環(huán)海,海鮮產(chǎn)品豐富多樣,成就了日本的生鮮海味飲食。
(二)雜食性
雜食是人類獨具的一種特質(zhì),是人類維持生存的重要的手段,日本的飲食同樣的也體現(xiàn)了雜食這一特征。在二戰(zhàn)前,日本的飲食一般都是以稻米、蔬菜、魚蝦為主,這主要是受日本的地理環(huán)境與日本當時的思想觀念影響的,但是在二戰(zhàn)后,日本思想觀念受外來思想的影響,他們的飲食更加的豐富多彩,畜牧產(chǎn)品逐漸出現(xiàn)了日本人的餐桌上,而且日本飲食文化受中國陰陽五行說的影響深厚,認為食物要陰陽平衡,并且日本人始終堅持雜食的陰陽平衡,使雜食成為了日本的又一大因素特征。
(三)注重形
日本飲食的另外一個特設(shè)就是日本的菜講究它的藝術(shù)性,注重的是色、形、味不同于中國的注重口味,講究色、香、味日本的飲食更加偏向于食物制作的藝術(shù)性和優(yōu)雅感,在日本大多數(shù)的菜肴都是以自然景觀相關(guān)的,食品的名稱很多都是直接采用景物的名稱命名的。所以對于日本的菜肴一般都是賞心悅目的。
二、日本的飲食習慣
日本人的飲食注重的是保全食物的營養(yǎng)與減少毒素的產(chǎn)生,她們寧愿每天去買新鮮的食材保證營養(yǎng),也不愿多買預存,因為她們認為冰箱只能保險,并不能防止食物中營養(yǎng)的流失。日本十分注重家庭飲食,注重營養(yǎng)之間的搭配,關(guān)注家人身體體重,對菜類的選擇上要求高。
1、日本以黑為貴,黑豆、黑米、黑木耳、黑棗、烏雞等只要食物與黑掛鉤,一般價格都比較高。
2、日本的料理以魚、蝦等海海鮮為主料,口味清淡,稍帶酸甜和辣味,主食是白米飯,日本人愛吃魚、海鮮、雞、鴨以及蔬菜、豆腐等,但是不吃羊肉、豬內(nèi)臟及肥豬油,有冷、熱、生、熟各種食用方法。
3、日本人喜歡喝茶,無論是餐前餐后都喜歡飲茶,一般以清茶為主。
4、日本人習慣吃咸的東西,甜的東西部普遍。
三、日本和食中的代表性食物
(一)刺身
1、刺身的由來。很久以前,日本北海道漁民在供應生魚片的時候,由于魚在去皮后,品種辨認比較困難,所以一般漁民會取出一些魚皮,用竹簽刺在魚身上,方便辨認,于是被稱為刺身。在日本飲食的發(fā)展中,雖然刺身的制作方法不一樣了,但是仍以刺身為名。
2、刺身的材料。刺身的主要材料是魚,多數(shù)是海魚,但是刺身并不是只以于為材料,有:螺蛤類、蝦、蟹、海參、海膽還有雞肉,甚至會出現(xiàn)鹿肉和馬肉等。
3、刺身的形狀。刺身的形狀一般根據(jù)材料而定,選擇片、條、塊。如:魚肉細膩可以切成薄片,一些比較大的魚,肉質(zhì)粗糙的可以切成塊狀,而如牡蠣、螺肉這種尺寸小的類別,一般直接整個食用。
4、刺身的佐料。刺身的佐料有:醬油、山葵泥、醋、姜末、蘿卜泥、煎酒。
刺身是日本的傳統(tǒng)食品,很受日本人的歡迎,味道偏清淡,以新鮮的魚。貝、肉類為原料,根據(jù)相應的刀法加工,然后培養(yǎng)佐料使用,簡單方便。一般都是一菜一碟,是日本用餐里的一小部分。
(二)壽司
壽司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tǒng)食物之一。據(jù)記載,壽司是由中國流傳到日本,后來在外邦中發(fā)揚光大,但是卻從中國的菜譜中消失。壽司和其它的日本料理一樣,色彩都非常鮮明,把新鮮的材料如:新鮮的海膽黃、鮑魚、牡丹蝦、扇貝、金槍魚、三文魚等切片放在醋調(diào)過的冷飯上,一揉一捏之后再抹上鮮綠的芥末,在使用的時候要整個吞進去,將壽司的飯香與配料味相融合,這樣才能夠體會到壽司的美味。
(三)天婦羅
天婦羅不是單指某一種食品,而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制作方法是將面粉、雞蛋、水等材料合成漿,然后將這些漿包裹在食材上,放入油鍋中炸。天婦羅又分為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什錦天婦羅等,在食用時蘸調(diào)制好的醬料,味道鮮美,香而不膩。
天婦羅的烹制方法也是來自于中國,名稱來自于荷蘭,一般以雞蛋面糊最為普遍,炸法多樣化,在制作的過程中主要的三個標準是:掛糊要薄,瀝油要凈,要又脆又香。
(四)面食料理
日本面條主要有切面、蕎麥面條、龍須面條以及拉面等。日本全國各個地方有代表性具有特色的面條有:山梨縣的地方菜甲州名產(chǎn)面條秋田縣的道庭面條等,其中蕎麥面條營養(yǎng)豐富、食用方便,是日本關(guān)東地區(qū)最受歡迎的大眾食品。蕎麥面分冷食、熱食兩種,冷食主要是夏天使用。龍須面細而長,在夏天制作成涼面,是日本人在夏天受歡迎的面條之一。而拉面,則是日本面食料理中最據(jù)代表性的,據(jù)說日本拉面是在中華街的中國餐廳發(fā)祥的,后來逐步的演變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拉面。
日本對飲食的質(zhì)量要求高,在飲食制作和選擇上就能體現(xiàn)日本對飲食的重視度。對調(diào)料的選擇謹慎,追求食物的新鮮度和營養(yǎng)價值,同時,一般料理色澤和味道都保持原始純正,而且對于器材的選擇上也要結(jié)合當時的季節(jié)與環(huán)境,護飲食的平衡,日本人對飲食的追求完全是一種對自然的尊重,對藝術(shù)的追求,體現(xiàn)出一種對美和自然的向往。
四、日本的餐桌禮儀
日本重視和尊重飲食也可以從日本餐桌禮儀上看出。首先在用餐前,要先表示對食品的欣賞,用餐后要覺得滿足,感謝款待者;其次,在用餐期間,要注重用餐順序,不能單一的挑選一樣菜品吃,而是依次的,應順序循環(huán)的吃每道菜,保證菜吃完的時間都維持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再次,用餐方式,日本的用餐方式并不像其它國家一樣細聲細語,而是允許吃飯發(fā)出聲音,因為這表達對廚師的一種贊賞,同時也可以用手拿壽司蘸醬,直接放入口中等。依次,日本人喜歡飲酒,一般比較正式的日式飯都備有米酒,通常在相互祝酒后才開始用餐,而且就算客人不想喝,也希望其假裝喝一小口;最后,日本人喜歡飲茶,飯前喝綠茶,飯后喝煎茶。
五、總結(jié)
日本飲食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兩個之間的飲食文化都發(fā)生了差異,日本善于吸收外來的事物,通過借鑒和引用,形成具有日本獨有特色的文化,日本飲食文化,在世界飲食界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它以其特色,向全世界傳達日本的思想和文化,日本的飲食特征和飲食習慣,都是由日本地理環(huán)境、思想觀念和自然資源影響的,了解日本飲食文化也是對日本文化的一種了解,從而加深對日本的物質(zhì)、經(jīng)濟、政治和思想的認識,尊重彼此的文化,有利于國家之間的和諧發(fā)展,對于兩國之間的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飲食文化論文 篇2 摘要: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長壽的國家,現(xiàn)在的平均壽命居位居世界首位,除了自然環(huán)境和其他因素外,追求健康而綠色的飲食習慣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本文通過對日本飲食特點的淺析和幾個代表性料理的介紹,體現(xiàn)日本飲食文化的許多優(yōu)點及日本人的審美意識。日本的飲食是很特別的擁有自己的風格的同時,又融入了中國和西方其他國家的色彩。這也許和日本善于吸取他國長處的原因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飲食文化、特點、日本料理
日本是一個南北狹長的島國,是一個典型的圍海而生的國家。自古以來從南方、北方和西方引進文化,經(jīng)過不斷的沉積、融合和演變,最終形成了日本列島的文化基礎(chǔ),而日本飲食文化就是這些文化基礎(ch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有句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可見飲食在文化中占據(jù)多么重要的地位。在了解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文化時,有必要先去研究它的飲食文化。
一、日本飲食的特點
日本料理最大的特點是生鮮海味。日本四面環(huán)海,由四千多個島嶼組成的日本列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獨厚的新鮮海產(chǎn),所以能夠發(fā)展自己的海洋菜肴。換言之,風土釀就菜系。所以,各類海鮮料理已經(jīng)成為日本飲食中別具特色的代表性食品。
日本的氣候四季分明,谷物、果蔬、水產(chǎn)品等的生長期和品質(zhì)受季節(jié)變化的影響很大?;趯κ澄镄迈r程度和品質(zhì)因素的考慮,日本料理的選材也是四季分明的。思維方式也使他們合理地選擇應季的食物。日本人在料理的烹調(diào)方式上崇尚食物的原汁原味,少用調(diào)料,以清淡的口味為主,生食便成為保持食物原味最好的食用方式。
日本料理是一種用眼睛和鼻子來品嘗的食物,其外觀造型甚是精美,配合食物,每一道菜都猶如中國的工筆畫。日本飲食講究“藝術(shù)性”和“優(yōu)雅感”。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稱與自然景物有關(guān)的約占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凡是去過日本的中國人或許都會感覺到,日本的菜肴與其說是讓人飽口福,倒毋寧說是讓人賞心悅目。所以日本人對料理的形狀和色彩的搭配是極其講究的。在日本,一個廚師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兩點:刀工和一雙裝菜的筷子。日本料理給予我們的是日本人審美觀的表達,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體現(xiàn)。
日本料理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少”。中國人吃飯講究的就是個實在。要吃好,并且還要吃飽。吃好自然不必說,要吃“飽”,這在吃日本料理時就有點困難了。中國人吃菜是一筷子,一勺子地吃。日本人是一片菜葉一片肉地吃。往往一頓飯吃下來,只有6分飽,過兩個小時又想吃飯了。在日本花400日元買的便當,也就是盒飯,往往里面就是3塊炸雞和一片黃瓜,幾片腌蘿卜??蓜e以為有3塊雞肉就很合算了,雞肉是最不值錢的東西,白菜都比它貴。正因為蔬菜價格很高,所以日本料理里蔬菜的分量不多,我是這么認為的。也不光蔬菜,其它的東西一樣很少,往往一樣菜是一小口就結(jié)束了。不實惠,這也是我的感覺。
對食器的講究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特點之一。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在日本,稍有水準的料理屋在餐具上都是很用心的。這也說明了容器在料理中的地位。美器不僅僅是對美食表層的烘托,更是對美食內(nèi)涵的詮釋。日餐器皿的材質(zhì)多為瓷器、木器還有漆器等,豐富多彩,既實用又具觀賞性,使就餐者耳目一新。另一方面,對飲食環(huán)境的考究,也反映了日本人在飲食文化上的美學追求。
“淡”可以說是日本料理的最大優(yōu)點。日本人長壽的原因估計也和他們飲食的清淡有關(guān)。中國菜基本上每樣菜下鍋之前都要先往鍋里倒油,沒有油,也就不會有美味的中國菜??墒怯统远嗔擞惺裁春蠊蠹叶己芮宄?。而傳統(tǒng)的日本料理則很少用油,壽司,生魚片,都是十分清淡的食品。剛吃的時候也許會感到精淡無味,但是時間長了就會感到很爽口,和中國菜是完全不同的風格。不過就健康角度來說,我認為還是日本料理更好一些。
日本飲食一般可分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魚等為副食。中世紀至明治時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對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明治以后,這種禁忌才得以消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日本飲食中也普及了面包等面食類。隨著經(jīng)濟的成長,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斷滲透,肉類和乳制品等的攝取也大幅增加。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飲食生活愈發(fā)多樣化。
二、日本料理
(一)醬湯
醬湯在日本也有著悠久的歷史。8世紀初,隨著佛教從中國的傳入,醬也從中國傳入日本。它先在寺廟與宮廷中興起,后在民間被廣泛食用?,F(xiàn)在日本研制生產(chǎn)了各種速成醬湯,可用開水沖食,并且便于攜帶。由于醬湯制作容易又富有營養(yǎng),日本軍隊也很重視這種傳統(tǒng)食品。醬湯以醬為主,主要原料是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營養(yǎng)豐富,味道較咸。在日本,人們把醬湯視為“母親的手藝”,可見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分量。米飯就醬湯吃,是日本傳統(tǒng)式的早餐。作為從小時就養(yǎng)成的飲食習慣,就更適合日本人了。
(二)生魚片
日本料理以生魚片最有代表性,它堪稱是日本料理的代表作。自古以來日本就有吃生食的習慣。江戶時代以前生魚片主要以鯛魚、鲆魚等為材料。明治以后,金槍魚、鰹魚成了生魚片的上等材料?,F(xiàn)在,日本人把貝類、龍蝦等切成薄片,也叫“生魚片”。去掉河豚毒,切成薄片的河豚魚,是生魚片中的佼佼者,鮮嫩可口,但價格很貴。吃生魚片必須要以芥末和醬油作調(diào)料。
(三)壽司
壽司又稱“四喜飯”,是日本料理的代表。壽司味道鮮美,很受日本民眾的喜愛。壽司是日本料理中獨具特色的一種食品,種類很多?,F(xiàn)代日本壽司大多采用醋拌米飯的方法來加工其主料。日本四周環(huán)海,各類時鮮魚類為壽司的制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正宗的壽司有酸、甜、苦、辣、咸等多種風味。因此,吃壽司時,應根據(jù)壽司的種類來搭配佐味料。現(xiàn)在壽司的品種根據(jù)人們的口味增加了許多,色彩也是絢麗多彩。壽司的美味不僅體現(xiàn)在食上,更體現(xiàn)在形與色上,每一塊壽司都是一個精美的小藝術(shù)品。
(四)納豆
納豆是日本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大部分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吃。納豆是以大豆為原料,其營養(yǎng)成分容易為人體吸收,是一種很具價值的營養(yǎng)食品。最新的研究還表明,納豆對引起大規(guī)模食物中毒的“罪魁禍首”病原性大腸桿菌的繁殖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五)卓袱料理。
卓袱是中國式飯桌,即八仙桌。卓袱料理是中國式的料理,有蘑菇、魚糕、蔬菜的湯面、鹵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著靠背椅,圍著一張桌子,所有飯菜放在一張桌上。
這種料理起源于我國古代的佛門素食,由隱元禪師作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發(fā)揚。由于盛行于長崎,故又稱長崎料理。料理師在佛門素食內(nèi)采用了當?shù)禺a(chǎn)的水產(chǎn)肉類,便創(chuàng)立了卓袱料理。
卓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魚翅清湯、茶、大盤、中盤、小菜、燉品、年糕小豆湯和水果。小菜又分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開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邊吃邊將魚翅清湯及其他菜肴擺上桌。
三、日本飲食和中國的一些區(qū)別
在中國,中國的主食是谷物,北方為面、飯等大米、小麥加工出的食物,而南方為米飯。菜肴的原材料也多為陸生的動植物,也有江海湖泊的魚類。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中國每人每年平均食用魚類約十幾公斤,這個數(shù)字根據(jù)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南北差異很大。
如果說中國重視的是食物本身,日本重視的就是盛載食物的餐具,對味覺和視覺的不同追求,造就了中日不同的飲食文化。很明顯的,中國人雖然注意到放置食物的器皿對食欲有影響,在評價一道菜時也會用“色、香、味”來作為標準,烹飪理論上還有“五色、五味”等的說法,但主要評分點還是在食物本身上。而日本則不同,對餐具的選擇會因季節(jié)、節(jié)日、菜色等等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
日本是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日本的文化就深受中國的影響。因此,日本的飲食與中固有著許多相同之處。比如,日本人和中國人飲食餐具基本相同,都是使用筷子、碗、盤子等。雖說現(xiàn)在許多人鐘情于西餐,但傳統(tǒng)的“日本料理”吃起來還必須使用筷予。其次,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待客都非常熱情。古人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币粋€中國家庭,一旦來了佳賓高朋,采購、烹飪、陪客,忙煞主人。備料豐盛,做工精細I,烹調(diào)講究“色、香、味”,待客力盡地主之宜。日本人接待客人也是充滿誠意的,“不亦樂乎”與中國人不分上下,往往為了一頓飯,提前好多天向飯店預約,甚至開車帶著客人跑到老遠去用餐。
四、結(jié)語
總之,從日本的飲食文化,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日本人之所以長壽,與他們的合理、健康、營養(yǎng)的飲食是密不可分的。日本文化透過飲食文化,體現(xiàn)出日本飲食文化的許多優(yōu)點及日本人的審美意識。這些傳統(tǒng)的飲食習慣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日本飲食文化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今后思考與學習。日本飲食文化的第三個特點是“追求造型美”。日本飲食講究“藝術(shù)性”和“優(yōu)雅感”。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稱與自然景物有關(guān)的約占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如松風、紅梅燒、磯松、桃山、牡丹餅,以及州濱、時雨、越之雪、落雁,等等。除了名稱以外,凡是到過日本的中國人或許都會感覺到,日本的菜肴與其說是讓人飽口福,倒毋寧說是讓人賞心悅目。
日本飲食文化論文 篇3 日本是一個四面環(huán)海的島國,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日本獨特的飲食習慣。在日語中,料理一詞就是菜肴、烹調(diào)的意思。日本人注重菜肴的味道更注重菜肴的美感。因此烹飪在日本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既日本料理文化。
一、日本地理位置對飲食習慣的影響
日本由九洲、本州、四國、北海道四個大島及周圍數(shù)十余小島組成。由于處在西太平洋寒暖流交替的地帶,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因此,海魚是日本料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魚類料理中,生魚片最為常見。日本人好吃生食也與其文化觀念有關(guān)。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資源缺乏,因此尤其具有環(huán)保和崇尚自然的意識。日本人認為生食能夠最大程度上保留魚類的鮮味,只有新鮮、未經(jīng)加工的食品,才具有天然的色澤,紅是紅,綠是綠,黃是黃,從色彩學講,它們都是原色,原色最具色彩生機,搭配到一起,互相襯托,格外提神,叫人欲罷不能。這令人聯(lián)想到賞心悅目的日本自然景觀:放眼望去,整個東瀛列島沐浴在大自然豐沛的陽光雨露中,藍天、綠海、白云,到處郁郁蔥蔥,那里的每一片樹葉綠得發(fā)亮,一切都顯得那樣本色,堪稱一個“自然”的樂園。除了生食之外,日本壽司也是一大特色。日本地處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區(qū),適合大米的生長,因此飯團和壽司得以發(fā)展。將生魚、生蔬菜等放入壽司卷中,又用芥末去腥,用醬油調(diào)味,便做成了美味的壽司。
二、禪文化與視覺的藝術(shù)
日本料理十分清淡,最忌諱油膩,同時日本料理講究擺放的藝術(shù),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這樣的理念與日本的禪文化有關(guān),尤其是日本的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最早是從日本京都的寺廟中傳出來,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規(guī)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簡單清淡,但卻有些饑餓難耐,于是想到將溫暖的石頭抱在懷中,以抵擋些許饑餓感,因此有了“懷石”的名稱。演變到后來,懷石料理將最初簡單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傳了下來,發(fā)展出一套精致講究的用餐規(guī)矩,從器皿到擺盤都充滿禪意及氣氛。懷石料理的擺放給予食用者無限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日本人的含蓄。除了懷石料理,壽司也同樣講究擺放。擺放壽司時會充分考慮到顏色的搭配以及形狀的美感。許多飯團還被做成了各種動漫卡通形象,增添了不少情趣。
三、介紹日本料理文化的意義
要真正了解一個國家,就要親臨那里去體驗。而吃是旅游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如今日本料理文化名聲遠揚,是日本文化的精華之一。把料理做為一個切入點能夠更好的了解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氣候、環(huán)境、歷史、人文等等。料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契機,不僅可以激發(fā)我們對日本文化的研究興趣,更能以交流料理來促進對日本的理解。
日本飲食文化論文 篇4 一、日本飲食量少質(zhì)高體現(xiàn)日本文化的濃縮意識
日本料理給我們的第一印象:細致精美、品種繁多、分量很少。從感官角度來講,精美的加工和設(shè)計,可以引起人們的食欲;從食用角度上講,一種食物再好吃也不會一下子吃很多,但是很多種食物放在你面前的時候,就會每一種都想品嘗;份量和種類上的控制可以培養(yǎng)人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至于過分偏食和挑食,也不會過多的浪費。日本的傳統(tǒng)點心,制作時均控制在45克左右,以方便拿取和食用;點心的形狀和顏色往往與當時的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相對應,是濃縮型的季節(jié)象征。食物的精巧、極具效能體現(xiàn)了日本文化的濃縮意識,濃縮是為了更好更合理的利用空間和資源,濃縮意識中包含著日本民族強烈的危機感和自我保護意識。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多地震的獨立島國,自然災害多且頻繁,每年大約發(fā)生一萬多次地震,有感地震能達到幾千次左右,極具破壞性;又常常被臺風等自然災害侵襲;領(lǐng)土面積狹小,人口眾多,資源有限;促使了日本民族生活上的嚴格要求;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上需要做到最低限度的節(jié)約,以精細小巧為導向,以精細小巧為美。
日本民族把傳統(tǒng)的精巧觀念發(fā)揮到了極致,并且將這種觀念融入到生活的各方面,凡事都能做到節(jié)約,合理利用一切做到充分的自我保護。生活在島國上的人們時刻具有危機感,不僅是日本,諸如英國這樣的島國也應該如此。日本民族生活在危機感中不只是面對惡劣的地理環(huán)境,同樣面臨資源匱乏,雖然地理環(huán)境是人類無力改變的,但是面對資源問題,日本人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在分類上有著嚴格的要求。去過日本的人都感慨日本很干凈,那是因為他們可以為了丟棄一個瓶蓋而排起長隊,把其放到指定的回收地點。強烈的危機意識告訴他們,現(xiàn)在放回去的只是一個小小的瓶蓋,但將來會帶給他們生存希望的源泉。
二、日本飲食文化的食肉歷史發(fā)展反映出民族的矛盾性特征
日本曾經(jīng)向中國稱臣納貢,在生活上謙虛謹慎至極,可以說到了自卑的程度;也曾經(jīng)向中國發(fā)動過戰(zhàn)爭,戰(zhàn)爭永遠印記在我們的記憶中。有的人認為很難把戰(zhàn)爭中殺戮的日本人與謙和地說著對不起的日本人聯(lián)系起來,這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民族自身矛盾性?,F(xiàn)如今,日本的科技和經(jīng)濟仍然居于世界的前列,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表現(xiàn)出日本民族的自信。從日語語言的角度上來看,針對不同的人物對象,語言的使用上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語體上分簡體和敬體,除此之外日語的敬語表達更是發(fā)達,敬語的表達又被分為尊他語、自謙語和鄭重語,不同的人與人之間,不同的時間地點,說的語言都有所不同,可見禮貌要求極為嚴格。
1868年,明治維新后日本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在此之前,日本長期向中國朝拜,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一直到明治維新,日本都是落后的農(nóng)業(yè)國,原來日本本土文化注重與大自然的和諧。但明治維新以后,受到歐美文化的影響,日本從農(nóng)業(yè)國轉(zhuǎn)為工業(yè)國,經(jīng)濟能力躍然升至世界前列。西方文化強調(diào)人的力量和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日本的自然和諧觀念是相對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在日本這個國家里發(fā)生了碰撞,日本民族性格上的兼收并蓄使兩種文化實現(xiàn)了融合,使得日本成為矛盾的統(tǒng)一體,正因為如此日本人在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中徘徊,成為國民性格矛盾性的主要原因。這種矛盾性,體現(xiàn)在日本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結(jié)語
魯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雜文《拿來主義》,意指對待事物要批判地繼承和批判地吸收。日本民族的思想中存在濃厚的“拿來主義”,或者說是借鑒學習,日本人善于學習,曾經(jīng)一度熱衷學習外來飲食文化,但并不只是停留在學習的第一層面,而是不斷深入研究,并結(jié)合自身的特點形成獨具一格的日本飲食文化,在這一文化的背后深藏著大和民族的特點,在飲食文化中也能看到大和民族矛盾、隱忍、細膩、精致的縮影。
;